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2-11 10:39 原文鏈接: 第八屆亞洲氣溶膠會議在悉尼召開

      12月2日至5日,第八屆亞洲氣溶膠會議(The 8th Asian Aerosol Conference, AAC2013)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召開。亞洲氣溶膠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旨在進行氣溶膠科技領域的高端交流,為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產業開發等提供廣泛、專業的綜合平臺。

      本次會議由亞洲氣溶膠研究會(AARA)發起,悉尼大學主辦。由AARA主席、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曹軍驥研究員和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dia Morawska教授擔任本次的大會主席。參與此次會議的代表涉及科研機構、大學和企業的高水平科研與技術人員200余名。主要包括來自我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和新加坡等國家(地區)代表,以及亞洲之外的來自美國、德國、愛爾蘭、瑞士和英國等共十幾個國家的代表。

      本次會議共邀請10名國內外著名學者做了精彩的大會報告。曹軍驥研究員和Lidia Morawska教授應邀分別做了題為Atmospheric PM2.5 pollution and haze formation in China 和Urban air pollution: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Asia 的大會報告、Xavier Querol 教授做了題為Urban aerosols in Spain: from coarse to ultrafine particles 的精彩報告、Takafumi Seto教授針對Aerosol Nanoparticles - Synthesi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問題做了生動的演講。除此之外,Neng-Huei Lin教授,Sachi Tripathi博士,Chak Chan教授,Yong Pyo Kim教授,Lin Wang教授和Marie-Eve Héroux女士也應邀做了大會報告。

      本次會議設立5個分會場,分會交流報告80余個,分會場議題涉及了氣溶膠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氣溶膠化學、物理特征,氣溶膠觀測新方法與新儀器,氣溶膠與降水,氣候變化與天氣,氣溶膠的暴露研究,二次有機氣溶膠的形成與老化,氣溶膠的遙感,氣溶膠減排技術,城市及室內氣溶膠,燃燒過程排放氣溶膠及碳氣溶膠,氣溶膠的模擬及源解析,生物氣溶膠和納米氣溶膠研究等等。除此之外,會議還有海報交流展示65張和有來自全球的6家儀器展覽商。

      會議頒發了2013年度亞洲氣溶膠研究青年科學家獎(AYASA),該獎授予中國學者要茂盛博士、Kinfai Ho博士和日本學者Takashi Ogi博士等三名優秀的青年學者。之外,大會還評選出優秀海報獎3名。會議閉幕式上宣布日本金澤獲得了2015年第九屆亞洲氣溶膠會議舉辦權。值得一提的是,會議于12月4日晚在澳大利亞科技公園主會場安排了晚宴和獨具澳大利亞特色的文藝演出。該項活動的開展,讓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進一步增進彼此的交流,受到各位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本次會議為亞洲乃至全世界的氣溶膠學者、行政管理階層及企業家,提供了交流前沿理論、最新技術成果和先進管理經驗的平臺;為廣大學生、熱心大氣環境保護的社會人士,提供了提高認知、了解科技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課堂。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加強了亞洲各國及地區大氣氣溶膠研究領域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共同促進了亞洲大氣氣溶膠的科研水平和該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推進了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增進亞洲乃至世界各國家和地區大氣氣溶膠研究人員之間的友誼,在國際大氣氣溶膠科學界產生重要影響。

    曹軍驥研究員作大會報告

    相關文章

    科學家揭示大氣氣溶膠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機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玲莉團隊通過在北京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開展了長期的野外研究,揭示了大氣氣溶膠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于《新植物學家》。工業及汽車尾氣排放、生物質......

    黃麻納米纖維涂層實現水果綠色保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工業大麻產量基因首次被發現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科研人員研究表明:微塑料也可致脫發

    中新網合肥6月19日電(吳蘭靳瑾)記者19日從蚌埠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燒傷科褚維偉副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表明:微塑料也是導致脫發的原因之一。脫發是困擾很多人的“頂級”難題,在遺傳、免疫、精......

    北京水溶性有機氣溶膠化學組成和光學性質的季節變化

    有機氣溶膠(OA)是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要組分,對空氣質量、輻射平衡和人體健康都具有重要影響。OA的組成和來源復雜,其中水溶性有機氣溶膠(WSOA)是影響OA理化性質的關鍵組分之一。然而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

    染色體異常引起人類早期胚胎發育阻滯機制獲解析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袁隆平:稻田逐夢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研究利用環糊精等制備出超分子玻璃

    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環糊精等為原料,基于低共熔策略制備了超分子玻璃。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上。超分子玻璃制備過程。......

    最新研究:一顆小型主帶小行星確認被相接雙衛星環繞

    中新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研究人員報道了環繞小型主帶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個經確認的相接雙衛星(兩個天體緊密連接)的觀測......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第二輪會議通知)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計劃于2024年9月4-7日在遼寧·丹東舉辦。本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樣品制備技術及相關儀器裝置的學術交流與發展,會議將邀請在樣品制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海內外科學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