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實驗所需器材(但試劑盒不提供)
1)移液器(10;10-100;100-1000μL)
2)軌道搖床(200-900rpm)
3)旋渦混合器
4)帶儲器的8通道移液器
5)洗滌瓶,自動或半自動包被板清洗系統
6)酶標儀
7)雙蒸水或去離子水
8)吸水紙,取樣吸頭,計時器
9)樣品稀釋用試管。
8、手動操作
8.1實驗前說明
注意 | 用于96人份檢測色試劑盒成分可分成兩次進行。下列所述體積為做48人份時所需要的量。 |
注意 | 試劑盒中的質控品和所有尿液樣品在使用前都必須在試管中用0.1M的HCl按1:5的比例進行稀釋(例如:20μL尿液+80μL 0.1M的HCl)。標準品無需稀釋。 |
8.2樣品的稀釋
如果樣品中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的應按照下列所述進行稀釋:
樣品 | 待稀釋 | 稀釋液 | 備注 |
血漿 | 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中多巴胺的濃度 | 雙蒸水 | 提取步驟前 |
尿液 | 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中多巴胺的濃度 | 0.1N的HCl | 提取步驟前 |
8.3樣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提取(提取板)
1) | 將標準品、已稀釋好的質控品、已稀釋好的尿液樣品各20μL和500μL血漿樣品加入到提取板相應的微孔中。除血漿樣品孔外,在所有的微孔中加入500μL雙蒸水以消除體積差別。 |
2)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1000μL提取緩沖液 |
3) | 蓋板。在軌道搖床(600-9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提取30min。在提取過程中,液體的表面應該會浸濕粘性金屬板,但液體的量不能超過微孔的2/3。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4)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5) | 每孔加入2ml雙蒸水 |
6) | 用新的粘性金屬板蓋板。在軌道搖床上(600-900rpm)18-25℃的環境下振蕩5min。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7)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8) | 每孔加入150μL提取緩沖液,再向每孔中加入50μL酰化試劑,立即混合均勻。 |
9) | 在軌道搖床(400-6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提取20min。(無需蓋板) |
10) | 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11) | 每孔加入2ml雙蒸水。 |
12) | 用新的粘性金屬板蓋板。在軌道搖床上(600-900rpm)18-25℃的環境下振蕩5min。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13)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14) | 每孔加入300μL Release緩沖液。 |
15) | 在軌道搖床(400-5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振蕩30min。(無需蓋板) |
已準備好的樣品應當在當天就進行檢測。如果不行的話,您可將提取板用粘性金屬板蓋好,在2-8℃的環境下可存放一夜。
8.4凍干粉或濃縮成分的準備
稀釋 | 成分 | 稀釋液 | 比例 | 備注 | 貯存 | 穩定性 | |
25ml | 洗滌液 | 225ml | 雙蒸水 | 1:10 | 充分混合 | 2-8℃ | 4W |
60μL | 酶聯物 | 6ml | 洗滌緩沖液(已稀釋好) | 1:101 | 臨時配置,僅能使用一次,混合時避免氣泡產生 | 18-25℃ | 5h |
4 | PNPP底物片 | 10.7ml | PNPP底物液 | 臨時配置,僅能使用一次 | 18-25℃ | 5h |
9、實驗步驟(手動操作)
9.1 COMT酶溶液的準備
注意:COMT酶溶液應在使用前直接臨時配置 |
在COMT凍干粉中加入1.25ml雙蒸水,充分混和。再加入1.25ml酶聯溶液,然后再加入1.25ml酶溶液和0.40ml COMT添加劑以充分混合溶解的COMT試劑*,COMT酶溶液最后的體積為每支4.15ml。一支可做48人份。溶液可用旋渦混合器混合,但要避免氣泡產生,配置好的COMT溶液可在室溫下穩定存放1小時。 |
*如果只需要一定量的COMT溶液,則剩余的COMT溶液應立即凍存于-20℃的環境下。COMT溶液可在此環境下穩定存放1-2個月。
9.2樣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酶化
注意 | 如果使用自動置換型移液器,請將取樣吸頭內的殘余液體加回到提取板相應的微孔內。將提取板置于一斜坡位置比較適當。 |
科研用組織勻漿和細胞培養上清可按如下建議處理:細胞培養上清必須根據其培養基及其相應濃度進行處理:根據尿液樣品的操作說明(至少提取20ul上清液),未稀釋樣品的靈敏度大概為1.0ng/ml。如果基質內添加了血清(FCS),血漿(至少提取500ul上清)操作的靈敏度可以是5pg/ml。無高氯酸的組織勻漿可用做勻漿樣品,具體信息請咨詢IBL漢堡公司。
9.3檢測尿液和血漿中的多巴氨
1 | 在包被板的每一微孔中加入75μL剛配置好的COMT酶溶液,輕輕振蕩。 |
2 | 在尿液樣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微孔中加入90μL Release緩沖液(血漿樣品孔除外)。將已提取好的標準品、質控品和尿液樣品分別10μL加入到相應的微孔中。將100ul提取好的血漿樣品加入到相應的微孔中。在此加樣步驟中,可直接將取樣吸頭伸入到COMT溶液中。溶液顏色變成粉色,輕輕振蕩。 |
3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50ul多巴胺抗血清(紫色)。 |
4 | 蓋板,在振蕩器(400-600rpm)上室溫(18-25℃)溫育120min |
5 | 移去粘性金屬板,棄取孔內反應液,每孔用250-300μL已稀釋好的洗滌液洗板6次。吸水紙上拍干以除去殘余液體。 |
6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100ul臨時配置好的酶聯物。 |
7 | 蓋板,在振蕩器(400-600rpm)上室溫(18-25℃)溫育60min |
8 | 移去粘性金屬板,棄取孔內反應液,每孔用250-300μL已稀釋好的洗滌液洗板6次。吸水紙上拍干以除去殘余液體。 |
9 | 如果可以的話,使用8道移液器加底物液和終止液。加底物液和終止液的時間間隔應當相同,使用自動置換型移液器并避免氣泡產生。 |
10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200ul底物液。 |
11 | 在振蕩器(400-600rpm)上室溫(18-25℃)溫育40min |
12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50ul PNPP終止液,輕輕振板以使溶液混合均勻。 |
13 | 加終止液后60min內405nm處讀取OD值。(參考波長:620-650nm) |
10、自動操作步驟
10.1實驗前說明
注意 | 用于96人份檢測色試劑盒成分可分成兩次進行。下列所述體積為做48人份時所需要的量。 |
注意 | 試劑盒中的質控品和所有尿液樣品在使用前都必須在試管中用0.1M的HCl按1:5的比例進行稀釋(例如:20μL尿液+80μL0.1M的HCl)。標準品無需稀釋。 |
10.2樣品的稀釋
如果樣品中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的應按照下列所述進行稀釋:
樣品 | 待稀釋 | 稀釋液 | 備注 |
血漿 | 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中多巴胺的濃度 | 雙蒸水 | 提取步驟前 |
尿液 | 多巴胺濃度高于最高標準品中多巴胺的濃度 | 0.1N的HCl | 提取步驟前 |
10.3樣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提取(提取板)
1) | 將標準品、已稀釋好的質控品、已稀釋好的尿液樣品各30μL和750μL血漿樣品加入到提取板相應的微孔中。除血漿樣品孔外,在所有的微孔中加入750μL雙蒸水以消除體積差別。 |
2) | 在每一微孔中加入1000μL提取緩沖液 |
3) | 蓋板。在軌道搖床(600-9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提取30min。在提取過程中,液體的表面應該會浸濕粘性金屬板,但液體的量不能超過微孔的2/3。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4)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5) | 每孔加入2ml雙蒸水 |
6) | 用新的粘性金屬板蓋板。在軌道搖床上(600-900rpm)18-25℃的環境下振蕩5min。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7)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8) | 每孔加入150μL提取緩沖液,再向每孔中加入50μL酰化試劑,立即混合均勻。 |
9) | 在軌道搖床(400-6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提取20min。(無需蓋板) |
10) | 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11) | 每孔加入2ml雙蒸水。 |
12) | 用新的粘性金屬板蓋板。在軌道搖床上(600-900rpm)18-25℃的環境下振蕩5min。液體是否濺出并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
13) | 移去粘性金屬板,快速棄取孔內反應液,在吸水紙上拍干。 |
14) | 每孔加入450μL Release緩沖液。 |
15) | 在軌道搖床(400-5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振蕩30min。(無需蓋板) |
已準備好的樣品應當在當天就進行檢測。如果不行的話,您可將提取板用粘性金屬板蓋好,在2-8℃的環境下可存放一夜。
10.4凍干粉或濃縮成分的準備
稀釋 | 成分 | 稀釋液 | 比例 | 備注 | 貯存 | 穩定性 | |
25ml | 洗滌液 | 450ml | 雙蒸水 | 1:10 | 充分混合 | 2-8℃ | 4W |
150μL | 酶聯物 | 15ml | 洗滌緩沖液(已稀釋好) | 1:101 | 臨時配置,僅能使用一次,混合時避免氣泡產生 | 18-25℃ | 5h |
4 | PNPP底物片 | 10.7ml | PNPP底物液 | 臨時配置,僅能使用一次 | 18-25℃ | 5h |
11、實驗步驟(自動操作)
11.1 COMT酶溶液的準備
注意:COMT酶溶液應在使用前直接臨時配置 |
在COMT凍干粉中加入1.25ml雙蒸水,充分混和。再加入1.25ml酶聯溶液,然后再加入1.25ml酶溶液和0.40ml COMT添加劑以充分混合溶解的COMT試劑*,COMT酶溶液最后的體積為每支4.15ml。一支可做48人份。溶液可用旋渦混合器混合,但要避免氣泡產生,配置好的COMT溶液可在室溫下穩定存放1小時。 |
*如果只需要一定量的COMT溶液,則剩余的COMT溶液應立即凍存于-20℃的環境下。COMT溶液可在此環境下穩定存放1-2個月。
11.2實驗步驟
在使用自動方法做實驗時,我們建議按1:10的比例預先稀釋提取好的標準品、質控品和尿液樣品(如果是手動操作則用Release緩沖液進行稀釋)。如果稀釋了,第二個步驟可簡化為:將已提取好的血漿樣品、已提取好的標準品(按1:10的比例預先稀釋)、質控品和尿液樣品各100μL加入到微孔中。在進行預稀釋時,應當考慮到自動操作的死容積。
1) 在包被板的每一微孔中加入75μL剛配置好的COMT酶溶液,輕輕振蕩。
2) 在尿液樣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微孔中加入90μL Release緩沖液(血漿樣品孔除外)。將已提取好的標準品、質控品和尿液樣品分別10μL加入到相應的微孔中。在此加樣步驟中,可直接將取樣吸頭伸入到COMT溶液中。溶液顏色變成粉色,輕輕振蕩。
3) 每孔中加入50μL多巴胺抗血清。
4) 蓋板。在振蕩器(400-6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溫育120min
5) 棄取孔內反應液,每孔用250-300μL已稀釋好的洗滌液洗板6次。
6) 每孔加入100μL酶聯物
7) 蓋板。在軌道搖床(400-6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溫育60min
8) 棄取孔內反應液,用250-300μL已稀釋好的洗滌液洗板6次。
9) 加底物液和終止液時,其時間間隔應相同
10) 每孔加入200μL底物液
11) 在軌道搖床(400-600rpm)上18-25℃的環境下溫育40min。如果自動操作時的溫度超過25℃時,則應相應的將溫育時間縮短至30min。
12) 每孔加入50μL PNPP終止液以終止底物反應,輕輕振蕩包被板以充分混合試劑成分。
13) 加終止液后60min之內405nm處讀取OD值。(參考波長:620-650nm)
12、期望值
實驗結果不能當作判斷任何治療結果的唯一因素,疾病的判斷還應當與其它臨床觀察和診斷檢測相結合。以下結果為正常人群的正常值(5%-95%),建議每個實驗室讀確定自己的正常值范圍:
尿液 | 血漿 | |||
μg/d | nmol/d | pg/mL | nmol/L | |
多巴胺 | <600 | <3917 | <100 | <0.65 |
本譯文僅供參考,詳情請以原文為準。
當下,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資豐富的世界,各種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物質充斥著人類的生活。除了糖、薯片、酒精、咖啡等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20年前,一種全新的“電子設備成癮癥”出現了:社交軟件、網絡購物、短視頻。這......
昆蟲與脊椎動物的大腦存在巨大的解剖學差距,它們也能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嗎?最近,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譚墾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JamesNieh在《當代生物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
我們為什么會為羊了個羊“上頭”?最近,身邊有多少人連夜奮戰,只為一個小游戲。號稱“通關率不到0.1%”的堆疊式消除游戲“羊了個羊”火遍全網,讓玩家們“痛并玩著”。適當玩些休閑游戲,可以發泄身心壓力,但......
7月26日,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在線發表了題為《抑制星形膠質細胞多巴胺受體D2緩解多發性硬化癥動物模型中樞神經炎癥》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
帕金森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患者會產生震顫、運動困難等問題。幾十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知道該疾病的發生與大腦黑質中部分細胞(產生信號化學物質——多巴胺,參與運動控制的細胞)逐漸死亡有關。但這部分細胞的具......
帕金森病黑質致密部(SNc)腹側層多巴胺(DA)神經元明顯退化,背側層多巴胺(DA)神經元相對完好。定義每個SNc層的分子、功能和發育特征對于理解它們不同的易感性至關重要。作者證明了Sox6表達區分了......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增加了新的證據,表明在小鼠實驗中,天然存在于草藥、漿果和其他水果中的化合物法尼醇(farnesol)能夠阻止和逆轉與帕金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質量安全課題組成功制備了新型三元仿生納米復合材料(LDH@PDA@MPNs),并解析了其結構特征、農業化學污染物吸附識別性能和控制去除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危險材......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晚23時,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梅林教授研究組在CurrentBiology期刊發表論文——“Intransneuregulin3-Caspr3interacti......
就像每一個好的故事有開始、高潮和結尾一樣,覓食這一動物本能行為由完整包含開始、持續和結束的三部曲構成。動物在饑餓狀態下開始搜尋食物,找到食物源后攝取以補充營養和能量,進而隨著進食量的增加而逐漸產生飽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