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來,剛果(金)東北部相關部門采取的緊急遏制措施,使得埃博拉疫情并沒有上升到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PHEIC)。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集的一個緊急委員會得出的結論,該委員會對此次疫情進行了評估。
該委員會主席、瑞士蘇黎世大學流行病學家Robert Steffen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PHEIC取決于病毒跨越國界的風險、疫情是否“極為嚴重”以及國際響應是否必要。
WHO此前指出,由于武裝沖突加劇、部分居民抗拒接種疫苗等,剛果(金)最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在該國和周邊地區存在高度傳播風險。
事實是,該國埃博拉出血熱確診人數在不斷上升。該國衛生部10月20日晚宣布,在發生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中,確診人數已上升至200人,其中117人死亡、61人被治愈。另有40名疑似患者正在等待進一步確認。
據悉,剛果(金)8月初確認暴發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這是該國自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出現的第10次疫情。上輪疫情剛剛于7月24日宣布結束,致死33人。
Steffen表示,國際社會的反應“已經開始了”,“許多合作組織自8月初以來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而宣布為PHEIC “可能會阻礙反應小組的努力,并可能對控制疫情的整個行動產生負面影響”。
英國倫敦維康信托基金會負責人Jeremy Farrar發表了一份聲明,強調了形勢的嚴重性,但沒有質疑WHO的結論。Farrar說:“有許多因素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宣布PHEIC可以釋放更多的資源,包括財政、衛生工作者、加強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多的國際政治支持。”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病患或被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患者病死率可達50%以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重要人獸共患病與烈性外來病創新團隊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細胞機制及其抗病毒藥物發現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土貝母苷這一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絲狀病毒復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與國外高校合作,闡明了內質網分子伴侶通過內質網膜上的E3泛素連接酶RNF185調控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合成的新機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
蘭州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博士高亞、教授田金徽和青年研究員葛龍牽頭,與來自12個國家的30名研究人員共同合作,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對埃博拉病毒病治療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循證研究。研究成果《特定藥物治......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致命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聚合酶負責病毒基因組復制過程,且具有較高保守性,是研發廣譜性藥物的重要靶標。由于分子量大、不穩定、易降解等原因,埃博拉病毒聚合酶三維結構的解析是世界......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矢量”中心葉卡捷琳堡病毒感染研究所所長、生物學博士亞歷山大·謝苗諾夫表示,由于基因結構不同,新冠病毒無法與埃博拉病毒結合,但人類卻可以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這種結果......
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中國駐剛果(金)大使館發布通知稱,剛果(金)東部伊圖里、北基伍和南基伍三省系安全高風險地區,近月以來,當地發生多起涉及中國公民的武裝搶劫和綁架等惡性案件。中國駐剛果(金)使館鄭......
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頑固的、難以治療的、致命的腦瘤。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找到了一個最不可能的盟友--埃博拉病毒的一部分--來治療這種癌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可能對治療最致......
美國強生公司是第一批宣布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企業之一,并且曾經成功研發并量產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如今,它正與眾多機構擴大合作加速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的研發。據悉,近日強生公司已與美國......
摘要:近日,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埃博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
RidgebackBio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于罕見病和傳染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評估單抗藥物mAb114治療埃博拉(Ebola)感染的臨床研究PamojaTulinde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