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員領導的液相色譜分離材料研究組(1803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Civelli教授領導的藥理學團隊合作,在傳統鎮痛中藥延胡索中發現了一種新的止痛有效成分——去氫紫堇球堿(dehydrocorybulbine,DHCB)。相關研究成果已于2014年1月2日在線發表在Cell子刊、國際生物學雜志Current Biology上(doi:10.1016/j.cub.2013.11.039)。
該項研究旨在利用現代高效分離技術,結合高通量高內涵的活性篩選,對傳統中藥中的物質基礎和有效成分進行深入剖析和挖掘,以期提升對中藥的整體認識,并發現有潛力的先導化合物進行新藥開發。
在此次合作研究中,兩國科學家聚焦于鎮痛活性成分的發現。研究者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技術將十種知名鎮痛中藥制備成500個標準組分,通過系統活性篩選,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延胡索的一個組分上。經過進一步的純化分離和結構鑒定,確認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為DHCB。并以小檗堿為原料,實現了DHCB的化學半合成。動物實驗表明,DHCB對急性疼痛、炎癥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都有顯著的緩解作用,雖然在鎮痛效果不如嗎啡,但在作用持續時間以及耐藥性上,DHCB都要明顯優于嗎啡。此外,研究者還發現,DHCB的作用靶點并非阿片受體,而是與多巴胺D2受體相關,這將大大降低該化合物的成癮風險。因此DHCB對于低水平、持續性的慢性疼痛可能具有較好的治療前景。而慢性疼痛,特別是神經性慢性疼痛,臨床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從而往往導致患者濫用止痛藥。DHCB的發現,為此類疼痛問題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以上研究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國際合作等相關項目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本草物質組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電壓門控鈉通道是細胞膜興奮性的重要控制因素,對各種生理和神經過程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些通道是一些重要藥物的主要作用靶點,包括局部麻醉劑、抗癲癇藥、抗心律失常藥和止痛藥。最近,普林斯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物-心理-社會現象,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于2020年將其重新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根據時間定義,疼痛主要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胡理研究組利用腦電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揭示了疼痛分辨力穩定且特異的神經指標。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于Cell子刊CellReportsMedicine,題為Selecti......
為何芬太尼的鎮痛效果比嗎啡高近百倍?如何減少成癮和呼吸抑制致死等毒副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團隊通過分子結構解析,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機制,為推動新型高效低毒的阿片類鎮痛藥物開發指明方向。1......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46.shtm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顯現,疼痛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問題。10月......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解兆謙教授與美國西北大學JohnA.Rogers教授、俄勒岡大學JonathanT.Reeder助理教授課題組合作,發明了一種生物可吸收的柔性微流控設備。其通過液體汽化冷卻......
眾所周知,在受傷處敷上冰塊可以緩解疼痛。現在,一種條狀植入物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項近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報告稱,該植入物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旨在減輕手術后疼痛。它通過給體內的神經纖維“降溫”以減輕......
腰酸背痛膝勞損,慢性疼痛難忍何時休?有了新技術,或許無需再擔心。據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論文,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結合軟機器人制造技術、超薄電子學和微流體技術,開發出一種超薄充氣設備,可以治......
急性及慢性疼痛長期以來困擾著許多成年人的生活。由于大腦對疼痛的調控機制異常復雜,對疼痛的診斷缺少有效的客觀依據,進而導致當代社會上阿片類止疼藥物的泛濫。長期連續地藥物治療,不僅會降低止疼效果,還會帶來......
2021年6月9日,CyMedicaOrthopedics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批準其IntelliHab系統的監管申請,用于緩解膝關節骨關節炎(kneeosteoarthritis)疼痛。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