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植物》最新發表一篇關于咖啡作物品種的學術評論稱,曾被評為貿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種、但后來被認為在商業上失敗的利比里亞種(C. liberica,或稱大果)咖啡或可重新興起,以幫助在變暖氣候下維持咖啡生產與供應。
該評論介紹,咖啡需求持續增長,全球出口在過去約30年里增長了大約75%。咖啡生產如今依賴兩類咖啡: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和羅布斯塔(Coffea canephora),分別占全球產量的55%和45%。不過,因咖啡種植區干旱而加劇或直接導致的近期咖啡儲量短缺,在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下,可能進一步惡化。
評論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英國皇家植物園阿隆·戴維斯(Aaron Davis)和合作者認為,有3種方法幫助咖啡種植適應變化的氣候:將咖啡生產轉移到更適宜的區域;調整咖啡種植方法;或開發更適應未來氣候條件的咖啡作物。他們提出,改變作物類型有可能是破壞最小、成本效益最高的辦法,并特別點名了大果咖啡,該種咖啡在19世紀后半葉廣泛生長,因為它高產、抗病蟲害,能在阿拉比卡無法適應的溫暖低地生長。20世紀初,因為其品質不穩定以及風味和盈利能力等問題,人們對這種咖啡失去了興趣。
評論作者利用博物館藏和文獻資源指出,最初引進和選擇的大果咖啡果實和種子難以加工(導致風味質量問題),因此不受咖啡商人歡迎。20世紀初引入羅布斯塔和擴大阿拉比卡規模,使大果咖啡種的衰落成為定局。而隨著對“傳統”大果咖啡種興趣的復興,非洲近期excelsa咖啡(一種大果咖啡種)的規模有所擴大。這種excelsa的咖啡豆和果實與阿拉比卡相近,能產出溫和柔滑的咖啡,酸度和苦度低,但含有同等量的咖啡因。
評論作者表示,在變化的氣候中,在比阿拉比卡種植環境更溫暖的氣候(和更低海拔)之下,大果咖啡種至少提供了一種潛力,種植出商業上可行、或許價值還更高的咖啡,并且可能比羅布斯塔更具氣候韌性。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個不同地點的相機陷阱的數據分析顯示,氣候變化或加劇城鎮化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影響。該論......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咖啡,當代人的續命神器,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80%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飲用一種含咖啡因的飲料。據估計,全球每天消費30億杯咖啡。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們飲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過去的多項研究表......
由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6月7日出版的《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上刊發論文稱,泄漏的氫氣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幾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這是迄今對......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87年簽署的以保護臭氧層為主旨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將第一個無冰北極夏季的出現推遲了15年。《蒙特利爾議定書》是第一個由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批準......
咖啡,當代人的續命神器,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80%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飲用一種含咖啡因的飲料。據估計,全球每天消費30億杯咖啡。因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常被人們飲用以醒神和提高工作效率。過去的多項研究表......
一項近日發表于《BMJ醫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血液中咖啡因含量較高可能與其體重較低有關。不過,參與該研究的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DipenderGill說,人們不應該認為多喝咖啡就能減肥。咖啡因是使用......
氣候臨界點是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氣候風險。關于氣候臨界點,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曾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一葉在水面上漂浮的獨木舟開始傾斜進水的時候,尚能保持平衡......
導讀:在全球范圍內,咖啡是消費最廣泛的飲料之一,已構成人們飲食的一部分。喝咖啡的益處甚多,不僅能緩解疲勞,還有強大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咖啡中加奶能夠使其抗炎效果加倍。近日,丹麥哥......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事件歸因為何?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尹寶樹團隊在該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學領域Top期刊《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 據介紹,&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