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3-18 08:03 原文鏈接: 陳竺:深化醫改須堅持“三醫聯動”

      “我國將繼續深入推進醫改工作,圍繞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等三項重點工作,抓住醫保、醫藥、醫療三個重點環節,加強相互協調,實現‘三醫聯動’。”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如此表示。

    加快健全
     
    全民醫保體系

      我國推進醫改以來,醫療保險有了較大的改善。“現在新農合大病報銷比例可以達到70%,正在建立的大病保險可以報銷自付部分的50%,這樣總的報銷比例就可以達到85%左右。對于特困家庭,還可以由民政救助、慈善基金來兜底。”陳竺告訴記者。

      陳竺表示,在醫保方面,我國將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包括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和保障水平,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醫保經辦水平,提高大病保障水平。

      陳竺對未來的醫保充滿信心:“居民三項基本醫保參保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可覆蓋到全國98%的人群,到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全面開展兒童白血病等20種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

    調整完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安全的藥品是民生所在也是企業生存所在。基本藥物既要確保質量安全,也要確保供應保障安全。”陳竺表示,我國醫藥的情況比較復雜,比如血友病患者需要的血漿因子經常會斷貨,同樣,經常有些物美價廉的關鍵藥物會出現斷檔。

      盡管情況較為復雜,新版基本藥物制度仍然取得了進展。

      據陳竺介紹,我國第二版基本藥物目錄中,藥品從307種擴大為520多種。“第一版只是基層版,像抗癌藥、血漿制品等都沒有,這次基本都有了。”

      我國將繼續調整完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完善質量監管、生產流通、使用各個環節的保障,有序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擴展,從而進一步擴大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成效。同時,規范基本藥物的采購機制,加強供應保障體系建設。

    建立上下聯動的醫療體系

      陳竺曾在多個場合談到,我國的醫療體系中,基層醫療相對較弱,全科醫學亟待發展,高水平的全科醫生亟待培養。

      針對我國醫療體系的現狀,陳竺此次強調,醫改的重心要落在“強基層”上,同時要不失時機地發展醫學科技,把實現醫療服務業、醫藥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的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就是既要講‘立地’,也要講‘頂天’。”

      下一步我國要建立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也就是城市大醫院要更多地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形成首診在社區、雙向轉診的良性互動局面,建立一個合理的分層醫療的格局,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

      陳竺指出,從長遠來看,可以把醫療看成一個事業,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產業,推動醫療產業的發展,同樣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在這個產業里,也需要三大體系的支撐。首先是服務體系,應該解放思想,打開社會辦醫的通道;第二個是高新醫藥產品的提供;第三是要發展商業保險,并和基本醫保銜接到一起去。”

    相關文章

    六部門明確深化醫改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下一階段深化醫改的六方面重點。這些重點工作任務主要包括: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中法轉化醫學和精準診治國際論壇開幕

    5月27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法轉化醫學和精準診治國際論壇”在滬開幕。本次論壇以公共衛生、癌癥和老齡化、神經學和血液學為主題,期望與會專家學者......

    從2022年重大事件看醫改趨勢

    2022年已悄然進入尾聲,回顧全年重磅的醫藥政策,醫改仍是重中之重。醫改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合作的復雜系統工程,尤其需要醫療、醫保和醫藥的密切協同配合。通過行政、市場和法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破解醫改難題,......

    區域醫療中心2023年將覆蓋中國所有省份

    中新網重慶12月10日電(梁欽卿)“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要發揮引領作用,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急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在已布局10個國家醫學中心、26個區域醫療中心的基礎上擴大建設范圍,到2023年......

    國務院發文推廣三明醫改學習三明醫改經驗之路如何走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7月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三明醫改經驗有關情況。這是在2021年醫改重點任務明確后首次對三明醫改經驗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作出詳細解釋,也使得深化......

    人民日報談深化醫改,完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

    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藥品監管改革、醫保制度改革和科技金融創新的合力助推下,我國生物醫藥迎來蓬勃發展、量質齊升的可喜局面只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創新生態,中國新藥研發未來可期最近一段時間,生物......

    全國首家醫改研究學會聯合體在福建成立

    1月9日上午,由福建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會牽頭,福建省省內11家醫類學(協)會參與的福建省科協醫改研究學會聯合體成立大會在福州舉行。相關人士稱,此舉將鼓勵多方共同參與,廣聚研究力量,海納各方人才,推......

    聚焦兩會:醫療醫改議案排名第一保護醫生職業尊嚴

    “醫患矛盾可能長期存在,醫生仍面臨著更為突出的職業風險。如何在制度建設、法律建設上更好的保護醫生的職業尊嚴是很重要的”。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大首鋼醫院院長顧晉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后,國內......

    醫改明星之路落地地方

    2019年12月份中央發文,號召全國學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醫改明星之路即將復制全國。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結合實際制定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醫改經驗、深化醫改的工作方案,明確本地區各......

    首位獲得舍貝里獎的中國科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13日在斯德哥爾摩向中國科學家陳竺和法國科學家安娜·德尚、于克·德戴頒發2018年舍貝里獎,以表彰他們闡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機理并開創革命性療法,為拯救全世界千萬患者的生命作出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