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2-20 11:43 原文鏈接: 每天25克膳食纖維,你做到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營養學界對膳食纖維的攝入給出了統一的建議,即每人每天攝入量在25g-35g之間。因為每天攝入超過25克以上的纖維對健康大有裨益,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一系列健康問題,但大多數人遠未達到這個要求。

      近日發表在《The Lancet》上一項研究證實,沒有所謂的完美飲食。然而,所有的“有益”飲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植物源食物的成分,不能通過消化完全分解。雖然我們無法消化它,但是它卻可以為我們的健康創造奇跡。

    圖片.png

      飲食中的纖維具有多種功能,其中包括控制能量攝入并降低肥胖發展的風險。因此,膳食纖維能夠預防肥胖,這也就意味著它間接有助于抵御肥胖帶來的眾多健康問題 。但是纖維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它還能有益腸道健康,緩解便秘癥狀,并有助于調節血糖。

    圖片.png

      因此,纖維在健康飲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也就不足為奇了。這項新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點,并確定了能夠產生這些益處的纖維攝入量。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大量前瞻性研究和隨機受控試驗進行了一系列系統性回顧和元分析,總共涉及185項前瞻研究和58項臨床試驗,共計4635名成年人參與。總體而言,在膳食纖維攝入量最高人群與最低人群之間進行比較時,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關疾病死亡率、冠心病、中風、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下降了15–30%。纖維攝入較多也與體重、收縮壓、總膽固醇水平較低呈現正相關性。

    圖片.png

    圖片來源:《The Lancet》

      但是,攝入多少纖維才足夠呢?每天最低攝入量是25克。

      研究人員說:“當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在25至29克之間時,各種疾病風險的降低最為明顯。每天攝入超過29克會帶來更好的效果。劑量-反應曲線表明,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可以更多好地預防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和乳腺癌。在對全谷物攝入量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類似的發現。“

      這與目前的指導意見是一致的。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建議,14至50歲的男性每天攝入38克膳食纖維,51歲以上的男性每天攝入30克;19至50歲的女性每天攝入25克膳食纖維,51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攝入21克。同樣,英國營養基金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攝入30克纖維,但是很少有人遵從這些建議。

      據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白皮書》顯示: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普遍不足,且呈下降的趨勢,目前每日人均膳食纖維(不可溶)的攝入量為11g,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膳食纖維的推薦量相比,能達到適宜攝入量(25g/天)的人群不足5%。

      在美國,一般人攝入的膳食纖維水平不到健康所需的50%。很多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導致美國肥胖危機的決定性因素。更糟糕的是,年輕人的纖維攝入量也低于美國平均水平,大約只有推薦量的20%。

      然而,不僅僅是美國人需要攝入更多纖維。在英國,只有9%的成年人攝入了足夠的纖維,而類似的趨勢也存在于很多發展中國家。缺乏纖維是現代“西方飲食”的一個主要特征,其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現在越來越流行低碳水飲食,纖維攝入不足的情況越發嚴重。

      那么,如何確保自己攝入足夠量的纖維呢?你可能會猜到,關鍵詞是“植物”。動物源食物不含有膳食纖維。所以以下幾個建議可以幫你實現每天攝入30克纖維的目標:

      谷物:平均每40克麥糠含有8克纖維,不過大部分人每天攝入的谷物遠超過40克。燕麥的纖維含量也類似。

      豆類:每杯黑豆和扁豆大約含10-16克纖維。它們也富含蛋白質。每杯綠豆含有9-10克纖維。

      水果:一個蘋果大約含5克纖維,一個梨含有6克,一杯樹莓含有10克。然而,一根香蕉只有3-4克纖維,當它熟透時,纖維含量更低。

      全麥面包和意大利面:如果你想在飲食中攝入更多纖維,用全面粉替換你飲食中的白面粉。一份全麥面粉制作的意大利面包含5克纖維,每片全麥面包含有2克纖維。


    相關文章

    金屬所高性能碳納米管纖維研究獲進展

    理論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軸向高度順排的碳納米管纖維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纖維的強韌性和高于傳統金屬導線的比電導率。單根碳納米管的直徑為納米級,長度通常為微米級,而碳納米管纖維具有宏觀長度和微米級徑向尺寸。......

    黃麻納米纖維涂層實現水果綠色保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靈感來自爬山虎!上海科研團隊研發纖維鋰離子電池

    一個看似普通的背包,能夠實現為手機充滿電,不僅如此,歷經彎折、水洗、強紫外照射后它仍能穩定供電。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的研究,讓曾經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成為現實。近日,復旦大學彭慧勝團隊在高性能纖......

    關于廢止《光學纖維面板測試方法》等265項國家標準的公告

    2023年第16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3年第16號附件文件下載:2023年第16號關于廢止《光學纖維面板測試方法》等265項國家標準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神奇材料無需芯片和電池便可發光

    你見過穿上身就能發光發電的纖維嗎?你期待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哪些功能?對于未來的人機交互場景,你又是如何暢想的呢?據東華大學官微,近日,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功能材料課題組在Science(《科......

    科學家發展出高品質Si/Ge半導體纖維及其柔性傳感器

    2月1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楊春雷課題組陳明研究團隊,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魏磊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華健團隊、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張其沖團隊,在《......

    七院院士,最新Nature:高性能柔性纖維問世,可穿戴電子新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華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的張其沖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陳明,共同發表了一篇關于高性能半導體纖維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igh-qualityse......

    綜述文章:膳食和營養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

    過敏性疾病(AllergicDiseases,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于機體對過敏原的過度免疫反應引起的粘膜組織的長期炎癥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的癥狀表現為眼睛奇癢流淚、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咳嗽喘息、皮......

    過度攝入膳食糖,危害這么多

    27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該院專家近期發表了研究文章,揭示了膳食糖攝入與前列腺癌、糖尿病、高血壓等45種疾病之間的有害關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魏強教授、曹德宏副教授、柳良仁副教授作為共同通訊......

    每一口都要命?BMJ:糖或增加45種疾病風險……

    幾十年來,糖作為人類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證明與各種危險因素有害相關,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癥、痛風、異位脂肪堆積、齲齒和一些癌癥。2023年4月5日,四川大學柳良仁團隊在Br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