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侵襲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逐年攀升態勢,這種疾病早期診斷困難、進展迅速、病死率極高。請關注——
侵襲性真菌感染是一種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實體器官移植、腫瘤化療、廣譜抗生素等治療過程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近年隨著這些治療手段運用的增加,患病率也呈顯著上升趨勢。基于侵襲性真菌感染預后效果差、病死率極高的特點,專家建議,采取早期積極預防性治療可降低真菌感染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一般的公眾對侵襲性真菌感染不太了解,主要是因為很少接觸,但事實上,近幾年這種疾病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因各種疾病或治療,造成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人群。”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真菌廣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目前已知的真菌有十萬余種,有些真菌在生產中具有重要價值,有些卻極易引發人類疾病。而侵襲性真菌感染則是指由病原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等)侵犯內臟器官及皮下組織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真菌侵入人體內,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組織損傷及炎癥反應。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為免疫力低下患者,多發生在血液、ICU、移植以及呼吸和感染等治療領域。“實體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的患者因發生侵襲性真菌感染而引起的死亡率增加了17.7%;ICU領域,侵襲性真菌感染占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比重為8%—15%。”翁心華介紹說,全球侵襲性真菌感染發病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威脅患者生命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的主要疾病之一。
“正常人有良好的免疫系統,受到真菌感染威脅的情況不那么普遍,但隨著醫學的發展,造血干細胞移植、實體器官移植、腫瘤化療、廣譜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的廣泛應用,我們的社會中多了一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國醫師協會血液分會會長、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表示,這部分人群正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在臨床上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
越來越高的發病率加之前期診斷的困難,使得侵襲性真菌感染成為了血液、ICU、移植和呼吸領域最令醫生棘手的感染疾病之一。
“侵襲性真菌感染不僅病死率高,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醫療費用,患者住院時間長、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加重了侵襲性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的經濟負擔。”在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博論天涯—第二屆侵襲性真菌感染多學科專家媒體座談會”上,翁心華再三強調,由于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如 HIV感染、肺結核的發病率增加,實體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廣泛應用,環境及氣候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導致侵襲性真菌感染發病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威脅患者生命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的主要疾病之一。
血液科患者基礎情況差,免疫力低下是侵襲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常見的科室之一。
“患者早期診斷困難,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常見臨床癥狀為發熱、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黃曉軍告訴記者:“經驗性治療與診斷驅動治療,可降低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但不同策略可能適用于不同人群,對有些人群,如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還要采用真菌預防策略,才有可能降低侵襲性真菌病的發生率。”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另一高發科室為呼吸科。“侵襲性真菌感染合并真菌感染的前三位呼吸系統疾病為肺腫瘤、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這些患者通常身體基礎情況差,長期使用激素或廣譜抗生素,免疫力低下。”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內科教研室主任、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劉又寧教授指出,呼吸道真菌感染是繼多藥耐藥細菌感染之后對臨床又一嚴峻考驗。“相對于細菌感染治療更困難、療程更長、預后更差。”
翁心華則表示,在ICU中,患者病情危重復雜、基礎狀況差、常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等情況,侵襲性真菌感染早期診斷比較困難。而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很高,據調查顯示,ICU患者抗真菌治療時機的延誤,可導致其病死率增加26%。“因此,在ICU及早進行抗真菌治療,對于保證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同時可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由于此類疾病多發生于免疫受損患者,而且真菌常已侵入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治療難度大,治愈率低,且極易造成病人的死亡。”黃曉軍表示,目前臨床醫生多推薦采用早期積極預防和經驗性治療來降低其發生率和死亡率。
劉又寧解釋說,真菌感染的治療分好多等級,除確診后的目標治療外,臨床診斷、擬診、預防治療也十分重要,由于確診手段有一定侵襲性,許多病人不能接受,所以針對臨床診斷或擬診的治療更為普遍,而在致病原不完全明確情況下,選用治療藥物時,提倡選用抗真菌譜較廣、不良反應少的藥物。
近期,證監會官網披露,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丹娜生物”)上市輔導驗收,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派出機構為天津證監局。圖片來源:證監會官官網信息顯示,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主要致力于......
近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
入秋之后有些人出現了,眼睛、鼻子奇癢無比,噴嚏眼淚止不住地流。很多人以為是感冒,其實是秋季花粉過敏在作祟,目前,我國多地已經進入,秋季過敏高發期。為什么秋季過敏比春天嚴重?夏秋季節最常見的過敏原是花粉......
真菌感染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構成威脅,甚至帶來嚴重后果。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學(HHU)等機構的科學家,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闡明了真菌感染的一個重要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有望促進新型抗真菌藥物......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趙興明教授在Microbiome期刊發表了題為:Enterotypesofthehumangutmycobiome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歐洲、北美洲以及亞洲的1......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小良站)站長、生態中心研究員王法明團隊,基于小良站長期模擬氮沉降試驗樣地,揭示了氮沉降增強真菌驅動熱帶森林土壤有機碳固存的潛力及其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和關注程度也不斷增強,食品安全監管隨之成為新的關注焦點。據報道,真菌毒素污染在世界范圍內非常普遍,已成為影響世界糧食衛生安全的最......
近日我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