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23 14:06 原文鏈接: 蛋白質定量/蛋白質含量的測定(LOWRY法)

    實驗概要

    運用LOWRY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實驗原理

    Lowry法是雙縮脲法和福林酚法的結合與發展,其原理是:蛋白質溶液用堿性銅溶液處理,形成銅-蛋白質的絡合鹽,再加入酚試劑后,除使肽鏈中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等顯色外,還使雙縮脲法中肽鍵、堿性銅的顯色效果更強烈。因此,Lowry法的顯色效果比單獨使用酚試劑強烈3~15倍,為雙縮脲法100倍。由于肽鍵顯色效果增強,從而減小了因蛋白質種類引起的偏差。
     

    Lowry法的試劑由兩部分組成,試劑甲相當于雙縮脲試劑(堿性銅溶液),可與蛋白質中的肽鍵起顯色反應;試劑乙為磷鎢酸和磷鉬酸混合液,在堿性條件下極不穩定,易被酚類化合物還原生成鉬藍和鎢藍混合物而呈藍色反應,因此蛋白質的酪氨酸和胱氨酸等可顯色,顏色深淺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

     

    主要試劑

    Na2WO4?2H2O;Na2MoO4?2H2O;85% H3PO4;濃HCl;Li2SO4?H2O;溴水;酚酞指示劑;Na2CO3;NaOH;CuSO4?5H2O;酒石酸鉀鈉;
     

    牛血清白蛋白:用水配成250mg/ml。

     

    主要設備

    試管若干;刻度吸管0.5ml,1ml,10ml;定量加樣器;圓底燒瓶;冷凝管一套(帶橡膠管);微量滴定管;小燒杯;微量進樣器50μl;分光光度計。

    實驗材料

    可溶性蛋白質

    實驗步驟

    1. 酚試劑的制備

      (1)取Na2WO4?2H2O 100g,Na2MoO4?2H2O 25g 及蒸餾水700ml于1500ml的圓底燒瓶中,之后加入85% H3PO4 50ml,濃HCl 100ml。安上回流冷卻裝置(使用磨口接頭。用軟木塞或橡皮塞時,必須用錫泊包起來),使其慢慢沸騰10h。冷卻后加入Li2SO4?H2O 150g,水50ml,濃HCl 100ml安上回流冷卻裝置,開口加熱煮沸15min,以逐出過量的溴。冷卻后稀釋至100ml,并過濾入棕色瓶中,密閉于冰箱中保存。

        使用時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以酚酞為指示劑。滴定終點由藍變灰。滴定后算出酸濃度,用時適量稀釋,使最后濃度為1mol/L H+,此為Folin-酚試劑乙液。
     

      (2)首先配制①4% Na2CO3溶液;②0.2mol/L NaOH溶液;③1% CuSO4溶液;④2%酒后石酸鉀鈉溶液;使用前①與②等體積混合配成Na2CO3-NaOH溶液;將③與④等體積混合配成硫酸銅一酒石酸鉀鈉溶液。然后將這兩個溶液按50︰1混合;配成Folin-酚試劑甲液。此試劑只能用一天。
     

    2. 標準曲線的繪制

      (1)取7只試管編號,分別加0ml,0.1ml,0.2ml,0.4ml,O.6ml,0.8ml,1.0ml標準蛋白質溶液,用水補到1ml,便成為每管含蛋白為0mg,25mg,50mg,100mg,150mg,200mg,250mg標準系列(必要時可做重復)。

      (2)加5ml試劑甲,混勻,于30℃放置10min。

      (3)噴射加入0.5ml試劑乙,立即振蕩混勻,在30℃下保溫30min。

      (4)準確到30分后,以不加標準蛋白的管為空白,在500nm波長下比色測定吸光度值。

      (5)以蛋白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3. 樣品測定

      (1)取50μl樣液加入試管中,(樣液提取一般按0.1g鮮樣/ml比例,提取方法見各酶活測定)加蒸餾水補至1ml,然后重復步驟2的(2),(3),(4),以空白為參比,測吸光度值。

      (2)根據吸光度值,查標準曲線求得蛋白質含量。
     
    4. 結果計算

    蛋白質含量(mg/g鮮重)= (C*V/a)/W 
     

    式中  C-查標準曲線得樣品測定管中蛋白質含量(mg);

    V-提取液總量(ml);

    a-測定時取樣液量(ml);

    W-取樣量(g)。

     

    注意事項

    1. Folin試劑乙只在酸性條件穩定,故當其加到堿性的銅-蛋白質溶液中時,必須立即混勻,以便在磷鉬酸-磷鎢酸試劑被破壞前,還原反應即能發生。
    2. 為了保證反應進行完全,反應在25~30℃水浴中進行,反應30min后準時比色。
    3. 還原物質干擾本實驗。

     
    考馬斯亮藍法和LOWRY法兩種方法均是靈敏度為微克級的高靈敏度定量測定蛋白質方法,前者穩定,后者簡便;二者均優于現有的其它方法。
    二者的缺點是:
    1. Lowry法受植物體內存在的酚類物質干擾;
    2. 考馬斯亮藍法在蛋白質含量很高時線性關系稍偏低,且不同蛋白質與色素結合狀況有差異。


    相關文章

    科學團隊創制熒光探針實現蛋白質成簇/解聚活細胞監測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郭志前團隊,創制了激活型化學遺傳學熒光探針,首次在活細胞中監測蛋白質成簇/解聚的精確狀態。相關研究近日作為VIP(VeryImpor......

    mRNA“戴帽”后能多產兩百倍蛋白質

    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了一項名為“內部帽啟動翻譯”(ICIT)機制的創新研究。該機制下的仿佛戴著帽子的mRNA可產生200倍以上的蛋白質,為治療癌癥和蛋白質合成異......

    科學家從蛋白質動態層面解答早期胚胎發育失敗原因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真、孫怡迪,博士后朱文成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木良善團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員李辰團隊合作,描繪了......

    我國學者在蛋白質酪氨酸泛素化方面取得進展

    圖FUSEP化學生物學技術用于系統研究賴氨酸和非賴氨酸泛素化的位點信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137004、22307062)資助下,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教授團隊在蛋白質泛素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開......

    專家學者盤點近兩年AI發展——加速應用落地變革科研范式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有哪些熱點?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12月12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2024年會,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本次年會以“人工智能助力科研范式變革(AIf......

    植入式傳感器可持續監測炎癥水平

    受大自然啟發,美國西北大學生物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種植入皮下的傳感器,可實時跟蹤活體動物蛋白質水平的波動,測量炎癥標志物的變化。相關論文發表在《科學》雜志上,標志著醫學檢測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了檢測......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創新計算框架在蛋白質設計方面獲突破

    在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計算蛋白質設計領域的重大進展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團隊宣布開發出一種名為MProt-DPO的創新計算框架,該框架利用人工智能(AI)和世界頂尖的超級計算機,推動蛋白質設計取......

    AI設計能提高蛋白質穩定性、精確度及效率

    人工智能(AI)蛋白質設計正在走向“更快、更好、更強”。美國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分院和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團隊開發了一款名為EVOLVEpro的AI工具,被認為是蛋白質工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團隊在最......

    利用分子標尺技術對長鏈RNA的結構和構象動態開展研究或成可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課題組在《結構生物學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全面總結了利用非天然堿基對系統賦能分子標尺技術及其應用。隨著全球對由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關注度增加,如何通過深入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