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28 10:13 原文鏈接: 林業局開展專項行動查破野生動物資源案件700余起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近日,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的以打擊利用互聯網、古玩城等大型市場及拍賣渠道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為重點的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地共查獲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件700余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1031名,打掉犯罪團伙13個,收繳野生動物13余萬頭(只)、野生動物制品近2000件、野生動物皮張147張,涉案總價值近700萬元。

      針對近年來我國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非法貿易呈現多元化、集團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局部地區犯罪較為猖獗,造成野生動物資源的巨大損失,特別是敏感物種非法貿易問題在國內外引發關注,全國森林公安機關近日組織開展了以嚴厲打擊、堅決遏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網絡犯罪和非法貿易活動為主的集中執法行動。此次行動期間,各地共出動民警近10萬人次、車輛3萬余臺次,清查整治古玩城、花鳥市場等重點場所5962處,清理取締小攤點、小檔口、小店面、小柜臺7155個;清理整治網站和論壇520個,清理屏蔽網上違法信息1607條,清理取締非法網店628家,有效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進一步凈化了網絡環境,維護了市場經營秩序。

      行動期間,各級森林公安機關按照“深度打擊、綜合治理”的總體思路,以“破大案、打團伙、挖窩點、斷網絡”為主線,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對象,采取森林公安主動打,相關部門聯合治,大要案件和重點地區掛牌查的強有力措施,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網絡犯罪和非法貿易活動發起凌厲攻勢,集中破獲了一批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鏟除了大量違法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犯罪窩點和經銷網絡,斬斷了國內收藏、拍賣和寵物三大行業中涉及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利益鏈條,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在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的統一指揮下,京、粵、桂三地森林公安民警聯手破獲一起地跨三省(區、市),利用網絡非法販賣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蜂猴案;云南省森林公安局一舉破獲一起非法運輸野生蛇案,查獲《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物種滑鼠蛇、眼鏡蛇等各種蛇類3000公斤;湖南省長沙市森林公安局偵破湖南省文物商店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收繳象牙制品28件。

      行動期間,各地森林公安還加強了與工商、網監、野保等有關部門的合作,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執法合力,聯合整治“網上”、“網下”兩類市場。對非法擺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問題突出的古玩城、花鳥市場,非法販賣野生動物和拍賣野生動物制品現象嚴重的各大網站、論壇進行了全面的清查整治。對監管不嚴、違法信息較多的網站和論壇,以及違法拍賣野生動物制品的拍賣公司進行了緊急約談,督促其加強行業自律與監管,嚴禁違法買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及時清理取締了一批違法企業和非法攤點、店面等。

      據悉,在此次專項行動開展前,各級森林公安機關根據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的部署要求,組織專門警力,對大型古玩城、花鳥魚蟲市場等地展開拉網式排查,對各類網站、各大論壇的違法信息進行地毯式搜集,共摸排違法犯罪線索1000余條,廣大群眾積極向森林公安機關舉報案件線索800余條,為實現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網絡犯罪和非法貿易的精確打擊提供了重要保障。

      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有關負責同志還提醒各大購物網站、網絡搜索引擎等網絡運營商,加強對網站的日常監管,自覺清理和屏蔽網上相關違法信息,配合政府部門,共同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廣大群眾發現違法信息和案件線索,及時向森林公安機關舉報。

    相關文章

    底棲動物擾動對紅樹林土壤甲烷排放影響獲揭示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法明團隊在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底棲動物擾動對紅樹林土壤甲烷排放的影響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

    《“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

    近日,第二屆(2024)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研討會上,《“動物基因編輯產業促進”倡議書》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

    研究發現用糞便傳播種子的最小動物

    粗木虱體長不到11毫米,是一種以腐爛植物為食的無光彩的有鱗無脊椎動物,看起來似乎不太像一位“園藝大師”。然而,外表可能具有欺騙性。粗木虱是迄今已知的通過食用種子來傳播種子的最小動物。圖片來源:MATT......

    第二屆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研討會在京召開

    5月9~10日,“第二屆(2024)動物基因編輯抗病育種專題研討會”在北京首農香山會議中心召開。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動物生物技術分會主辦。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動物生物技術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

    研究發現更多的動物存在意識科學家呼吁重新思考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烏鴉、黑猩猩、大象以及許多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行為方式表明它們可能有“意識”。然而,這份名單并沒有以脊椎動物結束,研究人員正在將對意識的研究擴展至包括章魚,甚至蜜蜂和蒼蠅在內的更廣泛的動物中。據《自然......

    馬兒進校園:共慶“世界獸醫日”

    4月27日,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在衛崗校區玉蘭路舉辦了“春日萌寵嘉年華——馬兒專場”。 活動現場。南京農大供圖4月27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獸醫日,今年的主題是“獸醫是不可或缺的衛生工作者(V......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召開常務理事會

    4月20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一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譙仕彥,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譚支......

    “顯而‘疫’見”三農服務團開展社會服務

    3月31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顯而‘疫’見”三農服務團前往青島雙贏良種豬繁育專業合作社、膠州市文興生豬養殖場等企業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本次社會服務以“服務養殖一線,助力產業振興”為主題,為生豬健康......

    人類將病毒傳給動物多于動物傳給人類

    人們害怕老鼠等動物將病毒傳給自己。但結果顯示,在傳播病毒方面,其他動物更有理由害怕人類。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家對病毒基因組開展的一項最新分析表明,當病毒在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傳播時,病毒更多地是從人類跳......

    Nature:文化并非人類獨有,猩猩甚至蜜蜂也有學習和傳承文化的能力

    社會化習得并長期存在的行為被稱為文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和人類文化一樣,動物文化也可以累積,此過程中后續行為建立在此前行為的基礎上。人類累積文化的過程包含著極為復雜、任何個體在一生中都無法獨立發現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