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義、陳竺把傳統的中藥砷劑與西藥結合起來用于對病人的治療,使APL病人的存活率急劇提高。5年無病生存率從以往大約25%提高到95%,使得該聯合療法成為全世界APL的標準療法,從而將這種過去的高致命疾病變成了如今的高度可治愈疾病。
本屆圣·喬奇大獎遴選委員會主席、上屆大獎得主彼特律斯·閔智博士表示:“王、陳兩位博士完全改變了APL病人受疾病折磨的面貌。”
“真正的科學發明來自思想和基礎研究。這兩位科學家把他們的全部生命都傾注在研究工作中。這將對年輕一代產生重大影響和鼓舞。”評選委員會另一位主席、美國癌癥研究全國基金會首席運營官巴素絹博士說。
王振義曾感慨:“看到我們過去幾十年花在白血病研究上的努力終于給全世界APL患者帶來福音,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將繼續努力去尋找更多更有效的癌癥治療方法。”
“當得知來自各個領域的同事推舉我們兩人獲獎,我真感到震撼!希望我們的工作是對那些還在努力的同行們的鼓勵。”陳竺說,“這個獎項是對王老師和我的莫大榮譽。”
據悉,圣·喬奇癌癥研究進展年度大獎由美國癌癥研究全國基金會創建,聚焦于癌癥基礎研究和癌癥治療的應用研究中的關鍵突破,褒獎那些在癌癥研究中作出杰出貢獻的開路先鋒式的科學家。
2024年4月9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參加了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AmericanAssociationforCancerResearchAnnualMeeting,簡稱AA......
11月22日,首屆上海交通大學“睿遠科技大獎”數學與物質科學獎頒獎大會在李政道研究所舉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葉軍獲此大獎。頒獎儀式。上海交大供圖上海交通大學“睿遠科技大獎”和“睿遠......
2023年11月7日,上海——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大幕已啟,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如約參展。在設立于7.1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公司展廳,安捷倫重點展示了為癌癥......
8月16日上午,2023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柴繼杰、周儉民獲得“生命科學獎”;趙忠賢、陳仙輝獲得“物質科學獎”;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張祥雨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約725萬元人民幣......
5月27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法轉化醫學和精準診治國際論壇”在滬開幕。本次論壇以公共衛生、癌癥和老齡化、神經學和血液學為主題,期望與會專家學者......
8月21日上午,2022未來科學大獎正式揭曉獲獎者。李文輝等多位科學家獲得三項大獎,單項獎金為675萬元人民幣(等值100萬美元)。頒獎儀式預計11月舉行。未來科學大獎設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
2022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00,由科學家、企業家共同發起的民間公益組織頒發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未來科學大獎,將正式揭曉2022年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名單。歷屆獲......
今天,有一條“最暖”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前五上世紀50年代著名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面對無數白血病人的死亡下決心要攻克白血病他帶領團隊實驗、驗證、再實驗、再驗證最后一改“殺死腫瘤細胞時損害正常細胞”的療法引導......
未來科學大獎(FutureSciencePrize)是由華裔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于2016年......
在近日揭曉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中,96歲的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是“生命科學獎”獲得者之一。王振義在接受電話連線時,他表達最多的不是獲獎的喜悅,而是對我國年輕人才成長的憂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