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于大規模平行測序(MPS)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簡稱NIFTY)在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中的臨床應用評價結果于 2012年11月9日在《臨床診斷》(Prenatal Diagnosis)雜志發表。這項臨床研究的規模高達11105例病例,歷時兩年之久,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首都醫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放軍總醫院、及其他國內二十多家醫院合作完成。臨床結果顯示,NIFTY在21三體及18三體綜合征的檢測中具有高特異性和高敏感性。此外,研究人員還提出可以整合基于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我國建立新的篩查診斷模型等設想。
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是一種偶發性疾病,迄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產前篩查、診斷等手段進行一定程度的預防。但目前傳統的產前診斷多采用羊膜穿刺等侵入性取樣方法,可能會導致感染并存在一定幾率的流產等風險。有研究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游離DNA片段,據此理論,通過采取5mL孕婦靜脈血,從中提取源于血漿的游離DNA,采用MPS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從而即可檢測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如21-三體又稱唐氏綜合征、 18-三體綜合征、13-三體綜合征)的風險。這種基于MPS的NIFTY檢測技術成為一種新的安全檢測方法。
在同類型的臨床研究中,參與者人數從387人到4664人不等。而在本次大規模臨床研究中,覆蓋范圍包括我國15個省和4個直轄市的49個醫療中心,這些醫療中心均經過國家衛生部批準授權,可進行產前檢測與診斷。此次臨床評價所募集到的11105名參與者處于不同程度臨床風險,并且都符合以下條件:18周歲以上的孕婦,單胎,9-28孕周之內。
通過對上萬名參與者進行了胎兒21三體和18三體綜合征的檢測后,共檢測到190位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包括143位21三體綜合征患者以及47 位18三體綜合征患者。通過對陽性結果進行核型分析以及胎兒出生后的隨訪,研究人員發現所檢測出的21三體和18三體綜合征病例中均有一例假陽性;而在對所有的陰性病例及胎兒出生后的隨訪中發現沒有出現假陰性。因此,本次臨床結果顯示NIFTY技術的敏感度達到100%,準確度達到99.96%。此外,在本次一萬多名參與者中僅有190位(1.17%)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患者,這說明對于98%的人群來說,侵入性診斷都是可以避免的。
理論上講,基于MPS的NIFTY檢測技術能夠檢測所有類型的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以及微缺失/微復制。但是其他的染色體數目異常在12孕周之后相對比較罕見,因此臨床主要對18三體和21三體進行檢測。此外,對于嵌合體或者染色體結構異常方面的檢測,目前尚有困難。在本研究中所出現的兩例假陽性,研究人員推測可能就是由于胎兒分別為微重復和嵌合體型的染色體結構異常造成的。關于這些特殊情況的檢測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研究。
基于MPS的NIFTY檢測技術所帶來的一個倫理問題就是這種新的方法可對性染色體進行檢測,其中包含有胎兒的性別信息。但依據我國當前狀況,禁止非醫學用途在胎兒出生前公開性別信息。因此,對于胎兒性染色體異常的狀況,需要建立一種綜合全面的知情同意程序,使得孕婦能夠對是否需要這些附加信息做出最佳決定。
毫無疑問,基于MPS的NIFTY檢測技術在21三體和18三體綜合征的檢測中效率更高。雖然該技術的大規模推廣還受限于其價格和報告時間,但這種狀況很快便會改善。隨著高通量測序的不斷發展,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檢測技術可能會比傳統的侵入性方法更為便宜,并且報告周期也將會縮短到3天甚至更短。此外,測序深度的增加,也將使得該技術能夠檢測染色體結構異常甚至單基因疾病。這種新的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產前檢測及診斷。當然,在應用于臨床的過程中,尚需建立全面的規范及流程,并且在該過程中讓孕婦擁有足夠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近期,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湘雅江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副主任沈璐教授牽頭,功能神經外科亞專科主任楊治權教授、神經變性病與遺傳病亞專科主任郭紀鋒教授、徐......
《自然》23日發表的兩篇論文公布了人類Y染色體的組裝和分析,Y染色體也是最后完成全測序的人類染色體。這項全球10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研究填補了當前Y染色體參考的諸多空白,帶來了對不同人群演化和變異的見解......
抗血小板治療是卒中二級預防的主要手段之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作為可逆的血小板環加氧酶抑制劑,吲哚布芬相比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較低的出血風險,并且如果發生出血可在停藥后迅速止血。......
大多數的癌癥都會表現出非整倍性,但其在腫瘤發生中的功能性意義卻是頗具爭議的;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上題為“Oncogene-likeaddictiontoaneuploidyinhum......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破碎的染色體片段在重新排列之前被拴在一起;破壞系鏈可能有助于防止癌癥突變。健康的細胞努力維持我們DNA的完整性,但偶爾,一條染色體會從其他染色體中......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寧和袁益輝研究團隊提出利用DNA結構實現超靈敏和高選擇性鍶離子檢測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實現海洋放射性污染物監測,助力核電產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
西南大學教授徐洛浩課題組以中國特有家雞品系胡須雞為材料,在國際上率先繪制出首個家雞全基因組圖譜。2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家雞基因組完成圖的演化分析》為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是繼去年......
染色體核型分析對遺傳進化和多樣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詳細的染色體圖譜被認為有助于植物育種,并幫助生物學家進行基本的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圖像分析在染色體核型研究中應用廣泛,然而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染色質結構圖......
科技日報北京12月6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有絲分裂染色體中DNA壓縮的大小和程度因生物而異。這是如何調控的,即什么因素控制著有絲分裂染色體的形成和尺寸,仍是一個謎。由日本早稻田大學、英國弗朗西斯·克里......
科技日報北京12月6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有絲分裂染色體中DNA壓縮的大小和程度因生物而異。這是如何調控的,即什么因素控制著有絲分裂染色體的形成和尺寸,仍是一個謎。由日本早稻田大學、英國弗朗西斯·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