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叫“無債一身輕”,這句話把負債與身體感受聯系到了一起。最近,中國的心理學家發現,負債與身體沉重感之間真的有關聯。
過去已有的文獻研究表明,身體沉重感會影響人對物理世界的知覺判斷。比如,負重的個體會將山坡判斷為更陡峭、將距離判斷得更遠,對環境更易作出極端的判斷。此外,個體對自身心理資源的感知也會影響其對物理世界的知覺判斷。
通常來說,心理資源的減少會影響人對環境的知覺判斷,它的模式與物理沉重負擔影響知覺判斷的模式是一致的。例如,有研究者發現,負有秘密的人群會將山坡判斷為更加陡峭,從而支持了“秘密使人感到沉重”這一假設。與之相似的,負債體驗作為一種心理感受,也會導致心理資源的減少。而關于負債體驗是否會導致人的知覺判斷產生與負重體驗相似的變化,還缺乏實驗證據。
中科院心理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李紓研究組為了驗證負債與身體沉重感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實驗。首先,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回憶自己曾經欠過的尚未償還的最大一筆金錢債或者尚未償還的最大的一筆人情債。結果發現,與沒有回憶負債的人群相比,那些回憶了金錢債或人情債的受試者會作出與負重體驗一致的知覺判斷模式。比如,把物體扔得更遠、把一段距離知覺得更遠或者把山坡判斷得更加陡峭等。
另外,研究人員還調查了負有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這一真實負債人群。結果發現,相比于沒有負債的大學生,負有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體驗到更高的主觀知覺體重。
這項心理學研究第一次提供了負債與人的知覺判斷之間聯系的證據,證明負債會使人產生類似于負重的心理感受。此外,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成果還可以幫助理解不同文化下人們對負債看法的差異。比如美國人不喜儲蓄,大都是月光族;而中國人的儲蓄率卻異常高,因為中國人不喜欠債。這項研究可以幫助理解中國人對負債的態度,未來也可進一步考察不同文化下由負債驅動的不同行為模式。
10月27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建院十五周年及原心理學系建系四十四周年慶暨學術研討會在華東師大普陀校區舉行。為了順應心理學科發展趨勢,凝練學科特色和方向,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新成立認知與......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特聘教授馮建峰等人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健康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的一半。這表明改變生活方式,如定期鍛煉和社交,可以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相關研究結......
目前,科學界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危機。學術新人境況尤其讓人擔憂:工資微薄,過度勞累,壓力山大……。但在學術界跌打滾爬多年的“學術老人”,情況也并沒有比學術新人好多少。他們面臨著資金支持競爭、發表文章,以及......
6月1日,大約150名研究人員聚集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慶祝他們向美國聯邦勞工關系管理局(FLRA)提交了工會請愿書,他們希望最終能得到美國政府和NIH的正式承認。NIH的動員正值美國各地學......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對于普通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人一天當中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睡覺,剩下的時間就是用來工作和學習,而支撐工作和學習的動力就是每個人的精神,所以說睡眠對每個人來說都......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并結合其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的數據,針對太陽大氣中準周期快摸波列的產生過程以及運動學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準周......
記者21日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苑明亮副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的寇彧教授、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GiulianaSpadaro博士等合作,通過分析6萬余名美國人發現,人類合作......
2019年,我國R&D人員總量繼續增長,達到480.1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人員為62.0人年/萬人。R&D研究人員總量達到210.9萬人年,萬名就業人員中R&D......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7.shtm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心理學研究論文......
心理學與認知科學貓瞇眼在貓與人類交流中的作用論文標題:Theroleofcateyenarrowingmovementsincat-humancommunication發表期刊:Scientifi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