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來,剛果(金)東北部相關部門采取的緊急遏制措施,使得埃博拉疫情并沒有上升到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PHEIC)。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集的一個緊急委員會得出的結論,該委員會對此次疫情進行了評估。 該委員會主席、瑞士蘇黎世大學流行病學家Robert Steffen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PHEIC取決于病毒跨越國界的風險、疫情是否“極為嚴重”以及國際響應是否必要。 WHO此前指出,由于武裝沖突加劇、部分居民抗拒接種疫苗等,剛果(金)最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在該國和周邊地區存在高度傳播風險。 事實是,該國埃博拉出血熱確診人數在不斷上升。該國衛生部10月20日晚宣布,在發生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中,確診人數已上升至200人,其中117人死亡、61人被治愈。另有40名疑似患者正在等待進一步確認。 據悉,剛果(金)8月初確認暴發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這是該國自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出現的第10次疫情。上輪疫情剛......閱讀全文
據Nature報道,援助組織無國界醫生組織稱,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非洲剛果(金)分發的埃博拉疫苗不夠廣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自2018年8月以來,剛果(金)的埃博拉病毒流行已導致3100多人患病,并造成2100多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分支機構,自去年非洲剛果(金)爆
據“中央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27日表示,剛果爆發的埃博拉病毒源頭是一名孕婦,她已于11日喪生。截至26日為止,剛果爆發的疫情已經奪走13條生命。 位于中非的剛果共和國日前證實發現埃博拉(Ebola)病例,讓剛果成為繼幾內亞、利比里亞、尼日利亞與塞拉利昂后,第5個發現埃博拉病例的國家。 世衛
剛果(金)衛生部8日確認,這一非洲國家出現新的埃博拉疫情,至少已致17人死亡。 剛果(金)衛生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國面臨新的埃博拉疫情,這一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聲明說,衛生部門“正在部署訓練有素的人員”,以迅速控制疫情。 這是剛果(金)第九次暴發埃博拉疫情,距離上次疫情結束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日前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說,世衛組織計劃在最新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的剛果(金)西北部地區使用一種試驗性埃博拉疫苗,這種疫苗將于本周運抵該國。 據世衛組織統計,從4月4日到5月13日以來,剛果(金)已報告39例埃博拉確診和疑似病例,至少18人死亡。 暴發新一
世界衛生組織及剛果(金)衛生部近日宣布,該國于今年5月暴發的埃博拉疫情正式結束,但同時呼吁繼續努力應對仍在該國肆虐的其他疾病。圖片來源:Junior D. Kannah/AFP/Getty 數據顯示,剛果(金)此次共報告53例埃博拉出血熱病例,其中29例死亡,但6月12日后未再發現新增確診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正式結束。然而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傳染病學》發表的最新研究稱,對流行病學跟蹤、血液檢測和病毒遺傳數據的分析發現,埃博拉病毒可以潛伏一年以上才出現癥狀。 世界衛生組織7月24日宣布,剛果(金)于今年5月暴發的埃博拉疫情正式結束,
專家建議治療“埃博拉”可嘗試抗毒血清療法 截至8月12日,死亡率高達50%~90%的埃博拉病毒已導致非洲國家逾千人死亡。由于當前尚未找到病毒確切來源,也未研制出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給世界各國防控埃博拉疫情帶來極大難度。 面對突如其來的埃博拉病毒,解放軍第302醫院傳染病專家介紹了埃博拉
WHO若認定中國疫情為突發衛生事件 將意味著什么? 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發事件委員會北京時間30日晚將再次開會,討論是否將中國新型肺炎疫情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事件”。 此前,WHO突發事件委員會已經兩次召開會議。在北京時間1月23日凌晨召開的首次會議發布會上,WHO總干
據聯合國新聞網站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剛果(金)的埃博拉疫情已感染了2500多人,有近1670人死亡,使其成為了該國面臨的最嚴重的疫情,也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流行病。 同時,聯合國兒童基金警告稱,剛果(金)的埃博拉疫情比此前一輪疫情更加嚴峻,有更多兒童被感染。 兒基會發言人梅爾卡多16
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現在甲型H1N1流感可能使你整日憂心忡忡,但是它并不是唯一一種引起大恐慌的病原體。從禽流感到黑死病,人類史上不斷有大規模疾病爆發。而且科學家也一直在致力于阻止最新、最致命的病原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爆發。這些病原體對人類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但透過顯微鏡觀看,它們無論是外表還是結
剛果民主共和國監管和倫理審查委員會5月29日批準,使用埃博拉實驗疫苗來對付正在暴發的疫情。如其最終決定全面部署rVSV-ZEBOV疫苗,將由衛生保健工作者為感染疾病風險最高的人群接種。 《自然》雜志官網5月31日報道稱,世界衛生組織今年4月底開始收到剛果發現埃博拉病毒感染人員的報告,現在已經確
首個用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來治療埃博拉患者的臨床試驗在西非拉開序幕,其目的主要是來測試埃博拉幸存者向患者捐獻血漿或血液的是否安全、有效的,并能夠減少了疾病和死亡。采取這一療法的理論依據是:幸存者體內的血液里可能已經存在埃博拉病毒的抗體,能夠有效地對抗那些感染了病毒。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幸存者中,
Lieselotte Cnops、Kevin K. Ari ?n 等人經分析發現,埃博拉(Ebola)病毒的商業化測試非常少見,其中一個原因是持續性的投資非常少。 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了自 1976 年以來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爆發。這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之一,嚴重程度僅次于 2014-
8月13日,世衛組織宣布,一項治療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兩種新型埃博拉治療藥物效果更佳。 自2018年11月起,世衛組織與剛果金衛生部、美國國立過敏和傳染病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以及Gilead、Regeneraon等4家藥企合作,在剛果金埃博拉疫區開展臨床試驗,在4個埃博拉治療中心招募了681名患
剛果(金)東北部正在暴發的埃博拉疫情讓醫療工作者遭遇沉重打擊。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帶隊應對此次疫情的Peter Salama說,到目前為止,在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51個病例中,有9人是醫務工作者。 “這個區域對埃博拉的知識和意識水平都非常低。”Salama說,“此前,這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已有250家醫院開始使用一種能在數分鐘內殺死病房內一切病毒的機器人。這無疑給當下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帶來了有效的打擊。 報道稱,這臺機器人名叫“小莫”,它使用氙氣產生紫外線脈沖的原理,破壞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小莫”每秒鐘能在半徑為3米的范圍內產生1.5次脈沖,可殺
埃博拉病毒可引發嚴重的出血熱疾病,致死率極高。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大爆發造成上萬人死亡,今年四月以來剛果地區又爆發了埃博拉疫情,并有擴大傳播的趨勢。疫苗是埃博拉疫情防控的最有效工具。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馮立強研究員領導的團隊探索了一種利用2型腺病毒為載體的埃博拉病毒疫苗,6月6
發表在2月25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描述了一位1995年剛果埃博拉疫情的幸存者生成的兩種埃博拉病毒(EBOV)中和抗體。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清華大學和Geisel醫學院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其中的一篇Science論文中揭示出了這些抗體獨特的結合特性。 N
世界衛生組織8日拉響埃博拉疫情“全球警報”,呼吁國際社會向西非疫區提供援助。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西非地區埃博拉疫情“嚴重且反常”,是“近40年來這類疫情最復雜的一次暴發”。 世衛組織6日至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緊急閉門會議,磋商應對方案。世衛組織8日在聲明中說,此次埃博拉疫情是“國際關注
今日,默沙東(MSD)公司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了其埃博拉疫苗V920的生物制劑許可申請(BLA),用于預防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FDA同時授予V920優先審評資格,預計明年3月14日前作出回復。今年3月,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經接受了V920的監管申請。 埃博拉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是
最近網上陰謀論瘋傳,稱如今肆虐我中華大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實驗室泄露的“人造病毒”。謠言的源頭首先是印度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在不需要同行審核的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在新冠病毒的Spike蛋白中發現4段氨基酸序列和艾滋病病毒蛋白序列高度相似,因此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是人造
埃博拉(Ebola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這種病毒來自“Filoviridae”族。“埃博拉”屬于絲狀病毒,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扎伊爾即現在的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后,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
防范和控制公共疫情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加以共同治理。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為全球健康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為提升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5月,剛果(金)暴發埃博拉疫情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尋找可供剛果(金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埃博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摘要: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論文,首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馬爾堡病毒為埃博拉病毒的近親,病死率可高達90%。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截至2月10日已經造成了超過900人死亡,死亡人數超過SARS。為此,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圖片來源于網絡 日前,中國科研團隊宣布,最新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已經開始動物試驗。這距離中國疾控中心1月24日成功分離我國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僅兩周時間。
在每個感染埃博拉的女性分娩的案例中,嬰兒要么生下來就是死胎,要么出生不久就會死亡。在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位于塞拉利昂的檢測中心,孕產婦正排成隊接受產前檢查。 當Emma Akerlund打開車門后,發現一名女性安靜地躺在救護車地板上。她的兩腿中間是一個布團,里面包裹著一些物體—— 一名帶著胎盤和
據英國《金融時報》8月3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導致826人死亡。報道稱,最新數據似乎表明疫情正在失控。盡管埃博拉出血熱疫情肆虐,但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是以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因此,中國民眾暫時無需恐慌。 埃博拉病毒分四種亞型 埃博拉出血熱是
美國《科學》雜志2月26日發表的兩項新研究顯示,從20多年前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中分離出的一種抗體,有望用作強效的埃博拉治療藥物。 在第一項研究中,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從血清中分離出了一種叫mAb114的抗體。所用的血清來自1995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暴發時一名幸存者,于2006年
人源埃博拉病毒中和性抗體mAb100和mAb114是1995年剛果埃博拉疫情暴發時,從一名感染幸存者血清中分離的。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研究組與美國科研團隊合作,闡述了這兩種埃博拉病毒人源中和性抗體的作用機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 此前,美國科研人員發現上述兩種抗體對動物的保護作用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