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要尊重科研規律,營造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良好環境,把科學家從繁瑣的科研評比中解放出來。”李克強總理在12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更大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當天會議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將近年來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和實踐中的有效做法上升為法規。
李克強指出,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但必須看到,自然科學領域進步相對仍然不大,這已成為制約技術進步的瓶頸。相關地區和部門設立的科學技術獎項過多,導致不少科學家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填表或評獎上了,造成了寶貴人力資源的浪費。
李克強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精簡各類科技評獎,注重質量、好中選優,減輕參評負擔,真正為科學家松綁,營造有利于踏踏實實搞研究的科研生態。
他強調,要完善評審標準、突出導向。自然科學獎要注重前瞻性、理論性,加大對數學等基礎研究的激勵;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要與國家重大戰略和發展需要緊密結合,注重創新性、效益性。
“中國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未來依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李克強說,“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在基礎研究領域對人類科學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當天會議決定,將過去主要由單位推薦改為專家、學者、相關部門和機構等均可提名,打破部門壟斷,并強化提名責任。強化誠信要求,加大違紀懲戒力度。在科技活動中違反倫理道德或有科研不端行為的個人和組織,不得被提名或授獎。提名專家、機構和評審委員、候選者等違反相關紀律要求的,取消資格并記入科研誠信失信行為數據庫。堅持評審活動公開、公平、公正,對提名、評審和異議處理實行全程監督。
近日,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在接受采訪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并提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
近期國科大師生團隊在多個科研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索生物親代經歷與后代生活史對策的關系揭開銀河系暗物質暈的神秘面紗理解英語中理工類圖文摘要修辭結構......生命科學、天文學、外語研究多學科交叉融合......
近日浙江德清縣的鄧女士家里的一只蘋果長出了“白色蘑菇”拍了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后沒想到獲得近3萬點贊量還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讀博士許容聚的私信求購這只蘋果做研究蘋果上長了白色蘑菇。......
近期,顏寧院士在中國科學基金,發布文章《探索科研新路徑,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內容提取如下:1激發研究人員內驅力,開展“頂天立地”的科研調動科研人員的內驅力,就要給大家充分的自由,不被事務性的工作打......
2024年6月27日,安捷倫舉辦了主題為“效能為先,平穩運營”的InfinityLab消耗品交流會暨新品預發布會,在提升實驗室運營效率與質量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本次活動匯集了行業內外專家與安捷倫VIP......
注: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方面的研究。下文為譚建榮院士在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應中國教育在線就人才培養、......
在清華大學畢業活動現場一位博士畢業生拿出一枚自己親手制作的混凝土戒指向愛人求婚并告訴所有人“這枚戒指就像我們的愛100年不腐蝕不變質”2016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啟航獎頒獎典禮現場,金獎獲得者姚國友向愛人......
5月27日,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輪值主場活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宣講活動暨中國醫院科研誠信聯盟年度學術活動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舉行。活動現場。王昊昊攝據介紹,青年科研人......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與山東能源集團再次簽訂一項千萬級重大橫向項目“回采巷道支護強度量化計算方法和支護效果檢驗標準研究與應用”,致力于解決生產現場重大技術難題。項目負責人山東科技大學教授孟祥軍介紹,該項目......
亓魯濱第一次來到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的時候,杭州醫學所還是一片建設工地。那是2020年7月,他懷著對中國科學院首個以醫學命名的研究所的憧憬和對“人間天堂”杭州的喜愛,準備來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