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亨廷頓氏舞蹈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腦紋狀體神經元的漸進性死亡。亨廷頓基因突變導致紋狀體神經元選擇性死亡的機制還不清楚,目前也沒有任何治療手段。DNA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飾是一重要的表觀修飾方式,在染色體結構重塑、基因沉默、發育與分化等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最近有研究結果證實,胞嘧啶的甲基化可被進一步氧化為羥甲基化修飾,有證據顯示胞嘧啶羥甲基化修飾(5hmC)在胚胎發育和胚胎干細胞的增殖分化、神經細胞的分化成熟中有重要作用。關于DNA的5hmC修飾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系還未見報道。

      動物研究所唐鐵山研究員領導的分子神經生物學研究組以酵母人工染色體轉基因舞蹈病(YAC128-HD)小鼠為研究模型,系統分析了不同月齡的疾病模型鼠腦組織和腦組織不同區域的5hmC修飾水平。研究發現小鼠出生后隨月齡增長,神經細胞的5hmC水平快速上升,在三個月齡達到最高值;隨后隨月齡增加5hmC水平逐漸降低。與正常小鼠相比,疾病小鼠的紋狀體、皮層、海馬區域的胞嘧啶羥甲基化水平顯著降低,而小腦和周邊組織的羥甲基化水平未見改變。這些結果提示舞蹈病腦組織DNA在5hmC構建過程中存在缺陷。全基因組范圍的5hmC分析鑒定了一系列舞蹈病相關的差異5hmC富集區域和差異表達的基因。進一步通路分析發現神經干細胞增殖及發育分化相關通路(如Wnt/b-catenin/Sox pathway, axonal guidance signaling pathway)和神經元功能以及存活相關通路(glutamate receptor/calcium/CREB, GABA receptor signaling, dopamine-DARPP32 feedback pathway etc)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這些結果首次揭示了5hmC丟失可能是舞蹈病新的表觀特征標記,同時也為該疾病的治療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

      該成果在線發表于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雜志(First published online: May 12, 2013, doi: 10.1093/hmg/ddt214)。研究組博士研究生王鳳麗等同學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動物所唐鐵山研究員、韓春生研究員和北京基因組研究所郭彩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者有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研究員、動物所孫欽秒研究員和昆明植物所羅懷容研究員。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

    相關文章

    大腦共變模式揭秘基因/心理與疼痛敏感性之謎

    疼痛是不愉快的主觀體驗,但對疼痛感知的敏感性存在較大的個體間差異。探究疼痛敏感性個體差異的產生機制,對于闡釋慢性疼痛的易感性并進行個性化疼痛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已有研究提示,疼痛敏感性的個體差異可能受到......

    Cellectis股價飆升超180%!阿斯利康又投2.45億

    今日,阿斯利康與Cellectis達成了一項利潤豐厚的合作協議,將向這家法國生物技術公司投資2.45億美元,進一步加強了其致力于開發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的承諾。該消息令Cellectis的股價在周三盤前......

    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團隊: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細胞形成組織空間形態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病毒入侵時,生命體如何自我保護?

    在生命體內存在在這樣的一種英雄主義:細菌在殺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壯烈犧牲”,與其“同歸于盡”,以完成保護生命體的重任。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間接的手段檢測到了一種同歸于盡的自我保護行為,......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100余個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開展臨床試驗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農科院油料所:發現花生黃曲霉抗性關鍵候選基因

    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有效破解了花生黃曲霉抗性機理,并發掘出了關鍵候選基因,為抗性育種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前沿研究雜志》(JournalofAdva......

    一種全新的酶可對抗寄生的基因組TE序列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PUCH的酶,它對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們基因組中的傳播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識別和對抗內部威脅(如基因組寄生蟲)和外部威脅(如病毒和細菌)。德國美......

    研究鑒定出新的玉米抗粗縮病基因

    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海洋團隊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研究人員,通過圖位克隆、轉錄組和代謝組等生物學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塊調控......

    我國成功培育高耐草甘膦低殘留玉米

    草害是制約玉米高產穩產的關鍵要素之一,田間雜草與玉米爭奪水、肥、光和空間,且易滋生病蟲害,化學除草是玉米田首選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劑,其滅生性的特點在防治雜草的同時對玉米也會產生藥害,培......

    肥胖研究五大關鍵問題究竟如何?《科學》給出解釋

    北京時間9月1日晚10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能量代謝與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JohnRogerSpeakman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的ThorkildS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