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溫州醫學院、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證實,脂聯素(Adiponectin)介導了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對血糖穩態和胰島素敏感性的代謝效應。相關論文發表在5月7日的《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志上。
來自溫州醫學院的李校堃( Xiaokun Li)教授和香港大學的徐愛民(Aimin Xu)教授為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前者一直致力于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為代表的蛋白藥物研究,在以生長因子為代表的基因工程藥物研發和產業化領域頗有見地。后者主要從事肥胖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FGF21是日本學者于2000年發現的FGF家族的一個新成員,是一種特異性作用于肝臟、胰島和脂肪組織的新型代謝調控因子。FGF21具有降低機體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抵抗、保護胰島β細胞等多種糖脂代謝調控的功能,因此,其在Ⅱ型糖尿病、肥胖、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等多種代謝綜合征的臨床應用方面極具潛力。然而目前對于FGF21的代謝作用分子機制仍不是很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胰島素增敏因子脂聯素是FGF21的下游效應蛋白。FGF21處理可促進脂肪細胞脂聯素表達和分泌,由此提高小鼠血清中的脂聯素水平。研究人員發現,脂聯素基因敲除小鼠對FGF21所具有的幾種治療效應,包括緩解肥胖相關的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癥、胰島素抵抗和肝臟脂肪變性,均無反應。此外,在脂聯素基因敲除小鼠體內,FGF21減弱肥胖誘導的肝臟和骨骼肌胰島素信號損害的效應也遭到破壞,但在脂肪組織中FGF21介導的 ERK1/ERK2激活未受影響。
這些結果表明,脂聯素對于FGF21的肝臟和骨骼肌效應至關重要,由此介導了FGF21對于能量代謝和胰島素敏感的全身影響。新研究揭示了 FGF21的一條生理作用分子機制,將推動我們更深入了解人類代謝綜合征和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并為開發出有潛力的靶向性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趙黎明團隊,在殼寡糖調控糖尿病人群胰島細胞移植后胰島炎癥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為胰島細胞移植患者術后管理和日常保健提供了新的干預策略。12月18日,相關研究發表于《腸道微生物》......
隨著公眾對飲食健康的重視,“零糖”概念備受關注。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孕期及幼兒期減少糖分攝入可顯著降低成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該研究通過分析20世紀50年代人群的健康數據發......
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刊發的一篇論文稱,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總數已超8億,是1990年的4倍多。這項研究由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素協作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開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圍內......
根據一項對20世紀50年代英國糖配給的分析,兩歲前的含糖飲食與幾十年后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較高有關。相關論文10月31日發表于《科學》。兒童在6月齡后攝入的糖量可能對以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最大。而......
今日上午8點,隨著恒瑞醫藥(600276.SH)、海思科(002653.SZ)、信立泰(002294.SZ)等企業代表被點名開始進入會場,2024國談第二日正式開始。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昨日鏖戰8個小......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洪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19日22:30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李洪梅教授......
這項研究強調了DFU滲出液成分的復雜性,胰島素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足潰瘍愈合,強調了在設計DFU治療方案時考慮這種協同作用的重要性,最終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足潰瘍和其他慢性傷口。美國......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