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ern 雜交是分子生物學的經典實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將待檢測的DNA樣品固定在固相載體上,與標記的核酸探針進行雜交,在與探針有同源序列的固相DNA的位置上顯示出雜交信號。通過Southern雜交可以判斷被檢測的DNA樣品中是否有與探針同源的片段以及該片段的長度。該項技術廣泛被應用在遺傳病檢測、DNA指紋分析和PCR產物判斷等研究中。但由于該技術的操作比較煩瑣、費時,所以現在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代替Southern 雜交。但該技術也有它的獨特之處,是目前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如限制性酶切片段的多態性(RFLP)的檢測等。
一、基因組DNA的限制酶切
根據實驗目的決定酶切DNA的量。一般Southern雜交每一個電泳通道需要10-30μg的DNA。購買的限制性內切酶都附有相對應的10倍濃度緩沖液,并可從該公司的產品目錄上查到最佳消化溫度。為保證消化完全,一般用2-4U的酶消化1μg 的DNA。消化的DNA濃度不宜太高,以0.5μg /μl 為好。由于內切酶是保存在50%甘油內的,而酶只有在甘油濃度<5%的條件下才能發揮正常作用,所以加入反應體系的酶體積不能超過1/10。
具體操作如下:在1.5ml離心管中依次加入
DNA(1μg /μl) 20 μg
10×酶切buffer 4.0 μl
限制性內切酶(10U/μl) 5.0 μl
加ddH2O 至 500 μl
在最適溫度下消化1-3hr。消化結束時可取5μl電泳檢測消化效果。如果消化效果不好,可以延長消化時間,但超過6hr已沒有必要。或者放大反應體積,或者補充酶再消化。如仍不能奏效,可能的原因是DNA樣品中有太多的雜質,或酶的活力下降。
消化后的DNA加入1/10 體積的0.5M EDTA,以終止消化。然后用等體積酚抽提、等體積氯仿抽提,2.5倍體積乙醇沉淀,少量TE溶解(參見DNA提取方法,但離心轉速要提高到12000g,以防止小片段DNA的丟失)。
如果需要兩種酶消化DNA,而兩種酶的反應條件可以一致,則兩種酶可同時進行消化;如果反應條件不一致,則先用需要低離子強度的酶消化,然后補加鹽類等物質調高反應體系的離子強度,再加第二種酶進行消化。
二、基因組DNA消化產物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瓊脂糖凝膠電泳是目前分離核酸片段最常用的方法,制備簡單,分離范圍廣(200bp-50kb),實驗成本低。下表列舉了不同濃度瓊脂糖凝膠能分離的DNA片段范圍。
表:不同濃度瓊脂糖凝膠分離DNA片段的范圍
表:不同濃度瓊脂糖凝膠分離DNA片段的范圍
瓊脂糖凝膠濃度(%) | 分離DNA片段范圍(kb) |
---|---|
0.3 | 5-60 |
0.6 | 1-20 |
0.7 | 0.8-10 |
0.9 | 0.5-7 |
1.2 | 0.4-6 |
1.5 | 0.2-3 |
2.0 | 0.1-2 |
1. 制備0.8%凝膠:一般用于Southern雜交的電泳膠取0.8%。
2. 電泳:電泳樣品中加入6×Loading 緩沖液,混勻后上樣,留一或兩泳道加DNA Marker。1-2V/cm,DNA從負極泳向正極。電泳至溴酚藍指示劑接近凝膠另一端時,停止電泳。取出凝膠,紫外燈下觀察電泳效果。在膠的一邊放置一把刻度尺,拍攝照片。正常電泳圖譜呈現一連續的涂抹帶,照片攝入刻度尺是為了以后判斷信號帶的位置,以確定被雜交的DNA長度。
三、DNA從瓊脂糖凝膠轉移到固相支持物
轉移就是將瓊脂糖凝膠中的DNA 轉移到硝酸纖維膜(NC膜)或尼龍膜上,形成固相DNA。轉移的目的是使固相DNA與液相的探針進行雜交。常用的轉移方法有鹽橋法、真空法和電轉移法。這里介紹經典的鹽橋法(又稱為毛細管法)。
1. 試劑準備
① 變性液:0.5M NaOH;1.5 M NaCl。
② 中和液:1M Tris-HCl(pH 7.4);1.5M NaCl;
③ 轉移液(20×SSC): NaCl 175.3g;檸檬酸三鈉82.2g,NaOH 調pH 至7.0,加ddH2O至1000ml。
2. 操作步驟
① 堿變性:室溫下將凝膠浸入數倍體積的變性液中30min。
② 中和:將凝膠轉移到中和液15min。
③ 轉移 按凝膠的大小剪裁NC膜或尼龍膜并剪去一角作為標記,水浸濕后,浸入轉移液中5min。剪一張比膜稍寬的長條Whatman
3mm濾紙作為鹽橋,再按凝膠的尺寸剪3-5張濾紙和大量的紙巾備用。按下圖所示進行轉移。(
轉移過程一般需要8-24hr,每隔數hr換掉已經濕掉的紙巾。轉移液用20×SSC。注意在膜與膠之間不能有氣泡。整個操作過程中要防止膜上沾染其他污物。)
④ 轉移結束后取出NC膜,浸入6×SSC溶液數min,洗去膜上沾染的凝膠顆粒,置于兩張濾紙之間,80°C烘2hr,然后將NC膜夾在兩層濾紙間,保存于干燥處。
四、探針標記
進行Southern 雜交的探針一般用放射性物質標記或用地高辛標記。放射性標記靈敏度高,效果好;地高辛標記沒有半衰期,安全性好。這里介紹放射性標記。
探針的標記方法有隨機引物法、切口平移法和末端標記法,有一些試劑盒可供選擇,操作也很簡單。
以下為Promega公司隨機引物試劑盒提供的標記步驟:
1. 取25-50ng模板DNA于0.5ml離心管中,100℃變性5min,立即置冰浴。
2. 在另一個0.5ml離心管中加入:
Labeling 5×buffer (含有隨機引物) 10μl
dNTPmix (含 dCTP、dGTP、dTTP 各 0.5mM) 2μl
BSA(小牛血清白蛋白) 2μl
[a-32P]dATP 3μl
Klenow酶 5U
3. 將變性模板DNA加入到上管中,加ddH2O至50μl,混勻。室溫或37℃ 1hr。
4. 加50μl 終止緩沖液終止反應。
標記后的探針可以直接使用或過柱純化后使用。由于a-32P的半衰期只有14天,所以標記好的探針應盡快使用。探針的比活性最好大于109計數/分/μl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記者當日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際正式上市發行,以此弘揚袁隆平的科學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傳播袁隆平......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貝類種質創新上取得重要突破,創制出全新的正反交牡蠣異源四倍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Aquaculture。牡蠣是我國產量最大的海水養殖貝類,2022年產量......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1991202、31830004、32122014、32070854)等資助下,北京大學瞿禮嘉教授、鐘聲副研究員團隊在植物通過有性生殖實現遠緣雜交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
雜交在生物進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雜交可重組現有的遺傳變異,并通過自然選擇塑造出新物種。已有研究表明,近緣種間的雜交通常發生在分布重疊區,但科學家尚不清楚生態環境條件如何影響雜交的發生。近日......
近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單位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入選2023年國家超級稻。據悉,品香優秱珍是通過不育系“品香A”和恢復系“秱珍”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其中......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2023年5月19日,由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簡稱“檢測中心”)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島津”)聯合舉辦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島津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暨代謝組......
馬鈴薯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但對育種家來說,培育優質馬鈴薯品種是個難題。北京時間2023年5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
作物的雜交后代比它的雙親表現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強的抗逆性、更高的產量,這就是雜種優勢。百余年來,遺傳學家一直在苦苦探尋其背后的遺傳學機理,尋找能讓后代比雙親更“杰出”的基因位點,卻難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