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5-19 10:05 原文鏈接: 生命科學研究評價的新指標發布

       文獻計量學是以文獻體系和文獻計量特征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學、統計學等的計量方法,評價和預測科學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學科。目前,文獻計量學已被公認為國際圖書情報領域內最活躍的一個分支學科,成為情報科學研究的主流,體現了當代學科定量化的趨勢。在包括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學科、領域、期刊、研究機構等的評價中,文獻計量學作為一種基礎的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

      傳統上,常用的文獻計量指標有總被引頻次、篇均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載文量、基金論文比、平均引文率、他引率、自引率、來源文獻量、平均作者數、地區分布數、機構數、國際論文比等指標,可以較好地用于學科領域或期刊間的對比,同時反映某領域的整體發展概況。2005年,作為量化科研人員獨立個體的研究成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提出H指數(H index)的概念。此后,H指數作為一個混合量化指標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還有不少研究者和研究機構提出了基于網絡計量的評價指標。

      盡管現有指標可以對學科、領域、期刊、研究機構等進行較好地評價,但在反映某一學科領域或研究領域的知識更新方面,文獻計量指標仍然相對缺乏。在這一方面,作為三次文獻的綜述,是指就某一時間內,作者針對某一專題,對大量原始研究論文中的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的論文。綜述文獻的專題性強,涉及范圍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時間性,能反映出這一專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通過分析綜述文獻占總文獻中的比例,可以較好地從數學、統計學等的計量角度,反映某一學科領域或研究領域的知識更新狀況。因此,本文提出“綜述比(Review Ration,RR)”的概念,并以生命科學及相關學科的評價為例,來探討其在學科應用中評價的可行性。

      1 綜述比(RR)的計算

      學術文獻的類型多樣,包括論文(Article)、綜述(Review)、短篇論著(Letter)、會議論文(Proceeding Paper)、簡訊(News Item)等多種。在這其中,又以論文和綜述最具代表性,通過兩者的比例關系已經可以較好地反映某學科或領域的發展水平。因此,“綜述比(RR)”的指標,以某一學科或研究領域范圍內,綜述文獻占總文獻(包括論文文獻和綜述文獻)的比例來計算:

      綜述比(RR)=綜述文獻量/(綜述文獻量+論文文獻量)

      2 生命科學學科領域的評價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學研究對象的三類基本劃分,通過綜述比可以較好地觀察研究者對這三類研究對象的知識積累和更新程度。以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收錄的論文和綜述文獻的統計為基礎,可以發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基因重組技術發展后,微生物學的綜述比快速增長,這也反映了當時的知識更新經歷了快速增長的時期(圖1)。然而,隨著新技術的逐漸成熟,新概念和新技術的引入較少時,該學科的知識更新就逐漸趨于緩慢。與之相比,在分子育種技術快速發展后,植物學領域的知識更新進入了活躍期,而動物學領域的知識更新則相對緩慢。

    圖1 生物學的部分學科領域的綜述比年度變化一

      與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等研究已達數百年的學科相比,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知識更新明顯更快(圖2)。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的綜述比都曾達到了10%以上,明顯高于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領域的綜述比。

    圖2 生物學的部分學科領域的綜述比年度變化二

      與前述的基礎學校相比,醫學研究和藥學研究等偏向于臨床研究的學科領域知識更新明顯更快(圖3),普遍達到10%以上,其中部分領域達到15%左右。究其原因,可以發現這些領域的臨床實踐中產生的大量新知識,需要融入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從而推動知識更新周期的加快。

    圖3 醫學研究和藥學研究的部分學科綜述比年度變化

       3 討論

      (1)“綜述比”指標應用的可行性

      從上述學科領域的對比可以看出,“綜述比”的指標可以較好地反映學科領域的知識更新狀況,而這事實上也可以通過對所有的學科比較來證明(限于篇幅因素,本文未對生命科學及醫藥領域外的學科作對比)。

      (2)知識更新速度的等級劃分

      簡單地劃分,可以將5%左右、10%左右、15%左右作為綜述比的三個等級,5%以下的領域可以認為知識更新較慢,而15%以上的領域可以認為知識更新極快。

      (3)“綜述比”指標在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上述的分析以學科領域作為案例,來探討“綜述比”指標應用的可行性。推而廣之,在干細胞、分子成像等具體的研究領域,也可以利用“綜述比”的指標來評價知識更新的速度,從而就這一角度評價學科領域的發展態勢。

    相關文章

    多部門聯合印發《科學道德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加強作風學風建......

    織構壓電陶瓷研究成果在《科學》期刊發表

    4月7日,《科學》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在高性能織構壓電陶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晶粒定向排列的鋯鈦酸鉛陶瓷》(Leadzirconatetitanateceramicswithalignedcr......

    重磅!BCEIA2023雙碳戰略下的可持續科學與技術高峰論壇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我國提出了力爭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低碳綠色化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新能源器件(如燃料電池......

    研究發現細胞衰老可能與基因表達錯誤率上升有關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細胞內部基因表達的錯誤率越來越高,無法正常合成蛋白質,可能是細胞停止分裂、陷入衰老狀態的原因。這項成果由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等機構的人員取得,有望為研發抗衰老藥物提供新靶點,相......

    科學家繪制番茄群體級別表觀遺傳變異圖譜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熱帶作物學院教授王守創團隊繪制出首個番茄的群體級別表觀遺傳變異圖譜。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在番茄育種歷史過程中,群體DNA甲基化在多個維度上發生了巨大變異。相關研究為番茄遺傳改良......

    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研究: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短缺將達40%

    在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前夕,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顯示,世界正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將短缺40%,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會出現更嚴重短缺。報告指出,各國必須將水資源視作一項全球共同......

    科學家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新成果為成癮機制研究提供線索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生命健康學院朱英杰團隊,在JournalofNeuroscience雜志在線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