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染色體結構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其發生過程是由于同源染色體或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斷裂,然后發生錯誤重接的結果。各種結構變異的雜合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常常表現不正常的細胞學行為,可以進行細胞學鑒定。在減數分裂過程粗線期,可以觀察到缺失雜合體的“缺失環”,重復雜合體的染色體突出的環或瘤,倒位雜合體的“倒位圈”或者后期的染色體橋,易位雜合體的“十字形”聯合或者終變期“四體環”“四體鏈”“8字形環”。在有絲分裂細胞中可見到后期的染色體橋,染色體斷片,以及間期的細胞核顯出現“微核”等。
染色體結構變異一般可導致花粉和胚珠的部分不育,或者半不育,產生遺傳性狀的變異,以及假顯性,假連鎖、劑量效應、位置效應等等改變基因連鎖關系遺傳后果,嚴重的可造成個體死亡。通過染色體行為觀察和遺傳效應實驗相互印證,鑒別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
實驗材料 蠶豆
試劑、試劑盒 醋酸洋紅改良苯酚品紅無水酒精70%酒精鹽酸
儀器、耗材 顯微鏡培養箱分析天平水浴鍋酒精燈剪刀鑷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濾紙鉛筆標簽紙膠水
實驗步驟
一、材料和器材
1、實驗材料:
蠶豆(vicia faba, 2n=12)干種子
2、實驗儀器及用具:
顯微鏡、培養箱、分析天平、水浴鍋、酒精燈、剪刀、鑷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濾紙、鉛筆、標簽紙、膠水
3、藥品和試劑:
醋酸洋紅、改良苯酚品紅、無水酒精、70%酒精、1N鹽酸、
二、實驗方法和步驟
1、材料準備
選購具強生活力的蠶豆干種子,經45格倫鈷60照射(或用植物誘變劑等)處理后。浸種24小時,然后置搪瓷盤上攤平催芽,上蓋三層紗布保溫,于20℃上培養,待根長1~2厘米時,切取頂端根尖5毫米左右于卡諾氏固定液0.5小時,然后換入70%酒精保存備用。
2、解離
取出經固定的備用根尖,切取具分生組織部分約1~2毫米,(去除根冠和伸長區細胞)置1NHCl中解離10-20分鐘。然后用蒸餾水洗盡材料上鹽酸,準備制片和染色
3、染色制片
取一枚經解離的蠶豆根尖,置載玻片正當中,兩片載玻片呈十字形對壓,然后揭開,在有材料的部位各滴上一小滴染色(醋酸洋紅或改良苯酚品紅),再用蓋玻片壓片(見實驗一)。
4、鏡檢:
觀察有絲分裂細胞后期的染色體橋和染色體斷片,間期細胞的微核。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結構變異廣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組中,在基因表達調控、表型建成和適應性進化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結構變異跨度大、結構復雜等特性,結構變異的精準檢測頗具挑戰性。近年來,三代測序的發展提升了測序的長度和準確......
6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王嵐峰研究組聯合復旦大學陳振國課題組、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趙曉嵐課題組,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Structural&Mol......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明的一項突破性新技術,或將徹底改變合成生物學領域。該方法被稱為克隆重編程和組裝平鋪天然基因組DNA(CReATiNG),為構建合成染色體提供了一種更簡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
11月8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合作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Project)”最新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及其子刊發布,此次成果發布標志著世界首個真核生物全......
大麻又名火麻、漢麻、線麻等,籽用大麻在食品、醫藥、紡織、造紙等多個領域被廣泛使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9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麻類研究室聯合該校基因組與生物技術中心在《植物通訊》(PlantComm......
《自然》23日發表的兩篇論文公布了人類Y染色體的組裝和分析,Y染色體也是最后完成全測序的人類染色體。這項全球10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研究填補了當前Y染色體參考的諸多空白,帶來了對不同人群演化和變異的見解......
大多數的癌癥都會表現出非整倍性,但其在腫瘤發生中的功能性意義卻是頗具爭議的;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題為“Oncogene-likeaddictiontoaneuploidyinhum......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破碎的染色體片段在重新排列之前被拴在一起;破壞系鏈可能有助于防止癌癥突變。健康的細胞努力維持我們DNA的完整性,但偶爾,一條染色體會從其他染色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