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3-01 13:42 原文鏈接: 重視篩查,把好罕見病預防的第一關

       2月28日下午,“《121種罕見病知識讀本》發布會暨2019國際罕見病日高峰會議”,在人民網1號演播廳舉行。會議的第二場圓桌論壇邀請地方罕見病預防與治療協會的代表、臨床醫生、有關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罕見病防治政策落地,提高罕見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王琳、浙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謝俊明、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顧學范、河北省衛健委醫政處副處長丁瑞、天津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張碧麗、河北省藥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張松筠、北大醫院第一醫院兒科教授楊艷玲、山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崔亞洲、北大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熊暉等嘉賓,在本場圓桌論壇上發表了真知灼見。

    第二場圓桌論壇嘉賓在臺上討論

      當好政府的智庫,替病人排憂解難

      王琳提到,從今年“罕見病日”的社會反響來看,全社會對于罕見病的關注明顯比以往高,這是多年來厚積薄發的結果。在這種大好形勢下,專家學者更應該冷靜,當好政府的智庫,協助政府解決兩個關鍵問題——如何把錢花到刀刃上、怎么給病人治病。

      王琳認為,國家衛健委建立的新的工作機制,加強了全國醫院在罕見病醫療方面的協作。建立協作網,是推進罕見病防治事業的一大進步,接下來要考慮如何讓這個協作網在地方有效運轉起來。

      謝俊明提到要關注患者的生存質量。他認為,政府、學者、醫院所做的工作,是搭建一個橋梁,幾方共同努力,達到勝利的彼岸,這個彼岸就是讓患者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

      比起治療,預防更為重要

      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顧學范提到了罕見病的預防問題。新生兒篩查是預防罕見病的重要措施。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展新生兒篩查以來,特別是在母嬰保健政策不斷完善之后,罕見病預防的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顧學范舉了苯丙酮尿癥的例子。我國新生兒篩查苯丙酮尿癥的覆蓋率已達到97.5%,也就是說,在中國大地上出生的新生兒,97.5%都進行了該病癥的篩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教授楊艷玲在兒科工作了35年,最近20年一直與各種各樣的罕見病診斷、治療、篩查打交道。楊艷玲發現,除新生兒篩查外,產前篩查也是預防罕見病的重要手段。

      社會關注給患者以力量

      楊艷玲還提到,有些罕見病的治療藥品并不昂貴,但遺憾的是,藥品供應不能保證。楊艷玲說,罕見病醫療界一直呼吁,我國應該有自己的罕見病治療藥,呼吁政策上給藥廠研發以支持。

      天津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張碧麗、河北省藥學會罕見病分會主任委員張松筠、山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崔亞洲,分別從地方罕見病防治的角度發言。他們提出,2018年5月份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出臺,對地方罕見病防治有巨大的推動,希望2月28日發布的《121種罕見病知識讀本》,能發揮罕見病診療指南和教科書的作用。

      北大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熊暉從一名臨床醫生的角度談了自己的體會。熊暉認為,《目錄》和《讀本》給臨床診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他也建議從頂層設計上,構建罕見病登記注冊平臺。熊暉還希望,醫生通過診療,傳達給患者一種信念,理性、客觀、堅強地對待疾病。


    相關文章

    武田制藥攜罕見病治療新藥亮相上海進博會

    第七屆進博會7日正在上海舉行。跨國企業展臺展現了對罕見病治療的關注。武田制藥攜全新“罕見出凝血創新藥家族”集體亮相進博會舞臺。該“家族”成員包括多款變革性治療藥物與創新療法,比如:治療獲得性血友病的注......

    北京10家醫院入選罕見病用藥“白名單”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日前公布2024年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醫療機構“白名單”。北京協和醫院、北大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首兒所、宣武醫院、北醫三院、天壇醫院、北大人民醫院、積水潭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征求意見丨罕見病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關于公開征求《罕見病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科學指導和規范罕見病藥物的臨床藥理學研究與評價,促進罕見病藥物的研發,我中心組織起草了《罕見病藥物臨床藥理學研究技術指導原......

    公開征求《模型引導的罕見病藥物研發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

    關于公開征求《模型引導的罕見病藥物研發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指導在罕見病藥物研發過程中科學合理設計定量藥理學研究以及有效應用定量藥理學方法,提高罕見病藥物研發效率,我中心組織起草了《......

    AAV基因療法:罕見病治療的突破口?

    7歲的加拿大兒童邁克爾·皮羅沃拉在18個月大時,醫療團隊確認其AP4M1基因發生了突變。約2歲時,邁克爾被確診患有遺傳性痙攣性截癱50型。這是一種超罕見疾病,主要癥狀為發育遲緩、小頭畸形、言語功能障礙......

    長沙747個家庭避免罕見病風險的患兒出生

    8月2日,長沙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在長沙舉辦2024年長沙市遺傳性罕見病綜合防控項目培訓會議。記者獲悉,自2022年2月25日該項目啟動以來,長沙市遺傳性罕見病綜合防控項目累......

    大模型輔助識別罕見病致病變異,有奇效

    對罕見病患者而言,越早確診越有治愈希望。國際罕見病研究聯盟第二個十年計劃(2017-2027)的首要目標就是“讓所有罕見病患者在就診后的一年內獲得精準診斷”。在大語言模型快速發展的今天,這一理想正在照......

    “罕罕”在漫游中收獲快樂

    為期三天的罕罕漫游長沙融合陪伴之旅近日在長沙銅官窯國風樂園開營。活動旨在通過沉浸式的趣味游園活動和親子、團隊協作活動,讓罕見病家庭暫時放下疾病的陰霾和身心的重負,享受旅行的快樂和美好。這是“罕罕漫游”......

    市場監管總局:4款臨床急需特醫食品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7月2日消息,日前,適用于苯丙酮尿癥、腎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4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為更好滿足病患營養需求,市場監管總局設立特醫食品......

    著力攻克“三道坎”深耕不輟破難題

    榮池繪團隊帶頭人、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資料圖片團隊成員在做實驗。高振宇攝/光明圖片團隊成員在觀察實驗樣本。梁童攝/光明圖片3月,一位出現顏面皮膚水腫癥狀的8歲患兒,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