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微生物是土壤有機碳轉化的重要參與者,其通過合成代謝作用將有機碳轉化為自身細胞組成,待其死亡后以微生物殘體形式在土壤中積累。其中,氨基糖是微生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土壤穩定有機碳的重要來源。水稻土作為一種重要的碳匯場所。在淹水條件下,由于水中溶解氧的擴散作用,在水稻土表層形成一層約1cm深的含氧層,其較高的Eh、pH 和含水量, 可能造成它與下層(>1cm)的微生物種群、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學轉化過程不同。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蘇以榮研究員團隊以13C-水稻秸稈為碳源,研究了水稻土0-1cm和1-5cm土層中微生物代謝產物(氨基糖)對氮素((NH4)2SO4)的響應過程。結果表明,添加無機氮能夠顯著增加0-1cm土層內微生物利用外源碳合成的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胞壁酸的含量,而在1-5cm土層中并沒有類似結果。培養前期,微生物利用外源碳合成的氨基糖在1-5cm土層顯著高于0-1cm的土層。其原因可能是,氧化層發生了氨氧化作用,使得1-5cm還原層的銨態氮含量高于0-1cm氧化層,而微生物在利用氮素的時候優先利用銨態氮而不是硝態氮,促使還原層氨基糖合成量比氧化層高。總氨基糖中真菌和細菌殘留物的比值是12.5-14.6,而利用外源碳的真菌和細菌的殘留物比值為1.0-1.7,說明真菌和細菌對外源有機碳分解的貢獻相當,而對原有有機碳的轉化則以真菌占主導。此項研究指出在水稻土中由于不同層次含氧量不同,造成微生物對碳氮的利用、轉化與循環差異,其結果為稻田生態系統微生物殘留物固碳的氮素調控提供科學基礎。

      該項研究近期以題為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the fate of rice residue-C in paddy soil depending on depth: 13C amino sugar analysis發表在土壤學國際期刊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2016YFD0200106, 2017YFC05055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671298, 41430860),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青年創新團隊項目(2017QNCXTD_GTD)的支持。

    圖1 5天和100天時,水稻土中微生物利用外源碳生成的氨基糖對氮素添加的響應

    圖2 5天和100天時,水稻土中微生物利用原有碳和外源碳生成的氨基葡萄糖(真菌來源)與胞壁酸的比值


    相關文章

    超1650萬元!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多批次中標揭曉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建設項目多批次中標結果公布,共4批次,總中標金額超1650萬元,中標產品包括微生物質譜鑒定系統、DNA測序儀、液滴微流控細胞分選儀、高靈敏微生物分選儀等儀器設備。項目名稱......

    微生物量生長率氣候梯度變化如何影響土壤C循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說明》修訂網上征求意見

    相關單位和人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修訂了CNAS-CL03-A001:202X《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說明》。目前已完成文件征求意見稿,現于網上公示征求意見。......

    長沙市第三醫院舉辦抗耐藥微生物藥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

    學術年會現場。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舉辦的抗耐藥微生物藥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在長沙召開。此次會議是繼2023年8月6日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后的第二次學術盛會。會議采......

    全球塑料垃圾中潛藏的微生物風險亟須關注

    塑料污染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塑料垃圾遍布全球,迄今為止,全球已產生超過70億噸塑料垃圾,每年新增塑料垃圾量近4億噸。為應對塑料污染,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陸續出臺了各種管控政策。但對于塑料污......

    南開大學微生物菌劑攻克大豆鹽堿地種植難題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研究揭示亞熱帶河口紅樹林土壤有機碳來源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海岸帶生態系統過程與環境健康研究組通過對廣東珠海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開展的野外實驗研究,揭示了亞熱帶河口紅樹林土壤有機碳來源。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地學期刊Catena。論......

    微生物“吃空氣”造葉酸

    德國研究人員證實,只需要給微生物喂食空氣中的常見元素——氫、氧和二氧化碳,就可以獲取維生素B9。研究者表示,這一技術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一種可持續的、富含微量營養素的蛋白質替代品,有一天可能會出現在......

    大規模食品微生物目錄揭示為何“人如其食”

    作者:李惠鈺來源:中國科學報發布時間:2024/9/115:34:26選擇字號:小中大大規模食品微生物目錄揭示為何“人如其食”“人如其食”——至少對微生物群來說是這樣,例如最受歡迎的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