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王志明教授及其肝臟外科團隊采用一項國際最新技術,在我國首次對原發性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實施“二步切除法”手術,將原本不符合條件的患者左半肝及其腫瘤成功切除。這為傳統意義上不可切除的肝癌尋找到了可切除的新途徑。
據介紹,目前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仍是肝癌患者獲得根治性療效的首選,但傳統切肝手術必須保留40%的剩余體積,以維持肝功能。目前,不少中晚期肝癌患者因剩余肝臟體積較小而不能接受大范圍切除,10個人中只有不到3個人具備手術切除的條件。
2007年,德國專家HansSchlitt教授首創了聯合肝臟離段和門靜脈結扎的二步肝切除術,簡稱ALPPS。其原理是通過調整入肝血流分布,促進剩余肝臟再生后再行切除。主要分兩步:第一步是先切斷門靜脈右支,將左、右半肝劈開分離。7至14天后,待剩余肝臟體積增生至安全范圍,再實施手術切除肝癌。
由于肝內結構十分復雜,要將肝內管道和血管清晰解剖出來,需十分細致入微的操作,手術難度很大。據文獻報道,ALPPS成功案例全球僅百余例,其中我國僅4例,且多為未出現肝硬化的轉移性肝癌,對原發性肝癌則缺乏臨床實踐。
3月20日、3月31日,王志明主刀相繼完成ALPPS手術,將患者右半肝連同腫瘤完整切除。此時,患者右肝占比已由手術前的20%增大了約一倍,滿足手術安全要求。
王志明表示,該手術的成功實施,關鍵在于第一步的“結扎”和“分離”,以降低感染和并發癥的風險,這得益于該院多年來開展活體肝移植手術的經驗。
據悉,目前全球所有接受過ALLPS手術的患者均有好轉,但醫學界普遍認為,該術式能否廣泛普及仍需經過長期觀察研究方能確定。
雙肩不平、脖子傾斜、外觀畸形,13歲小宇的父母原本以為,孩子要帶著這樣的畸形生活下去,直到他們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脊柱外科就醫,該科主任張宏其教授領銜的脊柱側彎團隊,通過“打斷”脊柱再重新拼接的方式,為......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9月20日透露,該醫院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志輝帶領多學科醫療團隊,使用雅培MitraClipTM經導管二尖瓣夾系統,為一位85歲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順利實施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25年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所有原發性肝癌的85%。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之低,只有約18%的患者在確診后能......
21歲女大學生小戴因“反復上中腹疼痛6年,加重5天”,近日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外科就診,檢查發現竟是先天性巨結腸“惹的禍”。老年外科主任彭健教授團隊為小戴進行了微創手術,切除了其病變的巨腸,最粗處直......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MDT團隊順利完成一例尿毒癥合并腹繭癥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手術。術后患者經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醫療團隊與患者合影。湘雅三醫院供圖41歲的患者梁女士因“發現盆......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49歲的陳先生來自內蒙古通遼市,12年前的一場爆炸事故導致他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有一點光感。因病情極為復雜,如果接受傳統角膜移植手術,術后排斥率將超過95%,他多次求醫都失落而歸。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
中新網上海6月2日電(記者陳靜)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攜手開展多中心研究(SOC-1)。SOC-1研究在國際學術領域將腫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應用于臨床研究方案中,創新探索新的臨床研究終點—累......
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張佳欣)當人體內被植入像起搏器這樣的醫療設備后,通常會引發免疫反應,導致植入物周圍形成疤痕組織。纖維化的疤痕可能會干擾設備的功能。據22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