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3-05 10:16 原文鏈接: 大連化物所:半導體光催化劑活性晶面依賴的本質原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李仁貴團隊在半導體光催化劑暴露晶面的本質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觀察到光催化研究中活性晶面依賴的關系,確認了活性晶面的光催化活性差異是由不同共存暴露晶面之間的光生電荷分離性質決定的。

    1.jpg

      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是國際科學領域的“圣杯式”科學課題,而光生電荷分離是人工光合成的核心科學問題。李燦團隊長期致力于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研究,取得了系列進展:先后提出異相結電荷分離機制(Angew. Chem. Int. Ed., 2008;Angew. Chem. Int. Ed., 2012)、發現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效應(Nature Commun. 2013;Energy Environ. Sci. 2014)、發展了高對稱性半導體材料的光生電荷分離策略(Energy Environ. Sci. 2016)、提出極性誘導的光生電荷分離新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20),并自主研發了光生電荷成像表征新技術(Angew. Chem. Int. Ed., 2015; Nature Energy, 2018)等。尤其是該團隊近年來提出的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策略,已發展成為太陽能光催化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雖然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的形貌和晶面調控被證明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徑之一,但關于形貌和晶面如何影響光催化性能仍然眾說紛紜,研究人員往往將光催化活性的差異歸結于所謂的高活性晶面,但對于活性晶面本質的認識并不清楚。本工作中,研究團隊基于前期對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的研究基礎,以典型的氧溴化鉍(BiOBr)半導體為研究模型,分別可控合成了兩種具有特定晶面的BiOBr納米晶。研究發現,具有特定晶面暴露的納米晶的光催化活性差異并不直接與高暴露比例的晶面性質關聯,而是和與之共同暴露的晶面性質密切相關,這些與之共存的晶面暴露比例雖小,但其存在真正決定了高暴露比例晶面在光催化反應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由于低暴露比例晶面和高暴露比例晶面表面能帶彎曲程度的差異會誘導光生電荷在不同晶面之間發生空間分離,且由于共存晶面的不同導致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性質的差異,直接影響了納米晶在光催化反應中表現出不同的催化性能。該研究工作進一步澄清了半導體光催化劑晶面依賴的光催化反應的本質,對于深入理解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的光生電荷分離和催化反應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第一作者是博士生石明。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子課題和興遼英才計劃等的支持。

    1.jpg

    大連化物所確認半導體光催化劑活性晶面依賴的本質原因


    相關文章

    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分析檢測技術培訓班:推動行業發展培養專業人才

    2024年7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資助、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主辦、上海無機非金屬材料分析測試專業平臺和上海材料與制造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協辦的“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分析檢測技術”培訓班在上海舉辦。......

    半導體市場回暖!SEMI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歷史新高

    半導體市場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美國當地7月9日,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發布報告稱,預計2024年全球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將達到1090億美元,同比增長3.4%,創下新的紀錄。......

    復旦大學研發半導體性光刻膠,實現特大規模集成度芯片制造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設計了一種新型半導體性光刻膠,成功在全畫幅芯片上集成2700萬個有機晶體管,實現特大規模集成度(ULSI)。據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消息,該校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半導體性光刻膠,利......

    科學家解碼“材料基因組”,有助開發新一代半導體

    來自原子探針的模擬二維原子圖像。圖片來源:悉尼大學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團隊報告了一種解碼“材料基因組”的新方法。該方法能檢測晶體材料原子級結構的微小變化,提高了......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加速增長邏輯芯片和存儲芯片引領復蘇

    截至6月23日下午,已有佰維存儲、南芯科技兩家A股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佰維存儲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94.44%至211.31%,南芯科技預......

    助力過氧化氫高效綠色合成,科學家構筑新型光催化劑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朱為宏團隊,首次利用親水脂肪鏈構筑半導體共價有機框架(COF)光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親水性、結晶性、半導體特性“三合......

    三星電子公布人工智能半導體技術路線圖

    三星電子日前在美國硅谷舉行“2024年三星代工論壇”,表示2027年將引入尖端晶圓代工技術,推出兩種新工藝節點,形成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研發、代工生產、組裝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三星電子表示,目前正通過......

    國科大等:二維半導體新成果登上Nature

    創新方法打破硅基邏輯電路的底層“封印”經過數十年發展,半導體工藝制程已逐漸逼近亞納米物理極限,傳統硅基集成電路難以依靠進一步縮小晶體管面內尺寸來延續摩爾定律。發展垂直架構的多層互連CMOS邏輯電路以實......

    英偉達重磅!Blackwell芯片已投產聯合電腦生產行業打造AI工廠和數據中心

    英偉達傳來重磅消息。6月2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宣布,英偉達Blackwell芯片現已開始投產。演講中,黃仁勛宣布,英偉達將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Ultra AI芯片。下......

    摻雜空氣可讓有機半導體更導電

    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在空氣作為摻雜劑的幫助下,可讓有機半導體變得更具導電性。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是邁向未來生產廉價和可持續有機半導體的重要一步。林雪平大學副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