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李純)近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引起廣泛關注。什么是抗原檢測?它的應用人群有哪些?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15日在北京作出回應。
當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疫情防控與疫苗接種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李金明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抗原的結構蛋白有四種,分別是刺突蛋白,包膜蛋白、膜蛋白和核衣殼蛋白,抗原檢測的蛋白是核衣殼蛋白,也就是N蛋白。
他指出,核衣殼蛋白表達量比較高,還更容易突變。感染以后新冠病毒在咽部有非常活躍的復制,這時候檢測核衣殼蛋白,可以間接反映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李金明說,抗原檢測的應用人群主要有三類:
一類是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比如有臨床癥狀的,發熱的,確定該癥狀在5天之內的人員。核酸檢測是陰性可以居家,再連續檢測5天抗原。因為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5天中總有一天病毒含量比較高,如果持續是陰性則不需要任何干預。
第二類人員是隔離觀察的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的,境外入境隔離觀察的,以及出現散發疫情時的密接、次密接以及封控封閉小區里足不出戶的人員。連續5天檢測抗原,每天測1次,如果是陽性可能測出來,如果是陰性就不需要干預,直到解除隔離時最后做一次核酸檢測。
第三類人群是居民中希望做檢測的人員。如果測出是陽性的,第一時間做核酸檢測,陰性的就可以在家里,必要的時候再測抗原。如果有明顯臨床癥狀,尤其是發熱、味覺、嗅覺喪失的一定要到發熱門診就診。
對于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的區別,李金明表示,核酸檢測一直是確定新冠感染的依據,是“金標準”。抗原檢測不能替代核酸檢測。當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一定要拿核酸檢測去做確認。
他解釋稱,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比抗原檢測要高100到1000倍。此外,兩者特異性不同,抗原檢測的特異性最好可以達到99%,而核酸檢測在方法學上的特異性是100%。
近期,中國多地多點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短期核酸檢測需求加大。對此,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稱,抗原檢測應用方案把抗原檢測作為篩查的一個重要手段,也作為核酸檢測的重要補充,充分發揮抗原檢測的“早”和“快”優勢。
“在第一時間能夠針對奧密克戎毒株無癥狀感染者比較多,比較隱匿、傳播快的特點,利用抗原檢測能盡早把可能的感染者篩查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利用最短的時間把傳染源控制住,進而輔以大規模核酸篩查提高早發現的能力。”焦雅輝說。(完)
隨著近期“二陽”“三陽”和新冠變異毒株“EG.5”的消息甚囂塵上,大家對于新冠的關注又明顯多了起來。今年春天,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然而,新冠帶給整個世界的影......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有這么一群人,反復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終無癥狀,即所謂的“超級躲避者”。美國研究人員1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這群人存在遺傳基礎,“秘訣”就在于人類白細胞抗原(......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