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一國發展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之核心競爭力在于科研人才,每一位科研人才都不是一蹴而來,都必須需要經過長期培養方可實現。

      近期正值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將目光投向了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

      她在《關于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改革的建議》的提案中提出,當前仍有部分研究生學位評定存在“唯論文”傾向,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亟需改革,莫讓SCI指標攔住學子的成才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

    研究生學位評定制度亟需改革

      當前,我國SCI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一,創新人才、創新成果,尤其是卡脖子關鍵技術仍顯匱乏,制約了我國重要產業的發展,這與我們的教育培養制度密切相關。

      陳賽娟表示,一篇優秀的高水平學位論文常常需要三至五年甚至七八年的探索與研究,而研究生面臨三到五年的學習年限及畢業學位的壓力,結果或是將一個有價值的課題草草收尾,或是頂著身心的巨大壓力無限延期,不利于高水平成果的產出。

      同時,高水平、高難度的科學研究常常涉及多學科合作,不少單位硬性規定共同第一作者的IF(影響因子)分值,阻礙了協同創新的研究氛圍。

      根據我國現行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學生必須修完課程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盲審、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并通過研究生畢業答辯,才能獲得博士學位,其中起決定因素的是發表學術論文。一般學校規定發表學術論文要求第一作者SCI≥3,重點學科第一作者≥5,共同第一作者≥10,一部分無法達標的優秀學生會被排除在外。

      陳賽娟說,有些學校為了追求學校排名、學科排位,把SCI文章作為不可逾越的指標,哪怕少了零點幾分也不能過關;有的為了拼湊SCI分數,發表多篇支離破碎的論文,以求達到學位論文總分的要求;還有單位甚至將已入職的研究生因未及時獲得學位而予以解聘……凡此種種,這樣的案例在國際上非常少見。

      為了破除研究生學位評定中的“唯論文”傾向,陳賽娟建議打破一些體制和管理上的桎梏,比如當學生達到以下條件也可獲得博士學位:

      1、研究生在研期間獲得國內外ZL或有成果轉化項目等同于發表學術論文;

      2、研究生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本學科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學習,修滿學分,完成學術課題報告,包括開題、中期等各個不同時間節點在學科、全系、全院范圍內進行學術報告,在本學科領域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報告等,獲得獎勵者加分,導師及其指導小組應從多方面綜合考察研究生的學術能力,且無學術不端等現象。導師有權對其指導的研究生進行全面評估,評估結果上報上級學位委員會同意批準,研究生可提出學位申請;

      3、研究生在重大攻關項目研究中表現出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但因特殊情況而無法發表或無法及時發表學術論文的學生,可在相關協同攻關項目報告中注明其發揮的重要作用,并獲得合作者書面認可,且無學術不端者,經導師同意批準,可向學位委員會提出學位申請。

      此外,她也建議對達不到上述要求的研究生進行分流或退學處理。

    探索更合理的科技評價體系

      2019年兩會期間,陳賽娟院士對《中國科學報》表示,現行的科技項目及成果評審評估答辯制度存在一定弊病,呼吁進行相關體制機制改革。

      當前重大科技項目或成果評審評估大多需要答辯或視頻答辯。“往往一個半天就有6到8個人上臺答辯,每個人僅10或20分鐘。評審專家要在短時間內進行打分,還是很有難度的。”陳賽娟說,“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辨別答辯人申報內容的科學性、真實性、拼湊性和科學道德性等關鍵問題;其次,答辯人口才和貌相對評分的影響,可能超過了科學研究內容本身;最后,在網上事先公布評審專家名單的做法,也給個別人拉票提供了方便和機會。”

      陳賽娟認為,答辯制度有即時反饋交流的優勢,但弊病也很明顯。比如評審結果容易受到“舞臺表現”的影響。有些科研人員工作做得很好,但只是口才欠佳,多次答辯都不成功。

      陳賽娟說,由于答辯過程中不易全面掌握答辯人的信息,造成很多評審專家很大程度上要依據答辯人曾經發表的論文和獲得的獎項做出判斷,這也加重了“唯論文”的導向,不利于準確評審科研項目或評價科研成果。

      “科學家畢竟不是表演家,我們應該探索更合理的科技評價體系。”陳賽娟說。

    陳賽娟院士介紹

      據百度百科資料顯示:陳賽娟,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研所執行所長,上海市科協第十屆委員會主席。

      1975年陳賽娟從上海第二醫學院畢業后進入上海瑞金醫院工作;1978年考取了上海第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1982年獲得血液學碩士學位;1986年進入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89年博士畢業后回國,擔任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細胞遺傳學實驗室室主任、副研究員;2002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擔任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執行所長;2003年擔任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0年獲得法國文藝復興金質勛章;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同年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特等獎;2017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研究方向:陳賽娟長期致力于白血病發病機理與治療研究,建立完整的細胞和分子遺傳學技術。


    相關文章

    雙一流教授連續造假20篇文章,事后竟理直氣壯怪“電腦中毒”

    2023年,河南大學一教授的19篇文章在Pubpeer網站上被質疑存在圖片重復使用等學術不端行為。近日,論文的作者在Pubpeer上對一篇被質疑的論文進行了回應,表示已經向期刊方面提交了勘誤。截至目前......

    Hindawi等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撤稿影響直至今日還在繼續,更有人稱其的造假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學術騙局之一。狂編200多篇論文發表,這個博士有點狠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

    破紀錄|Nature:今年撤稿數量超1萬篇,超八成來自這家出版社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

    4篇SCI共用一把鋼尺遭撤稿!涉及多所985,包括多位院長、重點專科負責人…

    一把帶劃痕的可疑鋼尺,或成為識別4篇不同署名、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研究數據疑似同一來源——由一家“隱身”外部實驗室或第三方機構“出品”——的關鍵證據。該鋼尺引發的質疑和調查,已導致4篇論文中的3篇被撤回,......

    上海交大“1800元”招研究生“保安”?盤盤這些出圈招聘

    月薪1800元,在上海知名大學保衛處當“管培生”,你愿意嗎?12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保衛處官方微信號“平安交大”發布了保衛處“管培生”招聘信息相關話題登上本地熱搜,引發網友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我連做......

    這個科研成果全球第11的國家,不再“唯論文”

    根據西班牙國家評估和認證機構(ANECA)的新提議,該國備受詬病的科學家評價體系將徹底改革。在舊體系中,學術職業發展的唯一評價標準是發表論文。據《科學》報道,上月宣布的這一改革舉措提出,將首次評估西班......

    Science開創性新研究:將皮膚中的”壞“免疫細胞與”好“免疫細胞區分開來

    墨爾本大學的LauraMackay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不同機制,并發現通過精確地針對這些機制,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消除“有問題的細胞”,重塑皮膚的免疫格局。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專門......

    中國SCI期刊增速不及中國作者發文增速

    11月29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第八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以及“優秀科普期刊”......

    27歲9篇Nature+Science,“天才少年”曹原將至世界頂尖名校任教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最近有了新動向。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學校官網顯示,27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將于2024年7月起正式擔任該校電子工程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