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27 14:23 原文鏈接: 研究發現Arid5a蛋白和類風濕關節炎相關

      近日,日本大阪大學和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與白介素-6 過剩產生有關,如果能夠阻礙這種蛋白質發揮作用,就有望抑制白介素-6 失調,進而對因這種細胞因子異常而導致的類風濕關節炎進行更有效的治療。相關論文已在線刊登在了美國《PNAS》上。

      類風濕關節炎是自身免疫障礙導致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的一種慢性炎癥。而白介素-6 被認為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致炎癥細胞因子,其過量產生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密切相關。

      這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 Arid5a 的蛋白質與白介素-6 的過剩產生有關。他們發現, Arid5a 蛋白質在細胞內會與信使 RNA 結合,使信使 RNA 不會被分解。而信使 RNA 對合成白介素-6 來說必不可少。

      信使 RNA 攜帶遺傳信息,在蛋白質合成時充當模板。通常,剛剛產生的信使 RNA 容易被酶破壞,但是 Arid5a 能阻礙分解酶發揮作用,從而導致白介素-6 過量合成。

      研究小組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如果讓一些小鼠體內的 Arid5a 蛋白質不能發揮作用,即使添加促進白介素-6 產生的物質,白介素-6 的生成量也比對照組小鼠要少。研究小組培育出患多發性硬化癥的小鼠,利用阻止 Arid5a 發揮作用的方法治療后,小鼠的感覺障礙和運動麻痹等各種癥狀得到了遏制。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有望促進開發出生產簡單且廉價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

    相關文章

    專家學者盤點近兩年AI發展——加速應用落地變革科研范式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有哪些熱點?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12月12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2024年會,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答案。本次年會以“人工智能助力科研范式變革(AIf......

    植入式傳感器可持續監測炎癥水平

    受大自然啟發,美國西北大學生物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種植入皮下的傳感器,可實時跟蹤活體動物蛋白質水平的波動,測量炎癥標志物的變化。相關論文發表在《科學》雜志上,標志著醫學檢測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了檢測......

    熱烈祝賀黃超蘭教授榮獲“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在德國德雷斯頓舉行的2024HUPO大會頒獎典禮上,備受矚目的“ClinicalandTranslationalProteomicsAward”(臨床轉化蛋白質組學獎)榮耀加冕于......

    創新計算框架在蛋白質設計方面獲突破

    在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計算蛋白質設計領域的重大進展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團隊宣布開發出一種名為MProt-DPO的創新計算框架,該框架利用人工智能(AI)和世界頂尖的超級計算機,推動蛋白質設計取......

    AI設計能提高蛋白質穩定性、精確度及效率

    人工智能(AI)蛋白質設計正在走向“更快、更好、更強”。美國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分院和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團隊開發了一款名為EVOLVEpro的AI工具,被認為是蛋白質工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團隊在最......

    利用分子標尺技術對長鏈RNA的結構和構象動態開展研究或成可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課題組在《結構生物學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全面總結了利用非天然堿基對系統賦能分子標尺技術及其應用。隨著全球對由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關注度增加,如何通過深入理......

    研究揭示一種新型殺手基因能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基因突變影響蛋白質穩定性有新解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張佳欣)25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稱,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基因突變對蛋白質穩定性的影響遵循著極其簡單的規律。這一發現對加速開發......

    化學所在時空特異性蛋白質遞送及基因編輯研究方面獲進展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