<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2-14 11:03 原文鏈接: 非吸煙肺腺癌人群關鍵致癌基因突變譜已完善

      11月30日,PLoS ONE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季紅斌研究組與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合作的研究成果Spectrum of Oncogenic Driver Mutations in Lung Adenocarcinomas from East Asian Never Smokers。該工作在更大樣本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并完善了非吸煙肺腺癌人群中關鍵的致癌基因突變譜。

      季紅斌課題組長期致力于肺癌基因組學的研究。以往在52例肺癌樣本中的研究結果表明,非吸煙肺腺癌患者來源的腫瘤樣本具有特殊的致癌基因突變譜:約90%患者的腫瘤樣本中具有EGFR, KRAS, HER2及EML4-ALK四種基因突變中的一種。由于目前臨床上已經有一些小分子藥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突變的EGFR、HER2和ALK的活性,因此絕大多數非吸煙的肺腺癌患者有可能從這些藥物的治療中獲益的。

      最近,季紅斌研究組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行了更大規模和更為深入的分析:在202例非吸煙肺腺癌患者來源的腫瘤樣本中,對EGFR, KRAS, HER2, ALK突變以及最近發現的ROS1基因融合進行了檢測以及臨床相關性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大約89%患者的腫瘤樣本中具有而且只具有以上五種突變中的一種。這一工作不但證實了該課題組以往的研究結果,而且發現EGFR突變的患者與非EGFR突變的患者相比年齡偏大(58.3 Vs 54.3, P = 0.016),而存在未知基因突變的患者與具有已知突變的患者相比年齡偏小 (52.3 Vs 57.9, P = 0.013)。

      該研究將為臨床的個體化分子靶向治療提供理論依據。該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項目經費資助。

    相關文章

    DNA柔性成就合格“抗體士兵”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中“潛伏”著無數病原體,而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外界病原體入侵的“分子士兵”。這些“分子士兵”由B淋巴細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構成,當病原體入侵我們的免疫系統時,淋巴細胞通過基因突變等方......

    吃太空蔬菜、穿航天員“同款”……航天科技走入尋常百姓家

    4月24日,我們將迎來第8個中國航天日。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飛速發展和進步,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斗”造福人類到“天宮”開門納客,中國航天用一項項科學技術創新突破著人類探索宇宙的邊界......

    當爹要趁早!Nature子刊:父親年齡越大,基因突變越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晚婚晚育的現象也日漸普遍。提到“生育年齡”,人們第一反應總聯想到女性,“高齡產婦”、“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熱點話題。男性在生殖過程中擔任的角色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

    基因新技術可在48小時內制造測試千種基因突變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基因編輯技術TARDIS,可一舉測試數千種基因突變的影響,將以往需要耗時多年的工作壓縮到幾天內。生物學家可借此在動物身上開展新實驗,比較一種基因的多種突變,找出導致特定特征的突變......

    探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中國化之路”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及其團隊在《中華醫學雜志》上發表的《我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若干問題與思考》一文指出,我國年輕乳腺癌尚存在個性化治療方案選擇、患者尋求生育力保存、治療......

    64%中國癌癥患者有可用藥的潛在臨床基因突變

    論文截圖研究人員在分析數據(受訪者供圖)近日,《自然-通訊》刊發了一項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王銘輝教授團隊聯合多家醫院及至本醫療針對亞洲癌癥人群基因組特征的研究成果。該成果從基因層面將中國人群與西方......

    新研究揭示神經元脂褐質沉積癥基因突變致病機制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王紅艷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王陳繼團隊合作,發現神經元脂褐質沉積癥中KCTD7(一個染色體基因)失活,干擾溶酶體水解酶類的分選和轉運,進而導致溶酶體功能缺陷和疾病發......

    《Science》:40歲后大腦開始衰老的指示燈

    早期發育的基因突變與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等幾種精神疾病有關,這些疾病的癥狀通常在兒童和成年早期表現出來。然而,突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遺傳的,另一種是自發發生的,在受精后由環境誘發的,可以持續一生的突變。......

    有些人為何會產生攻擊行為?或與基因突變有關

    科技日報記者金鳳人群中,有人溫文爾雅,有人暴虐無常。最新研究發現,那些有攻擊行為的人,體內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記者16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石云教授團隊聯合中外學者研究發現,編碼大腦內谷氨酸受體......

    葉明亮團隊開發N糖肽質譜譜圖解析新軟件解析率提升31%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分離分析新材料與新技術研究組(1809組)葉明亮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款具有高靈敏度的N-糖肽質譜譜圖解析新軟件——Glyco-Decipher。該軟件可實現在解析譜圖的過程中不依賴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