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海水域環衛部門的兩名工作人員將黃浦江上漂浮的死豬打撈上船。
死豬漂浮
自3月7日曝出上海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地漂浮死豬后,上海打撈死豬8000多頭,上游浙江嘉興也收集死豬3000多頭。隨著事情發展,越來越多人關注養殖業帶來的污染問題。
養殖業污染散布在農村,被稱為面源污染。過去幾年,各地對工業污染高度重視并采取了多種措施,但養豬這樣的傳統農業面源污染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記者在浙江嘉興農村采訪發現,由于家家戶戶養豬,垃圾堆、水渠、河塘散發著難聞的氣味。靠近養殖戶的土壤、水體散發著臭味。
來自嘉興市畜牧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嘉興養豬戶約13萬戶,每年飼養生豬超過700萬頭。豬糞和死豬處理成為當地政府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嘉興當地干部群眾說,嘉興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肉價穩定做出了貢獻,但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面源污染
有關部門的數字顯示,2010年,中國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別達到1184萬噸和65萬噸,占全國排放總量比例分別為45%、25%,占農業源95%、79%。養殖業污染已成為部分水體水質惡化的重要污染源。
以養豬業為例,我國目前的養豬量占全球總量一半,每年產生糞便6億多噸。一頭豬的排泄量相當于3-6個人的排泄量。這些污染散布在農村,收集和處理困難。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肉禽在日常消費中的占比提高,養殖業的規模不斷增大,養殖業污染總量和所占污染的比重呈上升態勢。
浙江省畜牧局副局長戴旭明說,嘉興等地養殖業的突出問題是總量過大、單體規模過小,隨著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一些農戶無限制增大養殖密度,造成飼養量和飼養密度超過當地環境承載能力。
嘉興當地一直致力于養豬業“減量提質”規模化發展,采取無害化、“河長制”等方式處理病死豬,但巨大的污染量和分布廣泛的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問題很難解決。
亟須應對
專業人士指出,此次黃浦江死豬漂浮事件反映出多方問題:一是農村養殖業發展缺乏科學引導,政府對養殖業造成的污染沒有真正重視;二是環保監管部門對農村面源污染缺乏有效監管機制。
一些養殖戶缺乏環保意識加劇了養殖業造成的污染。嘉興農村的許多養殖戶為了方便,隨意丟棄豬糞、死豬,造成當地環境惡化。而江南水系的貫通性特征,可能讓這種行為造成跨界污染事件。
數年前,環保部門頒布實施了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明確提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應遵循的技術原則。但就農村實際情況看,養殖業污染問題依舊嚴重。
專家指出,這一事件表明,養殖業造成區域性水質、環境污染的風險在加大,亟須采取措施應對這一新挑戰。
清蒸魚頭、醋溜魚頭、剁椒魚頭、魚頭泡餅、魚頭燉豆腐……一個魚頭能做出百變菜肴,非鳙莫屬。中國人喜歡形象地稱鳙魚為“胖頭魚”,因為它出眾的“頭身比”,再加上肉質鮮美,一年的消耗量達到了驚人的310多萬噸......
到2025年,要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的結構,實行污染管控、增加新能源使用,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陽光燦爛的晴熱天氣,天空常常湛藍如洗。但是,如果你在看似空氣清新的戶外聞到一......
不少人都表示“地球的最后一片凈土已經失守”,要知道,南極大陸是地球上唯一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地方,在那之前,人們曾經一度認為,人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不會波及南極,然而目前來看,整個地球無一幸免。畢竟此前......
眾所周知,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患者通過用藥等常規治療能夠較好地控制病情,所以這是我們注重推進心血管慢病治理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心血管疾病也很容易轉化為“急病”。以急性心肌梗死等為代表的心血管......
根據今天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期刊心血管研究上的一篇評論論文,土壤中的農藥和重金屬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與骯臟的空氣相比,土壤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那么明顯,”德國美因茨......
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移動源應急管理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55分類大氣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
近年來,國家大力整治空氣污染問題,通過十余年的努力,大氣污染物實現了協同控制,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以北京為例,這幾年空氣質量的提升有目共睹。2021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陳靜)華東師范大學塑料循環與創新研究院院長、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領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分委會(IOC/WESTPAC)“減少亞洲地區河流塑......
中新網沈陽6月5日電(李晛)“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藍天正在從‘奢侈品’變為‘常見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如是表示。“藍天保衛戰取得成效的含金......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說,在全球面臨的所有問題中,氣候變化也許是其中最緊迫的一個,必須通過最嚴肅的方式和采取最現實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他說,除了認真應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