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是基因表達產物,由以下幾類分子組成,rRNA(占細胞總RNA的80%~85%)、tRNA和核內小分子RNA(占10~15%)、mRNA(占1~5%)。其中mRNA是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分離制備mRNA是克隆基因,分析基因表達以及建立cDNA文庫的首要步驟。
真核細胞總RNA分離提取的目的是要獲得高純度的具有充分長度的RNA分子,包括RNA的純度和完整性。RNA分離的關鍵是盡量減少RNA酶的污染。RNA酶活性非常穩定,分布廣泛,除細胞內源性的RNA酶外,環境中也存在RNA酶。因此在提取RNA時,應盡量創造一個無RNA酶的環境,包括去除外源性RNA酶的污染和抑制內源性RNA酶活性。主要是采用RNA酶的阻抑蛋白RNasin和強力的蛋白質變性劑鹽酸胍或異硫氰酸胍抑制內源性RNA酶,采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去除外源性RNA酶。
一、RNA提取 的關鍵
真核細胞RNA的提取過程有四個關鍵點,即①樣品(細胞或組織)的有效破碎;②有效地使核蛋白復合體變性;③對內源RNA酶的有效抑制;④有效地將RNA從DNA和蛋白混合物中分離;其中最關鍵的是抑制RNA酶活性。提取的RNA可以用于核酸雜交、cDNA合成以及體外翻譯等。
二、組織RNA提取的基本步驟
1.儀器:勻漿器、低溫離心機、離心管。
2.試劑:氯仿、75%乙醇、異丙醇、DEPC溶液、1%甲醛變性膠、37%甲醛、3%過氧化氫、甲酰胺、RNA上樣緩沖液。
3.主要步驟
(1)取組織50~100mg,加0.8ml Trizol沖洗勻漿器,移入同一離心管,冰上靜置5min。
(2)加0.2ml氯仿,充分震蕩混勻,靜置3min,4℃,12000g×15min離心。棄沉淀。
(3)取上清,加入0.5ml異丙醇,顛倒混勻。-20℃靜置2h,4℃,12000g×10min離心。
(4)棄上清,取沉淀,加入1ml 75%乙醇溶液,漂洗沉淀,4℃,7500g×5min離心。
(5)棄上清,沉淀真空干燥10min。
(6)加40μl DEPC溶液,充分溶解RNA。
4.結果鑒定
(1)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取RNA溶解液,按一定比例稀釋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260nm、280nmOD值,計算OD260/OD280比值,如果比值在1.7~2.0:1之間,說明RNA純度可。
標準樣品當OD260=1時,RNA濃度約為40μg/ml,根據下述公式計算RNA濃度:RNA濃度(μg/ml)=OD260×稀釋倍數×40。
(2)電泳檢測:1%甲醛變性膠電泳觀察RNA質量,電泳槽及制膠板先用3%過氧化氫浸泡過夜;制1%甲醛變性凝膠板:4.5μl RNA,2ul
5×甲醛膠電泳緩沖液,3.5μl 37%甲醛,10ul甲酰胺,離心混勻,65℃變性15min后,迅速置冰浴中;再加入2μl
RNA上樣緩沖液,離心混勻后上樣,6V/cm電壓,電泳1~2h;暗室內紫外光下觀察,拍照;如果觀察到清晰的18S、28S
RNA電泳帶,無大量小分子RNA,說明RNA無明顯降解,樣品-70℃保存備用。
三、注意事項
1、所有玻璃器皿160~180℃高溫干烤6h以上,非耐高溫器皿經0.1% DEPC液浸泡后,經高溫(15磅,20min)處理滅活RNA酶,所用試劑均用DEPC水配制,然后高壓處理。
2、實驗用水要經DEPC處理,但含Tris的試劑不能用DEPC處理。
3、實驗操作過程中要戴一次性手套,以避免RNA酶污染。
瑞典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SciLifeLab)通過研究阿斯加德古菌(AsgardArchaea)基因組,為揭示真核細胞起源提供了依據。研究發表于《自然》(Nature)期刊。阿斯加德古菌是探索復雜細胞......
8月2日,《自然》在線發表我國科學家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的成果。以覃重軍研究組為主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將單細胞真核生物——釀酒酵母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創建為具有完整功......
日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歷經4年努力攻關,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是合成生物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把釀酒酵母細胞里原本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融合成單條染......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今早宣布,其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于8月2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覃重軍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于北京時間8月2日發表在《自然》上,是合......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覃重軍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于北京時間8月2日發表在《自然》上,是合......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該成果于北京時間2018年8月2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
一種名叫核糖體的細胞器可生產蛋白質。過去許多研究學者認為,核糖體之間不存在差別,任意一個核糖體能制造體內任何蛋白。6月15日一篇挑釁性文章表明,有一些核糖體只生產專門產品,其他蛋白質生產概不負責!生物......
來自北京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ap1isareplication-initiationfactoressentialfortheassemblyofpre-replicativeco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