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
走進位于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的優圖實驗室之前,必定會先遇到一套人臉識別門禁,被成功識別的員工可一秒放行,而訪客則被要求先行登記——這套人臉識別門禁如今已在很多公司推廣,“出品方”正來自優圖,一家專注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實驗室。
9月6日,作為騰訊公司三大人工智能實驗室之一,優圖與美國《科學》雜志達成戰略合作。此前,這支人工智能隱形戰隊“潛伏”在上海,悄無聲息地在技術上跑出不少高分,而且還深入“跑場景”,落地產品已潛入數億用戶的日常生活。
做 “學霸”,2017年發表18篇A類論文
刷爆朋友圈的 “小學生證件照”,有沒有讓你 “秒變童顏”?這種 “變臉”技術,看似簡單,背后的技術關鍵全部落在人臉識別——“聰明”的計算機在準確認出五官之后,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將人臉呈現在孩子臉上,進行 “融合”與 “形變”,才能使得每張照片在保留個人特征的同時,與肖像照完美結合。支撐這些 “變臉”照片的技術,是優圖多年積累的 “看家本領”。
2012年,優圖在上海成立,定位于國際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專注在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業務落地。彼時,如今被稱作“視覺識別四小龍”的四家國內人工智能企業中的兩家——商湯、云從尚未成立,另一家曠視則與優圖同處萌芽階段。
在人工智能技術還沒有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之前,人臉識別、圖像識別領域的基礎技術研發和儲備是優圖的重要方向。這支“隱形戰隊”就像一個刻苦學習的孩子,頻頻在人工智能行業頂級賽事及會議中一試身手,在基礎能力上做“學霸”,跑高分。僅在去年,優圖就發表了18篇A類論文,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權威比賽中刷新世界紀錄。
基礎研究的突破,往往需要全球領域專家更開放的合作和分享。六年間,這支“隱形戰隊”不斷擴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名校博士是“標配”。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說,上海擁有國際化視野,全球人才薈萃,賦予優圖快速發展的動力。
跑出實驗室,走進醫療、零售和工業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幾個主要分支,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義處理、機器學習等基礎技術都處于爆發的 “臨界點”。對于人工智能實驗室來說,在技術上跑高分已然不夠,必須快速走進垂直領域技術落地的 “跑場景”時代。正是看到了這一變化,自去年起,優圖開始探索以計算機視覺為核心的具體應用,包括醫療、零售、工業等多場景落地。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應用場景在醫療領域 “開花結果”。去年,優圖與騰訊內部事業群合作,發布了一款 “AI+醫療”產品——騰訊覓影,利用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輔助醫生篩查食管癌、肺結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直腸腫瘤、乳腺癌、宮頸癌等疾病,其中對早期食道癌的篩查準確率高達90%,已在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落地。
“現在發現病灶越來越早、越來越小,人眼或者是傳統手術很難精準找出來,這是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機遇。”湯道生說。數據顯示,截至上月,這一應用已累計輔助醫生閱讀醫學影像超過一億張,服務90余萬患者,提示高風險病變13萬例。
智慧零售也是優圖的發力方向。在優圖走一圈,不時可以看見刷臉支付系統的模型機散落在各個角落,其應用實踐也在上海 “首發登場”——今年5月,優圖和微信支付合作的刷臉支付系統在上海家樂福投入使用。優圖總經理賈佳亞透露,這個刷臉支付系統融入了實驗室研發的活體識別和 1∶1核身技術,能夠判斷面部的細微差別,在1∶1條件下實現十億分之一的錯誤率。
機器不僅能“看得懂”,還要“看得遠”
這幾天,優圖忽然 “火了一把”:它與美國 《科學》雜志達成合作,雙方將共享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資源和信息,通過產學研之間的無障礙合作,共同推動計算機視覺技術發展。
湯道生透露了與 《科技》合作的初衷: “希望未來能夠與更多全球科學家展開合作,通過學術獎金、產學研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升計算機視覺技術水平,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生質變。”
從應用場景中提取需求、看到不足,再次投入基礎研發,是優圖正在行進的方向。 “我們希望機器不僅能 ‘看得見’,還能 ‘看得懂’,甚至能幫人類‘看更遠’。”湯道生舉例解釋道,目前停車場、電梯、家庭嬰兒房的監控仍需人工巡查和判斷,未來希望計算機視覺能 “理解”它看到的狀況,并及時做出預警。
據悉,優圖將加強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才招募、底層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探索。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實驗室未來將基于自學習或半監督、弱監督學習方式,讓機器自動學習自然世界的問題,通過圖像或者視頻分析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湯道生說,這是很有挑戰的基礎研究工作,實驗室會長期持續投入。
6月26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主論壇在山東濟寧曲阜舉行。其間,業界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向何處去”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之道。數字技術為人類文明賦能,人類文......
關于2022年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擬認定名單的公示根據省科技廳《關于開展2022年度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的通知》(皖科基地秘〔2022〕435號)和《安徽省級實驗室體系重組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皖科......
當人工智能與健康醫療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日前,在天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在人工智能的持續賦能下,醫藥、醫療發展的潛力正逐漸釋放。不但疑難雜癥的破解迎來曙光,而且將更多醫生從基礎性工作中解脫......
理解提問,快速給出回答;訓練聲音,翻唱經典歌曲;根據描述,繪出趣味畫作……近期,基于大模型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了在語言理解和內容生成等方面的出色能力,引發社會關注。大模型賦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
一段時間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攪動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浪潮。從寫代碼到講故事,從撰寫文章到自動制作數據表格……人工智能正在給人類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諸多變化。我們距離“無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038.shtm6月16日,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峰會2023在上海舉辦。峰會現場,昇思MindSpore......
意向公示遼寧材料實驗室2023年1(至)7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遼寧材料實驗室202......
快科技6月12日消息,近日,特斯拉CEO,此前曾多次公開提議限制AI發展的艾隆·馬斯克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張圖片,用于諷刺目前的人工智能。在圖片中,一位路人詢問戴著“機器學習”(marchinelearn......
鳳凰網科技訊《AI前哨》6月13日消息,馬斯克在安德森推文的評論區里,回答了一位網友的提問,指出人類現在實際上已處于“半機器人”(cyborg)狀態。這位網友寫道:“有沒有人計算過,你已經在多大程度上......
實驗室希望獲取適當的指導和建議,以便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環境足跡,但總體上對可持續發展工作持樂觀態度2023年6月13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公布了一項第三方全球獨立調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