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0-16 16:23 原文鏈接: 亞盛醫藥IPO敲定基石投資人,中國生物制藥認購1.4億元

      醫藥魔方記者從香港證券交易所官網獲悉,亞盛醫藥赴港IPO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該公司10月16日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定價區間為32.20~34.20港元/股,具體定價將于10月21日公布,并將在10月28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進行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制藥成為亞盛醫藥的基石投資者,這也是中國生物制藥首次作為基石投資人投資創新藥企業。根據亞盛醫藥發布的公告,中國生物制藥于2019年9月26日與其簽署協議,同意在若干條件規限下按發售價認購合共2000萬美元(約1.4億元) 。

      港股創新藥企業基石投資者人的變遷

      “基石投資”是指企業IPO時在公募之前引進的“行業大V”,類似于內地的機構投資者或者產業基金,一般可以起到較好的背書作用。基石投資者制度是港交所特有,從2005年開始試行。

      截止到目前,如果加上亞盛醫藥,已經有歌禮制藥、華領醫藥等11家創新藥企業登陸港交所。除了華領醫藥未公開基石投資者之外,其它10家企業均有基石投資者參與IPO前募資。

    圖片.png

    港交所IPO創新藥企業的基石投資者

      港交所對創新藥企業的綠色通道開啟之初,基石投資者幾乎清一色為風險投資基金或者私募股權基金。比如信達生物10位投資人的基石名單包括紅杉資本、惠理集團、淡馬錫、禮來亞洲、維梧資本等,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參與了歌禮制藥、百濟神州、翰森制藥等公司的基石投資。

      但是這種由投資機構參與基石投資的范式,在最近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繼三生制藥基石投資邁博藥業、舒泰神基石投資復宏漢霖之后,傳統Pharma企業中國生物制藥業參與了亞盛醫藥的基石投資。

      亞盛醫藥招股書提到,中國生物制藥已同意接受6個月禁售協議的規限。也就是說至少在6個月內,中國生物制藥不會出售持有亞盛醫藥的任何股份。

      中國生物制藥為何基石投資亞盛醫藥?

      對于IPO在即的創新藥企業而言,一些知名資本或機構的參與無疑會起到了很好的“背書”作用,有利于上市后二級市場股價的穩定。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跟隨“大佬”的腳步,或許會讓他們感覺吃了一顆“定心丸”。

      正如中國生物制藥投資亞盛醫藥這個案例,一家國內前三的傳統大藥廠投資一家新興藥企,不僅是財務上對產業“后起之秀”的資助,還有可能因為資金的介入而發酵出一些產業方面的合作。

      大家都知道,中國生物制藥是正大天晴集團在港交所上市主體。該集團產品主要集中在腫瘤、肝病、心腦血管病、鎮痛、呼吸系統用藥、骨科疾病等多個領域。2018年中國生物制藥營業收入208.89億元,比恒瑞還多了30多億;凈利潤28.4億元(扣非)。然而隨著4+7集采政策的落地,仿制藥業務已經不能像之前那樣帶來高利潤。中國生物制藥2019年上半年營收約人民幣125.27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4.4 億元。

      從賬面上來看,沒有大規模布局創新藥的中國生物制藥并不缺錢,半年報顯示該集團現金及銀行結余資金為71.82億元。那么,作為一個懷有抱負的大藥廠而言,這筆錢一定是要走出去進行投資,而不是躺在賬上吃利息。之所以在眾多創新藥企業中選擇投資亞盛醫藥,筆者推測也是有所考慮的。

      首先,對于投資者而言,仿制藥已是明日黃花,創新藥才是未來之星。在創新藥產品線整體布局的廣度和層次方面,以及過去幾年上市的創新藥產品數量上,中國生物制藥都不如同樣起步于江蘇連云港的恒瑞醫藥,這或許是恒瑞醫藥市值遠超中國生物制藥的原因之一。因此無論是保持市值穩步提升,還是公司長遠發展,中國生物制藥必須加碼創新藥。

      其次,中國有句俗話,創新不創新,關鍵看老板。中國生物制藥的大股東是發家于泰國的正大集團。從中國生物制藥最近與業內建立的一些合作來看,該公司在主觀意愿上也是非常積極地在擁抱創新,比如該公司在今年5月與和鉑醫藥達成戰略合作,6月與康方生物聯姻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合作開發后者研發的PD-1抗體AK105等等。

      第三,中國生物制藥決定基石投資亞盛醫藥,或許還有腫瘤產品協同的考慮。正大天晴去年5月,收獲了第一個腫瘤創新藥安羅替尼,目前已斬獲非小細胞肺癌、軟組織肉瘤、小細胞肺癌三大適應癥。正大天晴管線中的其他腫瘤項目,主要還是集中在實體瘤領域,在血液腫瘤領域布局薄弱,亞盛醫藥的產品對其剛好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

      從亞盛醫藥的管線來看,進展最快的項目HQP1351就是針對甲磺酸伊馬替尼(格列衛)耐藥的白血病治療藥物,目前已進入關鍵注冊臨床II期試驗,有望于明年申請新藥上市。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有多款處于全球領先的在研藥物,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圖片.png

    來源:亞盛醫藥招股書

      記者從最新版的招股書獲悉,亞盛醫藥此次在港交所擬募資3億港元,其中將近一半的資金(約42%,1.27億港元)將用于核心產品HQP1351商業化。也就是說,亞盛醫藥此次募資的目的性很強,相當于集中資源全力推進HQP1351項目。

    圖片.png

      說到商業化階段,對于尚未建立商業化團隊的亞盛醫藥而言,也急需擁有豐富銷售網絡及營銷能力的中國生物制藥的“點撥”。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生物制藥的銷售團隊過萬人,在基層被號稱是“科室推土機”。可以推測,中國生物制藥此次的基石投資,將為亞盛醫藥提供大量關于產品和銷售方面的合作機會,并有可能成為后者關鍵的戰略伙伴。

      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中國生物制藥此番投資亞盛醫藥,更像是一種戰略投資布局,為后續的商業拓展合作鋪路。

      傳統大藥廠入股創新藥企業,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眾所周知,創新藥一直是醫藥研發皇冠上的明珠。隨著港交所新政、科創板的開通,為創新藥企業提供了更多募資渠道。一些優質的創新藥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也使得我國創新藥開發的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一位投資者告訴筆者,盡管對部分早期創新藥企業而言,眼下可能會面臨募資寒冬等財務問題的考驗;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治療“剛需”人群比例的不斷上升,創新藥仍將是未來幾年醫藥投資的最大“風口”之一。

      過去我國醫藥研發一直停留在仿制藥的水平,主要依靠生產和銷售仿制藥,憑借低廉的價格取得競爭優勢,利潤率較低。而研發創新能力強大的跨國藥企則依靠品牌優勢和先發優勢,占據了我國高端主流醫院的用藥市場,甚至是享受藥價上的“超國民待遇”,從而獲得豐厚的利潤。

      在過去10年時間里,我國絕大部分仿制藥企業并未抓住創新的機遇,國家新藥重大專項的品種、某些疾病領域上市的新藥往往是初創型的企業開發出來的。換句話說,與國外GSK、強生、羅氏等制藥巨頭紛紛成立專業化的產業基金,從基礎研究就開始投資生物科技企業有所不同的是,我國創新藥的種子多數是由風險投資機構所播種,來自傳統藥企業較少吃到創新的“果實”。

      有受訪者表示,傳統大藥廠入股創新藥企業,好比兩個人結婚,當雙方情投意合、皆為長遠利益考慮的情況下,這肯定是一種“雙贏”。

      一方面,對于不具備創新基因或者創新能力有限的傳統藥企,完全靠自主研發對他們來說,開發周期相對較長,開發難度也較高,若是通過入股或者并購創新藥企業部分股份,可以加速他們從創新到國際化的進階,最終甚至有可能成為國際性的大藥廠。

      另一方面,對于白手起家的創新藥企業而言,在傳統藥企資本加持和資源嫁接的情況下,不僅會加快創新產品開發的進度,還能夠對未來創新藥市場渠道帶來一定保障。因為產品上市后的商務、市場導入、銷售等,都可以借用大藥企的資源,迅速導入市場。

      總的來說,基石投資者的參與不僅可以保證一定數量的基礎認購,促進發行順利完成;對于具有產業資源的基石投資者而言,未來還可能為被投標的帶來產品BD合作甚至是商業化資源的可能。

      在筆者采訪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專家指出,我國傳統藥企業應該積極塑造自己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眼光。資金和資源充沛的情況下,對藥物創新的關注應該更加前置,比如說從一個技術平臺就開始關注。

      相比之前只會關注III期臨床及上市后產品的銷售權,“天晴時修屋頂”的中國生物制藥開始關注II期甚至更早的產品和技術,已經是開了一個好頭,算是行業的一大進步。筆者在此也希望,越來越多像中國生物制藥這樣的老牌大藥廠,盡早參與到新藥開發的生態圈,加快新藥開發上市進程。


    相關文章

    五分鐘了解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上)

    伴隨著生物制藥的迅猛發展,一次性生物反應器(Single-useBioreactors,SUBs)應運而生,并在使用過程中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在本文中,我們對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誕生與發展、市場占有和分......

    依那西普類融合蛋白的序列覆蓋度和翻譯后修飾表征

    電荷異構體是生物藥,尤其蛋白類藥物的關鍵質量屬性之一,對藥物的穩定性、溶解性、免疫原性、體內外生物學活性和藥物動力學功能發揮具有重要的影響。選擇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電荷異構體檢測分析方法,是控制和......

    生物制藥輔料應用文集

    輔料是生物制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組成和含量影響蛋白類藥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蔗糖和麥芽糖的含量影響蛋白藥物的蓬松程度和復溶效果。吐溫(吐溫20或80)的含量影......

    分子互作江湖(下):主要玩家和新產品

    上篇我們介紹了分子互作的主流派系和市場概況,想必各位看官已心中有數;接下來將細數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和新產品,希望為您下次入手前提供參考。主要儀器及廠商近年來,實時分子互作儀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等......

    Cytiva與Pall生命科學業務合并,服務全球生物制藥產業

    全新的Cytiva將擁有更多元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值得信賴的技術、商務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創新、更便捷的體驗始終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2023年5月3日,中......

    生物藥勢頭強勁,這家本土生命科學服務商大放異彩

    上世紀70年代,生物藥研發拉開序幕,抗體、新型疫苗、細胞與基因療法等生物制品開發如火如荼,產業邁入高速發展期。生物藥研發開啟“產品即工藝”時代與化藥相比,生物藥分子量大、結構復雜,往往一個微小的工藝變......

    iCIEFMS在線直聯技術表征單克隆抗體的電荷異質性

    前言全柱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iCIEF)電泳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治療性單克隆抗體(mAb)電荷異質性分析的一項重要技術,無需傳統CIEF方法的遷移步驟即可通過紫外實時成像的方式完成蛋白分離和定量檢測。除......

    安捷倫與AkoyaBiosciences達成合作,推動生物制藥分析技術

    ——旨在為伴隨診斷開發中的組織生物標志物分析提供商業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2023年1月1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與AkoyaBiosciences,Inc.(納斯達克:AK......

    中國生物制藥附屬公司獲新冠藥物Ensitrelvir獨家推廣權

    中國生物制藥(01155.HK)漲5%。根據公告,附屬公司獲授予平安鹽野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藥物Ensitrelvir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市場推廣權,初步為期五年。......

    這個賽道有多火熱?細胞培養基第一股上市大漲近7成

    9月2日,國內生物制藥核心原料供應商奧浦邁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這家國內細胞培養基第一股在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大漲超近70%,收盤上漲58.65%,市值破百億,為這個火熱的賽道奠定了良好的資本市場開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