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14 08:12 原文鏈接: 南京土壤所賈仲君:與土壤微生物作戰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每年增加近10%,但與之相對,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卻高達51%。養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國每年僅氮肥損失就達140億美元。

      而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課題組發現了氨氧化古菌化能無機自養代謝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禍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關硝化抑制劑,與土壤微生物作戰可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氮肥損失的“罪魁禍首”

      我國化肥生產和消費量居全球首位。2011年我國氮肥產量高達4000多萬噸,占全球氮肥用量30%強。然而,氮肥利用率只有30%~35%,損失嚴重。

      中科院院士朱兆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氮肥施入土壤后的去向,在不同條件下變化很大。總的來看,氮肥在土壤中的殘留率約為13%,損失率約高達52%,高產地區氮肥殘留率和損失率則可能較高。

      據了解,當前,我國農田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和銨態氮肥,前者經水解可產生銨。土壤銨態氮經歷至少一次的硝化過程后,變成硝態氮,此后,硝態氮經反硝化,產生氮氣,完成全球氮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而其中的硝化過程,是在氨氧化微生物的驅動下完成的。

      所以,“土壤微生物是化學氮肥損失的‘罪魁禍首’。”賈仲君說。

    土壤生物學是“最后前沿”

      2004年,《科學》專刊特意強調了土壤生物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重要性,指出土壤生物學是“最后的前沿”。

      原來,僅在指甲蓋大小的1克土壤中,微生物數量就通常在1億~100億之間,而我們對其中99%微生物的功能一無所知。所以,這些微生物又被稱為土壤“黑箱”。

      然而,微生物個頭極其微小,如何在“黑箱”中找到與氮肥損失相關的微生物,如氨氧化古菌,是科學前沿,亦是研究難點。

      2012年,賈仲君課題組證實,復雜的自然土壤環境中存在以尿素水解為基礎的古菌氨氧化過程。

      最近,該課題組又利用13C-示蹤技術,結合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復雜土壤環境中找到了銨態氮轉化的關鍵微生物,發現了其化能無機自養代謝的秘密,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環境微生物》雜志。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新啟示

      賈仲君告訴記者:“利用新技術,我們能掌握活性氨氧化古菌的脲酶基因,并進一步針對其特點設計抑制劑。將這種抑制劑加入肥料,即可能抑制脲酶作用,有效控制尿素水解,防止氮肥轉化為易損失的硝態氮,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所研究員施衛明則認為,以前在生產上使用硝化抑制劑時,有時候有效果,有時候卻沒有效果,新的研究表明,古菌也參與了硝化過程,這為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啟示。

      但是,由于微生物數量眾多,而相關研究所知甚少,再加之我國土壤體系復雜,施衛明表示:“新的硝化抑制劑有多大控制前景和效果尚不好評價。”

      朱兆良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硝化抑制劑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但其有效性易受土壤條件的影響”。

    相關文章

    黃土高原深層土壤有機碳的空間分布研究中獲進展

    在全球氣候和土地利用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深層土壤有機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區域尺度上,深層土壤樣品獲取困難,導致深層土壤有機碳的空間變異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缺乏。中國科學......

    生態環境部:征求鎘汞砷等18種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第一批)(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已會同國家疾控局組織編制了《重點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第一批)》,現聯合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

    研究揭示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現狀與變化特征

    近期,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地理景觀遙感研究團隊對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估算進行了優化創新研究,揭示了中國濕地土壤有機碳庫現狀特征、歷史變化和未來趨勢。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

    宿主是否離不開微生物?實質或是“進化成癮”

    一個關于微生物的主流觀點是,沒有微生物組,宿主會出現問題。宿主需要微生物發揮獨特而有益的功能。現在,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質疑。在近日發表于《微生物學趨勢》的一項觀點文章中,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進化生態學家T......

    河流水庫水體中微生物殘體DNA干擾微生物多樣性研究新進展

    微生物殘體DNA廣泛存在于陸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中。從水環境樣品中提取的微生物DNA通常來自活體微生物和死亡微生物殘體。環境DNA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微生物群落檢測的效率和通量,而無法區分微生......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機碳穩定性機制方面獲進展

    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儲量豐富,并對氣候變化頗為敏感。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區永久性凍土層消融面積不斷擴大,加劇了凍土濕地土壤有機碳不穩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進了......

    260萬全自動微生物質譜分析儀采購項目公開招標

    項目概況珠海市香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全自動微生物質譜分析儀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s://gdgpo.czt.gd.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

    上海市浦南醫院250萬采購質譜檢測系統項目公告

    項目概況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南醫院全自動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https://www.chinabidding.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08月23日13:30(北京......

    260萬元!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采購合同公告

    黃埔院區實驗研究部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采購合同一、合同編號:HA230470二、合同名稱:黃埔院區實驗研究部微生物質譜檢測系統采購合同三、項目編號:0724-2331Z1972373四、項目名稱:中山大......

    生態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遺留磷利用領域發表論文

    溫室氣體減排和碳生態封存是應對全球變暖的兩個關鍵過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環境中長時間穩定存續進行直接碳封存,還可以通過改善土壤結構和優化微生物群落、減少土壤中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