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基的滅菌及使用
(1)每次配置時,要注意其生產日期是否在保質期內,查看其開瓶日期及瓶口密封性,保證其未變質,并且未吸潮。
(2)培養基配置時,稱量要準確,包括鹽水的分裝要準確。
(3)一定要保證現配制現滅菌,未滅菌的配好培養基不能長時間放置,更不可隔夜。
(4)滅菌時要保證恒溫、恒壓,同時要保證有效滅菌時間。
(5)滅菌過的培養基要冰箱保存,可保存一周,一般不超過 3 天。而且要遵循“先入先出”原則,先配制的要先使用。
(6)在使用時,要根據當班次的使用量,用水浴鍋先將培養基溶化為液態,然后及時調低水域溫度(先化好的可從水域取出,放在水浴鍋鍋蓋上)待用,千萬不可長時間使培養基處于高溫狀態。
(7)做產品微生物檢測時,傾倒培養基溫度在 45℃左右,不可過燙,避免將菌燙死;也不可過涼,化好的培養基又結塊凝固,不便于觀察結果。
(8)每瓶培養基均要做空白。
(9)盡量集中做樣,避免頻繁打開同一瓶培養基瓶塞,增大培養基的污染幾率,出現誤差結果。
(10)培養基剩余過少時,可先將其傾倒成空白用板。
二、 做樣環境的維持
1.大環境(房間)
①做樣時,窗戶和空調要關閉,或用酒精對房間進行噴霧消毒,避免房間內空氣流通影響超凈臺內部環境(最好在有通排風系統的恒溫恒濕無菌間進行操作)。
②如果在原來的原料微生物檢測室進行做樣,要定期開啟紫外燈,對房間進行殺菌。
2.小環境(超凈臺)
①定期清潔初效過濾器,要及時更換。
②做樣前,將超凈臺內部進行清潔,用 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并提前半小時將超凈臺紫外燈打開,對超凈臺內部環境進行殺菌。
③關紫外燈,開風機,調整合適進風量,風量不可過低。
④每次做樣后,要對超凈臺內部進行清理、清潔,并用 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
⑤紫外燈根據其使用壽命要及時更換。
⑥做樣同時,要做上相應菌落檢測的環境空白。
⑦做樣區域的選擇:
a.一般在距離超凈臺外沿的 1/3-2/3 區域進行無菌操作;
b.要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保護區域進行操作。
三、 工器具的潔凈度
①玻璃器皿:采用干熱滅菌方式進行滅菌。
②做樣用剪刀、勺子等物品要做到做樣專用,不可與其它操作器具混用,使用時,先用75%酒精消毒,再采用灼燒方式進行滅菌。
③接種針(環)采用灼燒方式進行滅菌,但要注意做樣時要先將接種針(環)進行冷卻。
四、樣品的采集及檢測
1.保證采樣器具的無菌性
1)玻璃器皿:采用干熱滅菌方式進行滅菌,保證恒溫、時間足夠(但不可時間過長,導致玻璃器皿易裂紋而報廢)。
2)取樣筐:使用前要用 75%酒精進行噴灑消毒
3)取樣勺、濃奶取樣提子:要保證其清潔消毒,清潔后用 75%酒精進行擦拭消毒。
4)取樣袋:可現用酒精進行擦拭消毒,再在超凈臺用紫外燈照射消毒,(包裝車間要在傳遞窗用紫外燈照射消毒)。
5)電子稱表面用 75%酒精消毒。
2.人員操作
1)保證手部的清洗、消毒:取樣前及做樣前都要先洗手再消毒。
2)取樣要具有代表性(隨機樣、目的樣、綜合樣)且要標示清楚。
3)取樣完畢,不可在車間逗留,要及時將樣品放入超凈臺,對其外表面進行紫外燈照射消毒。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費強教授團隊聯合湖北大學楊世輝教授團隊圍繞非糧基平臺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制造,以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酶約束的高精度全基因組代謝網絡模型,提出了“主流代謝途徑弱化中間底盤......
分享美食、親吻臉頰,這些社交行為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也將他們的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一項11月20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即使不屬于同一個家庭,但人們互動越多,其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就越相似。該研究還發現......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建設項目多批次中標結果公布,共4批次,總中標金額超1650萬元,中標產品包括微生物質譜鑒定系統、DNA測序儀、液滴微流控細胞分選儀、高靈敏微生物分選儀等儀器設備。項目名稱......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研究員鄭棉海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分別發表于《微生物系統》(mSy......
相關單位和人員: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修訂了CNAS-CL03-A001:202X《能力驗證提供者認可準則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說明》。目前已完成文件征求意見稿,現于網上公示征求意見。......
學術年會現場。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舉辦的抗耐藥微生物藥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在長沙召開。此次會議是繼2023年8月6日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后的第二次學術盛會。會議采......
塑料污染是當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塑料垃圾遍布全球,迄今為止,全球已產生超過70億噸塑料垃圾,每年新增塑料垃圾量近4億噸。為應對塑料污染,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陸續出臺了各種管控政策。但對于塑料污......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德國研究人員證實,只需要給微生物喂食空氣中的常見元素——氫、氧和二氧化碳,就可以獲取維生素B9。研究者表示,這一技術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一種可持續的、富含微量營養素的蛋白質替代品,有一天可能會出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