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現抗體后,用血清學方法在體外實驗,證明了天然抗原與其相應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這是一個重要的免疫學現象,稱這種特性為抗原的抗原性。在早期由于尚未建立對蛋白質抗原進行分析的方法,為研究抗原性的化學本質造成了困難。奧地利免疫化學家Landsteiner在本世紀20年代創建了人工結合抗原,并應用血清學方法對抗原性的化學本質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為抗原、抗體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大量知識,為天然抗原化學性質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一、人工結合抗原
Landsteiner首創用已知化學結構的低分子化合物或化學基團與免疫原性蛋白質進行偶聯,制備了偶氨蛋白。由于低分子化合物本身無免疫原性,單獨免疫動物不能對其產生抗體,如與蛋白質偶聯再免疫動物則能對其產生抗體,并能單獨與其抗體結合。故稱此種無免疫原性低分子化合物為半抗原(hapten,H),稱免疫原性蛋白質為載體(cauuier,C)自此建立了半抗原與載體的概念(H-C)。因此可以認為半抗原是外加在免疫原分子上的已知化學結構的化學基團,在一定意義上它與抗原分子上未知化學結構的天然抗原決定簇是同義語(圖10-1)。
圖10-1 半抗原載體結合物
常用為載體的免疫原性蛋白質有牛血清蛋白(BSA)、牛血清丙種球蛋白(BGG)、卵清蛋白(OA)、雞丙種球蛋白(CGG)、鑰孔嘁血藍蛋白(KLH)及人工合成多聚賴氨酸(PLL)等。常用為已知結構的半抗原有二硝基苯酚(DNP)和三硝基苯酚等低分子化分物。
Landsteiner有帶有不同酸基的有機物為半抗原,分別與同一種載體偶聯制備了幾種酸基不同的半抗原載體結合物,然后免疫動物。用所得抗體與已知半抗原進行體外補體結合實驗,結果證明,帶不同酸基的半抗原只能與其相應抗體結合。同理,他用氨基苯甲酸的三種異構物(鄰位、間位、對位)分別與同一種載體蛋白偶聯的半抗原載體結合物,只能與其相應抗體結合(表10-1,2)。上述實驗證明,抗原與抗體的特異結合是與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結構的化學基團相關。將抗原分子表面能與其抗體結合的部位稱為抗原決定簇,即抗原的抗原性是由其抗原決定簇的性質、數目和空間構型所決定,自此建立了抗原決定簇的概念。為以后研究天然蛋白質的抗原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表10-1 不同酸基對半抗原與抗體反應特異性的影響
半抗原 | ||||
抗下列半抗原-載體 免疫血清 | 苯胺NH2 | 對氨基苯甲酸NH2 | P對氨基苯磺酸 | 對氨基苯砷酸 |
載體-苯胺 載體-對氨基苯甲酸 載體-對氨基苯磺酸 載體-對氨基苯砷酸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10-2 化學基團(COOH)位置對半抗原體反應特異性的影響
半抗原 | ||||
抗下列半抗原-載體 免疫血清 | 苯胺 | 氨基苯甲酸 | ||
鄰位 | 間位 | 對位 | ||
載體-苯胺 載體-鄰位氨基苯甲酸 載體-間位氨基苯磺酸 載體-對位氨基苯砷酸 | +++ - - - | - ++++ - - | - - ++++ - | - - - +++ |
+:陽性反應;-:陰性反應
抗原除與其相應抗體發生特異反應外,也可與其它相關抗體發生反應,稱這種現象為交叉反應。這是由于在二種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相同的抗原決定簇引起的,稱為共同簇或共同抗原.也可能由于二種不同決定簇具有相似的結構,但并非相同,也能引起交叉反應。在發生學上較近的種屬間,其抗原產生的抗體,彼此間易出現交叉反應。如牛血清清蛋白(BSA)與其它種屬清蛋白之間的交叉反應(表10-3)。
表10-3 牛血清蛋白與其它種屬清蛋白的交叉反應
二、載體決定簇與半抗原決定簇
單獨應用半抗原不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只有將半抗原與載體蛋白結合后,才能誘導機體既能產生抗載體蛋白抗體,也能產生半抗原抗體,已為實驗所證明。這就提出了為什么單獨應用半抗原不能產生抗體,載體在抗體產生中發揮什么作用等問題。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有的學者應用牛血清蛋白-二銷基苯(BSA-DNP)和卵白蛋白-二硝基苯(OA-DNP)為載體結合半抗原,觀察了載體在抗體產生中的作用,他們首先應用BSA-DNP對小鼠進行初次免疫,然后再分別應用BSA-DNP和OA-DNP進行再次免疫,觀察載體對抗DNP抗體產生的影響.他們發現,只有當初次與再次免疫時,半抗原需要在相同載體上才能產生半抗原抗體,稱此為載體效應(表10-4)。證明載體不是單純起運載半抗原的作用,而是具有載體特異性。因此提出一個完全抗原分子,必須具有載體決定簇和半抗原決定簇。
其后Mitchison等在70年代應用載體效應過繼轉移實驗,證明了在抗體形成過程中,有對載體特異的細胞和對半抗原特異的細胞,分別稱為載體反應細胞和半抗原反應細胞。并進一步證明T細胞是載體反應細胞,對抗體產生起輔助作用。B細胞是半抗原反應細胞,是產生抗體的細胞,自此闡明了載體效應的細胞學基礎。
載體-半抗原概念極其重要,它可解釋為什么低分子量化合物與體內載體蛋白質分子結合誘發超敏性反應產生的藥物過敏癥。如苯胺類染料、鎮靜劑司眠脲、退熱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以及多種抗生素分解產物等是誘發藥物過敏癥的原因。
圖PISTE用于TCR-抗原-HLA結合預測和個性化新抗原篩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425104、81825020)等資助下,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李洪林教授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在多種癌癥的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種療法通過利用腫瘤中特異性表達的新抗原(neoantigen),使免疫細胞能夠精準地鎖定并消滅癌細胞【1】。傳統上,人們認為這些新抗原主要源于......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癥為突出表現的典型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SLE的主要臨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現以抗核抗體(ANA)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及多器官和系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書團隊在腸道免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并對GSDMD在食物耐受中的功能進行了新解讀。6月1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GasderminDlicensesMHCIIinductiontoma......
在成長為真正能夠抵御細菌或病毒感染的記憶B細胞和效應B細胞(漿細胞)之前,那些從未接受過抗原刺激的初始B細胞(naiveBcell)需要經歷激活的步驟。這一步依賴于B細胞表面的BCR-Igα/Igβ復......
近日,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甲流抗原”搜索熱度高達數百萬,價格也比新冠抗原檢測試劑高出不少,達到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簡稱。隨著近期感染比例的上升,甲流病毒檢測需求旺盛。那么,甲流......
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以及廠家的產能提升,半個月前全網斷貨、一度曾被炒到8000元一盒抗原檢測試劑,如今到了“甩賣”的地步。極目新聞記者從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個城市了解到,藥店目前抗原儲備充足,每支單價......
12月26日,經國家藥監局審查,批準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準47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加強相關產品上市后監管,保護患者用械......
家住重慶的張女士在給家庭準備防疫物資時,一連去了3家附近藥房,都沒有買到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下稱“抗原”)。藥店的銷售人員說,抗原最近在中午前就售罄,后續具體的到貨日期也不好準確告知,有時醫藥物流服務......
導讀隨著疫情防控趨緩,多個城市宣布各大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情況,核酸檢測點逐漸撤離。此外,全國多地核酸采樣、核酸檢測實驗室改造等采購項目宣布終止或者暫停。一夜之間,生命線被砍,核酸企業未來會何去何從?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