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性線蟲性成熟之前,科學家們能通過“饑餓”來阻礙其進入青春期,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性成熟之前幾天的饑餓壓力會抑制大腦關鍵神經回路連線模式的正常改變,從而誘發成年雄性線蟲表現不成熟。
圖片來源:Hobert lab, Columbia University, N.Y.
研究者Oliver Hobert博士表示,我們發現,環境壓力會永久且深遠地影響發育中神經系統的連接性。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秀麗隱桿線蟲的神經系統進行了研究,此前研究人員闡明了性成熟能夠遺傳性地重編程并且重塑雄性線蟲某些神經回路的連線模式,從而使其與雌雄同體的交配模式不同。
研究者表示,在性成熟之前暴露于壓力環境中(比如饑餓)會干擾雄性線蟲機體神經回路的連線模式,并且讓雄性線蟲處于一種不成熟的神經回路中,這些對壓力所產生的反應部分受到了血清素的控制,血清素是人類機體中與抑郁癥相關的一種神經遞質。研究者Jill Morris博士指出,深入闡明基因和環境如何塑造機體的神經系統,對于理解神經回路破壞誘發多種神經性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至關重要。
起初當研究者Bayer將一些線蟲放在無人看管的環境中后,她發現這些線蟲全部發育成了未成熟的線蟲,其會停止正常的生長,并且會進入多爾階段,如果未成熟的線蟲能夠感知任何壓力的話,其就會暫時減緩機體的生長,隨后當度過壓力過程時其就會重新開啟生長過程,該過程就稱之為多爾階段。隨后當研究者將這些未成熟的線蟲放回到正常環境中讓其生長成成蟲,當對遭受壓力的線蟲的神經系統進行檢測后,研究者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情,正常狀態下,在性成熟過程中雄性線蟲尾部的神經連接會被剔除,而研究者卻發現,經受壓力的線蟲機體中的未成熟的連接會一直保持,隨后的實驗結果表明,這種現象或許是由饑餓所引起的,而諸如熱等其它形式的壓力或許不會誘導線蟲出現多爾階段。
研究者Bayer表示,性成熟前的饑餓壓力或許會導致雄性成蟲在神經回路控制的行為上表現出不成熟,并不像正常的成年線蟲,這些受壓力的線蟲會對有毒物質SDS變得很敏感,通常會遠離SDS,而正常的雄蟲卻并不會出現這種行為,此外受壓力的線蟲還會表現出交配問題,相比正常雄蟲而言,其會花費較少的時間去接觸雌雄同體的線蟲。
隨后的研究結果表明,線蟲神經回路的修飾或許受到了血清素和奧克巴胺相反作用的控制,奧克巴胺是人類機體中的一種“戰或逃”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的化學“表親”,饑餓的線蟲會制造出異常高水平的奧克巴胺,其會阻斷血清素的產生,而在饑餓期間將未成熟的雄性線蟲暴露于血清素中就會促進其神經回路的正常修飾,同時還會讓線蟲對SDS產生成熟反應,相比較而言,暴露于奧克巴胺就會抑制線蟲神經回路的修飾。
那么這些研究是否能夠表明,在機體早期發育過程中壓力會干擾人類機體神經系統的改變呢?研究者Hobert說道,這或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目前我們很難確定人類和其它擁有復雜神經系統的動物之間的這些差異,盡管如此,線蟲非常簡單且易于研究,而且我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證據來闡明指導神經系統發育的機制。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繪制出秀麗隱桿線蟲神經系統每一個神經元的基因活性,而相關研究結果或許也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深入闡明機體基因與經歷之間的“碰撞”(或先天與后天)如何塑造出人類機體的免疫系統。
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所謂的基于事件的架構,該架構使用光子處理器,通過光來傳輸和處理數據。與大腦類似,這使得神經網絡內的連接不斷適應成為可能。這種可變的連接是......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蔣彬教授課題組在發展場誘導的原子神經網絡力場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原子模擬是人們在微觀層面理解復雜化學、生物和材料體系的光譜、......
在果蠅機體中,生物鐘(晝夜節律鐘,circadianclocks)也控制著機體的脂肪代謝,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LipidResearch上題為“Thecircadianclock......
代謝組學研究已經確定了介導細胞信號傳導、競爭和疾病病理學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規模社區努力測量數千種代謝物標準品的串聯質譜。然而,在臨床樣品中觀察到的大多數光譜不能與已知結構明確匹配。令人驚訝的是,用......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壓力與疫苗有效性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壓力會增強免疫反應的“強度”,但犧牲其“廣度”。人們在面對生活變故、自然災害等急性壓力源時,會產生恐懼......
在短視頻平臺紅極一時的歌手馮提莫,銷聲匿跡許久。7月24日晚她突然自曝,自己患甲狀腺癌,手術后已恢復。相關話題也引爆了微博熱搜。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
核磁共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對于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有重大意義,但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研制成功,開始量產。將核磁共振儀器......
生活在如此卷的時代,每個人都存在著壓力。在重壓之下,常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釋放壓力、緩解情緒,其中,美食往往是首選“安慰劑”。上了一天班,腰酸背痛,吃頓好的犒勞自己;加班加點熬夜做完了項目,需要來點高......
1997年,從高中考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以來,26年間陳強始終在和生命科學打交道。從北大博士畢業之后,他來到哈佛大學醫學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陳強回國加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期,Nature 發表了題為:ANPAS4‐NuA4ComplexCouplesSynapticActivitytoDNARepair的研究論文【1】,揭示了神經元在外部刺激下維持基因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