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昨天正式發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2018年我國全面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相當于中國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碳排放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是機構改革之后,生態環境部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能。目前我國減緩氣候變化工作全面推進,持續落實“十三五”碳強度下降目標。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碳排放強度保持持續下降,提前達到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諾,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4.3%。
趙英民坦言,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取得這些成績背后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采取了淘汰落后產能、推動散煤替代、關停“散亂污”企業等強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節能、提高能效、推進各地低碳轉型,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艱辛。2018年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約4%,超過年度預期目標0.1個百分點,相當于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
同時,我國已有序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適應工作和減排同樣重要,農業、水資源、森林、海洋、人體健康、防災減災等領域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工作繼續深化,中國還參與發起了全球適應委員會,積極推動適應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6.7%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支持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落實《可再生能源促進法》,不斷完善可再生能源規劃和產業政策體系,穩步推進水電領域各項工作,繼續保持風電平穩有序發展,大力推動太陽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推進生物質能可持續發展,協調解決清潔能源的消納問題。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3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38.3%。其中,水電裝機3.5億千瓦,風電裝機1.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7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781萬千瓦,同比增長2.5%、12.4%、34%、20.7%。從數字可以看出來,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比重的26.7%。其中,水電1.2萬億千瓦時,風電3660億千瓦時,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906億千瓦時。隨著《可再生能源促進法》的深入推進,中國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正在日益顯現。
100%落實應對氣候變化承諾
趙英民介紹,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立足國情,百分之百落實自己的承諾,積極建設性地推進氣候多邊進程。2015年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提出了一系列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這些目標是基于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水平和現實國情經過科學論證確定的,既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反映了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國情能力。
在“十四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將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堅持多邊主義,堅定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確定的全球氣候治理的框架和原則,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推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
中國將按照《巴黎協定》的要求,以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的精神,按時通報提交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以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進展,以及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準備采取的政策措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越南胡志明市每年下沉16.2毫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guyenQuangNgocTonkin一項9月12日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的研究顯示,在48個人口最多的沿海城市中......
今夏以來,我國多地持續高溫少雨,截至9月19日,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3天發布氣象干旱預警;7月份,北極圈溫度一度飆升至32.5攝氏度……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啥關系?日前,香山科學會議第S6......
土壤呼吸(Rs)是陸地生態系統排放到大氣二氧化碳(CO2)的最大通量,在全球碳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土壤呼吸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異養呼吸(Rh),為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所釋放的CO2;另一部分是......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9月8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可持續的海產品能夠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振柱、副研究員賈丙瑞等構建了目前我國最完整的森林土壤碳排放數據庫,在森林土壤碳排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森林土壤......
當地時間13日,世界氣象組織協調發布一份名為《團結在科學之中》的多機構報告。該報告指出,氣候科學是明確的,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少排放和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該報告重點關注溫室氣體、全球溫度、氣候預測和臨......
科學家研究認為,可持續的海產品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科學家研究認為,可持續的海產品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雙碳”戰略部署的落實,離不開對溫室氣體的科學監測和評估,構建一張精密的監測網十分必要。“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
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報告稱,預計本世紀熱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增加,進而導致野火增多,可能會使空氣質量惡化,危害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這是7月2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里波薩縣拍攝的被燒毀車輛。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