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啟動的“水瓶座”觀測任務,是美國宇航局近期成功的一次衛星發射。但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伴隨著一些舊任務的失敗,美國的地球觀測系統面臨著快速衰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美國科學家對全球的氣候、自然災害和陸地表面變化的觀測能力正在逐漸減弱。原因之一是那些老化的衛星設備的更新速度非常緩慢。據該報告推斷,到2020年,美國的地球觀測能力可能只有現在的25%。
據《科學》雜志在線報道稱,NRC在2007年完成了一項為期10年的針對美國宇航局(NASA)地面觀測衛星任務的調查報告,并成立了一個專家組對報告進行復核。報告稱,這一觀測項目正面臨著威脅。據專家組表示,NASA曾試圖重點支持報告中提到的優先項目,但是整個觀測網絡仍然由于一些長期任務的終結和新任務的推遲或取消等變故而蒙受損失。
報告還指出,NASA在保持技術前沿方面獲得了一些偉大的成就。比如2008年啟動的海洋表面地形測量任務,通過測量海洋表面高度以幫助了解海洋環流、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的情況。2011年6月NASA還啟動了“水瓶座”任務,建立了第一份有關全球海洋鹽分的每月評估圖。此外,2011年10月NASA開始的“國家極地軌道運行環境衛星系統籌備項目”則著重于改善短期天氣預報,填補數據空白,目前,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正計劃在2016年啟動聯合極地衛星系統計劃以取代該項目。
“NASA總部在艱難的處境下,仍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美國馬里蘭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參與該調查報告的NRC專家組成員、海洋學家Antonio Busalacchi表示,“但考慮到一些情有可原的因素,到2020年,這個看法可能發生改變。”
其中最大的一項因素是資金的缺乏。該報告曾預計美國政府的地球科研預算將恢復到2002年的每年20億美元的資助水平,但實際上,自從2007年后,該預算從未超過15億美元。這樣的財政狀況使一些曾獲推薦的項目無法得到執行。而且由于衛星的丟失、發射失敗以及缺少中級衛星發射運載工具,整個研究網絡也被削弱。美國目前僅有的一種中級衛星發射運載工具——“金牛座”運載火箭,就在過去的四次發射中失敗了三次,其中包括2009年的“軌道碳觀測者”衛星和2011年的“榮譽”號衛星的發射。
此外,“任務蠕變”——即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由于科研需求的不斷增大所導致的成本上升——也導致了損失的產生。為了降低項目成本,委員會建議將項目成本最高額度加入考慮范圍內,同時,將各個項目打包進行整體考慮,而非單獨考慮每個項目的成本收益。Busalacchi認為:“這樣一來,單個項目的科研潛力可能有所削減,但是整體帶來的好處將更大。”
報告還認為,由NOAA負責的若干環境監測衛星項目原本將使NASA的整個研究系統得到補充完善,但由于NOAA面臨著自身的預算削減,這些項目并未得到落實。
Busalacchi指出,委員會并不是在指責NOAA,而是希望該報告能讓人注意到美國迫切需要一個國家層面上的地球觀測研究戰略。他補充道,發展這樣一個戰略的責任“超過了NASA和NOAA,已上升到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高度。我們所執行的路線是清晰的,但卻無法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2022年6月16日,第五屆亞洲大洋洲區域(簡稱亞大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AOGEO)國際研討會通過線上形式順利開幕。本次會議由國家遙感中心(地球觀測組織GEO中國秘書處)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
地球觀測組織(GEO)第十六屆全會6日在澳大利亞堪培拉開幕,中國在大會上正式接任2020年地球觀測組織輪值主席。當天開幕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推出了“中國國家航天局高分衛星16m數據共享服務平臺(CNS......
2018年8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國產多系列遙感衛星歷史資料再定標技術”項目啟動會在中國氣象局召開。該項目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牽頭,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地球觀測組織(GrouponEarthObservations,GEO)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地球觀測領域最大的政府間多邊合作組織,擁有105個成員國和125個參......
為履行我國作為地球觀測組織(GEO)亞洲大洋洲(簡稱亞大)區域聯合主席國的職責,帶動亞大區域地球觀測技術協同發展,支撐亞大區域內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在科技部合作司的大力支持下,......
2018年4月27日,在馬里蘭蓋瑟斯堡市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組織的國際室內定位比賽PerfLoc(P......
慕尼黑衛星導航峰會是衛星導航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會議之一。2018年3月5-7日,第15屆慕尼黑衛星導航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府慕尼黑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工智能的關鍵”。來自......
10月2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地球資源環境動態監測技術”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暨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召開。來自項目參加單位的近90位科研骨干參加會議。由遙感地球......
近日,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并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科技部高新司、遙感中心以及來自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30余人參加了會議。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全球變暖對某些地區的影響將比其他地區更為顯著,而北極正是氣候變化的重點地區之一。近年來,北極海冰的面積不斷創下新低,并給生活在這里的人類和動植物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據趣味科學網報道,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