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為什么形形色色的物種能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背后隱藏著什么奧秘?該問題是群落生態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早期研究發現周圍相同樹種個體越多,其后代更新和存活表現越差,這種同種之間的相互抑制為其他種定植提供了生存空間,從而促進物種共存。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同種“自疏”現象?Janzen-Connell假說(簡稱JC假說)認為同種個體越多,更容易吸引專一性的病原菌、昆蟲或動物等聚集,從而對同種幼苗產生負作用。盡管目前已有研究分別在種群水平上揭示了病原菌、植食性昆蟲等對于調節植物種群動態的重要性,然而在群落尺度上的實驗研究則很少,且在多樣性較低的溫帶森林中更是未見報道。

      鑒于此,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天然林生態組已畢業博士賈仕宏,在導師、研究員王緒高的指導下,與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博士Robert Bagchi合作,于2014年在長白山闊葉紅松林建立了控制實驗樣地,通過圍欄及定期噴施殺菌劑和殺蟲劑等處理研究大型動物、昆蟲和病原菌對喬木幼苗的影響(圖1)。結果發現,在群落水平上殺菌處理顯著降低了大樹周圍同種幼苗的增補和存活,殺蟲也增加了大樹周圍同種幼苗的增補,但對存活無顯著影響,圍欄處理對幼苗增補和存活均無顯著影響。說明病原真菌和昆蟲通過密度制約的方式抑制同種的定植,為其他種提供生存空間,進而促進物種共存。同時為進一步研究不同樹種受病原真菌和昆蟲影響的規律,按菌根類型和耐蔭性將幼苗分為外生菌根和叢枝菌根,及耐蔭種和非耐蔭種兩大類,發現殺菌處理主要影響外生菌根樹種和耐蔭樹種大樹周圍同種幼苗的增補,而殺蟲則主要影響非耐蔭樹種大樹周圍的幼苗增補(圖2)。

      該研究采用野外控制實驗的方法,在群落尺度上證明病原真菌和植食性昆蟲是影響溫帶森林物種共存的重要因子,而且病原真菌和植食性昆蟲的影響強度與樹種生活史策略密切相關。該研究為理解溫帶森林物種共存機制提供了重要的實驗證據,同時也可為森林經營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該研究結果以Tree species traits affect which natural enemies drive the Janzen-Connell effect in a temperate forest 為題,1月15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9-14140-y)。賈仕宏為第一作者,王緒高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導科技專項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的支持。

    圖1. 長白山闊葉紅松林控制實驗樣地示意圖

    圖2. 病原真菌、昆蟲及樹種生活史策略共同調控同種密度制約效應

    相關文章

    國際古昆蟲、節肢動物和琥珀大會在西安舉行

    4月21-26日,第九屆國際古昆蟲、節肢動物和琥珀大會在西安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近200位古昆蟲、節肢動物和琥珀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

    昆蟲翅膀鉸鏈之謎首次揭開

    昆蟲是唯一一類從非四肢部位演化出飛行能力的動物,其翅膀是通過一種獨特的復雜鉸鏈與身體連接的。然而,翅膀鉸鏈的力學機制一直是個謎。《自然》雜志1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結合成像技術、機......

    昆蟲翅膀鉸鏈之謎首次揭開

    昆蟲是唯一一類從非四肢部位演化出飛行能力的動物,其翅膀是通過一種獨特的復雜鉸鏈與身體連接的。然而,翅膀鉸鏈的力學機制一直是個謎。《自然》雜志1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結合成像技術、機......

    科學家在家蠶抗病毒免疫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記者4月8日獲悉,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家蠶病毒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在家蠶抗病毒免疫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相繼發表于《昆蟲生物化學與分子......

    毛毛蟲快速止血機制發現

    血淋巴是無脊椎動物(如昆蟲)血腔內流動的血樣液體,其明顯缺乏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并且有被稱為血細胞的阿米巴樣細胞。這些血淋巴可在體外快速凝結,從而止血,但其機制一直是個謎。最近,美國克萊姆森大學......

    植物危機,罪魁禍首是地球上最不挑食的蟲子

    約10年前,意大利南部的橄欖樹開始枯萎。罪魁禍首是由一種不起眼的昆蟲牧草長沫蟬傳播的細菌——苛養木桿菌。10月4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一項分析顯示,這些橄欖樹枯萎的先兆是牧草長沫蟬的出現,......

    不挑食的昆蟲,竟是致命作物疾病的傳播者

    不到十年前,意大利南部的橄欖樹林開始枯萎。罪魁禍首是一種不引人注意的植食性昆蟲——牧草長沫蟬傳播的細菌,名為苛養木桿菌。牧草長沫蟬是所有昆蟲中飲食最廣泛的。圖片來源:CLAIREHARKIN近日,發表......

    科學家創制保存高質量DNA的昆蟲野外監測裝置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三大環境危機之一。昆蟲作為龐大且多樣化的生物群體,幾乎占據各種類型棲息地,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SITE-100”國際大科學計劃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白明與英國自然博物館......

    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5個昆蟲新種

    日前從武夷山國家公園科研監測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開展生物資源本底調查過程中,發現了黃隱肩舞虻屬5個昆蟲新種,分別為短突黃隱肩舞虻、合斑黃隱肩舞虻、九曲溪黃隱肩舞虻、方突黃隱肩舞虻、武夷......

    武漢植物園研究發現:昆蟲讓城市更美好

    看見在花間穿梭的各種傳粉昆蟲了嗎?它們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的關鍵貢獻者和美好環境的重要建設者!據統計,地球上近90%的開花植物的傳宗接代以及我們人類食物的三分之一依賴各種各樣的傳粉動物。越來越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