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30 10:11 原文鏈接: 多名院士呼吁徹查“張曙光花巨資評院士”

      提起中國科學院對張曙光2007年參評院士材料的調查結果,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依然十分不解:“我們都是學者,明白誰也不可能兩年時間寫兩本專著。”

      2007年院士大會投票期間,針對張曙光所提交的學術成果是真是假,院士們爭議很大。潘際鑾說,當時,不少院士的疑惑是:他平時抓工程那么忙,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寫專著?

      “我們又提出,能不能把草稿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最后,稿子也沒能拿出來,大家心里就明白:這不是張曙光自己寫的。”潘際鑾說。

      不過,每次聽到“張曙光花2300萬元用于參評院士”的說法,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都強烈地表示“這真是天方夜譚中的天方夜譚”。

      他反復向記者強調:“就我認識的幾十位中科院院士來說,他們都是貞良死節之士,都是富貴不能淫的,我不相信有院士會拿張曙光的錢!”

      和盧強的觀點一致,潘際鑾說:“反正我知道的是沒有院士敢拿他的錢。”他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說花2300萬元用于參評院士“純屬胡說”。

      盧強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的說那些話,是為洗脫自己罪行的托辭。但讓他尷尬的是,只要這個事情沒被調查清楚,那么,技術科學部每一位院士都沒法擺脫外界的質疑。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近日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他這個行賄是怎么行的,是不是院士受了賄,我覺得這個要查清楚。”

      潘際鑾同樣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達了他的希望:“應該調查清楚這事,不能把這事賴到我們院士身上。”

      另外,對于“誰推薦、誰調查”模式,盧強院士說:“張曙光是鐵道部推薦出來的候選人,鐵道部怎么可能會說張曙光有問題呢?這調查不是流于形式、白調查了嗎?”

      不少院士十分清楚這種調查模式的弊端。盧強認為,中科院的調查制度亟須要改革。

      記者了解到,2012年6月,中科院召開全體院士大會,已開始討論“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研究報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表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就是要明確定位,正視問題。

      他透露,這項工作有四項原則:一是保持院士稱號的學術性和榮譽性,不與物質利益掛鉤;二是堅持院士增選工作的獨立性和學術性,減少非學術因素的干擾;三是明確推薦人的權利和責任;四是為院士團體實現其功能定位,實現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提供制度保障。

      盧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年11月,中科院院士會議即將召開,包括院士候選人、調查制度等在內的改革有可能會提上會議議程。“我們既要吸取袁隆平大師那樣本該當選院士卻沒有當上的教訓,也要吸取張曙光這樣有蒙混過關可能的教訓。”

    相關文章

    鐘世鎮:百歲院士的“配角人生”

    人人都在爭相成為耀眼的主角,他卻絲毫不失落于這樣的評價,相反,他認為“配角人生”是對他的真實寫照。盡管殊勛茂績加身,他卻為人謙和,淡泊名利,常常教導學生,要搞好解剖學就要耐得住性子,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著......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立元已任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

    近日,中南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柴立元已經擔任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主管發展規劃、“雙一流”建設、資產與實驗室、校友事務、基金會工作。公開資料顯示,柴立元,男,1......

    太陽物理學家汪景琇院士:執著探索太陽的奧秘

    人物小傳汪景琇,1944年生,遼寧撫順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太陽物理學家。自上世紀80年代起從事太陽活動和太陽磁場研究。基于我國太陽磁場望遠鏡向量磁場觀測,最早對太陽活動區磁場復雜性和非勢性給出定量描述......

    懷念周光召先生

    2005年,潘建偉與周光召(右)在“求是杰出科學家獎”頒獎典禮上。潘建偉供圖周光召先生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名譽校長,是科學界德高望重的老領導,但在我心中,光召先生更......

    痛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逝世

    2024年8月17日,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原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13位院士聯合發表綜述——新污染物:同一健康視角

    導語|Introduction 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人類需求的不斷提高,導致環境污染逐步加劇。盡管全球正在努力消除現存的污染物,但新污染物的不斷引入仍然對人類和地球構成重大威脅。因此,......

    “中樞神經重建國際大科學計劃”申報工作啟動

    近日,“中樞神經重建國際大科學計劃”(以下簡稱中樞神經重建計劃)申報啟動會在廣州市召開。據了解,中樞神經重建計劃由暨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目前,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的組織......

    最閃亮的星:他們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8月12日,“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公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戰斗英雄黃宗德入選。王永志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主持我國多型號導彈研制、火箭研發和參......

    黃葆同:勇闖歸國路筑基高分子

    1955年8月23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大標題格外醒目:黃葆同因申請回國曾遭美國當局無理拘禁。自此,黃葆同的名字和他沖破險阻、艱難歸國的歷程開始為國人所知。1947年,黃葆同赴美留學。他先在得克薩......

    曲久輝院士榮獲國際水協會榮譽會員獎

    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WaterAssociation,IWA)于2024年8月10日宣布,授予中國 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 院士HonoraryMem......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