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臨床上有初、復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別,結核菌有處于繁殖生長期和休眠靜止期之別。抗癆藥物有作用于酸性環境和細胞內酸性環境的藥物,還有作用細菌外得堿性或中性環境的藥物,一個合理正規的化療方案必然有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殺菌藥,合理的劑量、科學的用藥方法,足夠的療程,還要規律、早期用藥,才能治愈結核病。缺少哪一個環節都能導致治療失敗。
一、早期:對任何疾病都強調早診斷、早治療,特別對結核病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早期治療以免組織破壞,造成修復困難,肺結核早期、肺泡內有炎癥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肺泡結構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同時細菌繁殖旺盛,體內吞噬細胞活躍,抗癆藥物對代謝活躍生長繁殖,旺盛的細菌最能發揮抑制和殺滅作用。早期治療可利于病變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不及時治療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導致不治愈,一害自己,二害周圍人。
二、聯合:無論初治還是復治患者均要聯合用藥、臨床上治療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單一用藥造成難治病人。聯合用藥必須要聯合二種或二種以上得藥物治療,這樣可避免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又能提高殺菌效果。既有細胞內殺菌藥物又有細胞外殺菌藥物,又有適合酸性環境內的殺菌藥,從而使化療方案取得最佳療效。并能縮短療程,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三、適量:藥物對任何疾病治療都必須有一個適當的劑量。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又不給人體帶來毒付作用,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藥物都有毒付作用,如劑量過大,血液的藥物濃度過高,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特別對肝肺可產生毒付反應,劑量不足,血液濃度過低,達不到折菌、殺菌的目的、易產生耐藥性。所以一定藥采用適當的劑量,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四、規律: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因為結核菌是一種分裂周期長,生長繁殖緩慢殺滅困難大的頑固細菌。在治療上必須規律用藥,如果用藥不當,癥狀緩解就停停用,必然導致耐藥的發生,造成治療失敗。日后治療更加困難,對規律用藥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一頓不漏,決不可自以為是。
五、全程:所謂全程用藥就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療方案,完成化療方案所需要的時間,一個療程三個月。全療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個月或10個月。
要想徹底治療肺結核必須遵循以上五個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才能確保查出必治、治必徹底。
“世界各國此前在結核病防控中取得的進展出現停滯甚至逆轉,結核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堅定目標,推進終止結核病的國際承諾”媒體研討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技術官員陳仲丹博士表示......
結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類重大慢性傳染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2020年全球有近990萬新發TB患者,并有約151萬......
魯迅的小說《藥》中,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買人血饅頭治“癆病”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癆病”就是結核病,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疾病之一,結核病已和人類糾纏上萬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哪些人容易中招......
結核病(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tb)引起的一類重大傳染性疾病。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在2020年,全球有近990萬結核病患者,并有約151萬人因結核感染導致死亡。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翠華課......
世界衛生組織14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影響了全球多年來在結核病防治方面取得的進展,結核病死亡人數十多年來首次上升。報告指出,在許多國家,人力、財力和其他資源從結核病被重新分......
世界衛生組織14日發布的《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影響了全球多年來在結核病防治方面取得的進展,結核病死亡人數十多年來首次上升。報告指出,在許多國家,人力、財力和其他資源從結核病被重新分......
新冠肺炎(COVID-19)只是一種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新發傳染病。而一項新研究利用古人類DNA揭示了在過去2000年里,結核病如何影響歐洲人,特別是對人類基因組的影響。3月5日,相關論文刊登于......
為減少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流行,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其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并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
北京的冬天寒冷而干燥。午后的一縷暖陽透過老式陽臺模糊的玻璃鋪灑在書桌上,一本泛黃且掉了封皮的書不知道被趙楠(化名)翻閱了多少遍。他緩慢地抬起頭,看了看墻上的時鐘,扶著書桌站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害怕感染,結核病患者李星(化名)一直不敢去醫院復查,原本需要定期檢查的血常規、痰涂片和肝腎功能等因疫情被打亂。她形容這段時間就像是“在一個黑暗的隧道中,不知多久才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