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組改良版轉錄因子(OySyNyK),并由此建立了一個高效快速的iPS重編程系統。這項一研究于二月二十七日發表在Cell旗下的Stem Cell Report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分別是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陳大華研究員、孫欽秒研究員以及Emory大學醫學院的金鵬教授(Peng Jin)。
利用體細胞重編程生成誘導多能干細胞的技術成為iPS。自山中伸彌誘導出第一個iPS細胞(iPSC)以來,已經過去了七年。現在,這一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研究者們在此基礎上尋找致病基因、進行藥物研發和開發細胞療法。
iPSC在再生醫學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傳統轉錄因子組合(OSMK)介導的重編程過程不僅慢而且效率很低。
現在,研究人員將Yes相關蛋白的反式激活區域與轉錄因子融合,開發了改良版的轉錄因子組合(OySyNyK),建立了一個高效而快速的重編程系統。
研究顯示,OySyNyK誘導iPSC的效率比OSNK高一百倍,而且OySyNyK的重編程非常快,可在24小時內開始。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OySyNyK在早期階段顯著增加了Tet1的表達,并且能與Tet1/2相互作用促進重編程。文章還指出,人工改造的轉錄因子能夠與TET蛋白共同起作用,調控5hmC介導的表觀遺傳學修飾。
陳大華研究員:
男,1970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模式動物與干細胞生物學研究組組長。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99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3先后在University of Kentucky 和UT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從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05年在UT SouthwesternMedical Center任Instructor。2005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百人計劃引進國外杰出人才”回國后任研究員。先后在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副主任。近年來應邀為Current Biology、Development、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Genesis和JGG等雜志審稿人。自2000年以來,陳大華博士一直從事干細胞命運調控機制的研究。近年來,陳大華研究組以果蠅生殖干細胞為模型,在干細胞命運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的進展,證明了小分子RNA、核膜介導的轉錄調控及泛素化等途經在果蠅生殖干細胞命運決定中起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Cell、PLoS Genetics和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等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等領域主流雜志上。
孫欽秒研究員:
女,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免疫和信號傳導研究組組長。
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0-2005年在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系作博士后,2006-2007任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系Researcher Instructor。長期從事NF-κB途徑和天然免疫分子機制的研究。在PLoS Pathogens, Immunity, Molecular Cell, Blood和JBC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200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并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建立“免疫與信號傳導”組,任研究組長、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目前實驗室承擔科技部生殖發育重大計劃、973、國家基金委等項目。現有在讀研究生12人,其中博士生8人,碩士生4人。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奧浦邁(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實業(600195),雙鷺實業(002038),通化東寶(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國健(688336),潔......
近日,一則《太原師范學院引進和穩定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的截圖在多個關注高教領域話題的網絡平臺上引起關注。記者查詢發現,太原師范學院官網“人才引進”欄目在2021年6月17日發布了這一管理辦法。網上引起......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表彰第二屆中國科學院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集體的決定》,公布獲獎名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70.shtm孟醒不會忘記“夢醒”的那一天——2020年8月12日。那是她在一家芯片公司的最后一天......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聯合青海省西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順利出生。這是國內首次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藏羊群體中的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并用于良種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據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起鶴,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0日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朱起鶴據公開資料,朱......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點評了一部電影《熱辣滾燙》,其中涉及到減肥100斤的賈玲。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賈玲是知名的娛樂圈明星,而顏寧院士則是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言論卻引起了網友......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原發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中最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一種。手術切除腫瘤后,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MZ)治療。盡管患者最初對該藥物反應良好,......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脂質是鐵死亡(一種細胞死亡形式)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發現提供了關于細胞在鐵死亡過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細節,并可以提高人們對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有害發生鐵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