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結合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方法,系統地研究了PYL13的功能和機制,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10月29日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z)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的顏寧(Nieng Yan),2007年作為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的顏寧受聘于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回國的幾年間,顏寧教授研究組主要聚焦于膜蛋白、膽固醇代謝調控通路相關因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在Science、Nature、Cell等雜志上發表多篇重要的論文,并榮獲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HHMI國際青年科學家獎等獎勵。
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植物中最為重要的激素之一,其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如種子的成熟與休眠、根系發育、葉片枯萎等。作為“逆境激素”,ABA在植物應對各種環境脅迫過程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水分脅迫下,植物細胞內ABA的含量迅速增加,迫使氣孔關閉并且調控大量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減少干旱或高鹽脅迫對植物組織的傷害。
近年來,有關ABA信號轉導分子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最為突出進展的則是ABA受體PYR1/PYL/RCAR蛋白家族(PYLs)。在擬南芥中該蛋白家族包含了14個成員,分別命名為RCAR1~RCAR14或PYR1和PYL1~13。在這14個PLYs成員中,PYL13與眾不同。它是唯一對ABA無反應的PYL。
序列分析揭示在PYL13中一個谷氨酰胺(Gln)殘基取代了ABA敏感PYLs中對于協調ABA至關重要的保守Lys殘基。與之相一致,將 PYL2的相應Lys突變為Gln也可完全破壞它對于ABA的親和力。自發現PYLs是ABA的受體以來,盡管針對各個PYL成員科學家們開展了大量的研究闡析它們的機制。但目前對于PYL13的功能仍不是很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PYL13不依賴于ABA,選擇性地抑制了PP2CA的磷酸酶活性。他們構建出了分辨率為2.4埃的PYL13- PP2CA復合體晶體結構,闡析了PP2CA和PYL13之間特異識別的分子基礎。除了PYLs與PP2Cs之間典型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個額外的接觸面,在PP2CA中從前未知的CCCH zinc-finger (ZF)模體的附近。序列搜尋發現了另外56個包含ZF的PP2Cs,所有這些都來自于植物。生物化學分析結果表明,PYL13可與PYL10形成異源寡聚體。這兩種PYLs在ABA非依賴性抑制PP2Cs作用上相互拮抗。
這些生化和結構研究提供了關于PYL13在植物脅迫反應中功能的新認識,為PYL13的未來生物技術應用奠定了基礎。
植物如何對非常微弱的機械性刺激——觸碰做出響應是非常有趣的科學問題。以往,我們知道觸碰含羞草、捕蠅草等植物,它們會迅速做出運動響應,而大多數植物對觸碰的響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觀察到。近日,著名國際期......
10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發布了2023年日本科學技術指標報告。報告指出,盡管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但其在世界級研究方面的貢獻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日本研究人員總數在全球排名第......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要持續強化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方聯動,開展以產......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秦跟基教授課題組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rabidopsisTCP4transcriptionfactorinhibitshi......
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Aging期刊發表了題為:InplantaexpressionofhumanpolyQ-expandedhuntingtinfragmentrevealsmecha......
核糖核酸誘導的轉錄后基因調控在生命個體抵御外源入侵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體無時無刻都需要應對各種外部入侵,如細菌、病毒等。為了應對這些入侵,生命體的細胞會產生一種叫做核糖核酸的分子......
在9月份,生命科學領域迎來了一場投融資的狂潮,眾多企業紛紛參與其中。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資源,40余家企業完成數十億融資!生命科學涵蓋了從生物大分子......
2023年9月,蘇州亞通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通生物”)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乾道基金領投,博潤資本跟投,凱乘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2022年8月,亞通生物獲得了來自杏澤......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共同發布“關于公布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第一批)入圍揭榜單位”的通知,經各地推薦、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確定了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揭......
9月16日,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廣州正式啟動建設。據悉,該重點實驗室是暨南大學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由天然藥物化學家、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擔任主任,擁有固定研究人員155人,其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