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溪洛渡電站安裝的18臺7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中,有15臺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機組,分別來自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和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機電工程局溪洛渡機電安裝項目部副主任蔡肇斌告訴記者,這些機組全部一次啟動成功、一次通過72小時試運行,安裝質量及運行指標全部達到優良標準。
三峽集團機電工程局技術管理部主任吳仲平向記者介紹,單機容量越大,對水力性能、結構件剛強度、結構穩定性、材料性能、絕緣性能以及冷卻技術等要求更高,制造加工、安裝調試難度也更大。“從三峽電站的單機70萬千瓦到向家壩電站單機80萬千瓦,不僅是機組容量的變化,更是設計技術、材料性能、制造技術、加工工藝、安裝技術以及運行管理水平的飛躍。”
記者了解到,在三峽電站之前,國內廠家尚不具備制造35萬千瓦以上水電機組的能力。為提升國內廠家的制造水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依托三峽工程成功實施了大型機組國產化戰略,通過技貿結合、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使國內廠家掌握了機組設計、制造的核心技術,從而使我國水電重大裝備制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三峽右岸電站12臺機組中有8臺機組、三峽右岸地下電站6臺機組中有4臺機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在溪洛渡電站和向家壩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國產化得到進一步深化。“從運行效果來看,國產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能與歐美國家同類產品并駕齊驅。”吳仲平告訴記者,國產大容量發電機斷路器、500千伏電纜系統等產品在溪洛渡、向家壩電站首次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廠家的長期壟斷。
吳仲平表示,大型水電機組及重要機電設備全面國產化,直觀效益是大幅降低水電項目工程造價,提高售后服務保障度,提高水電站的可用率和發電效益,同時也推動了水電行業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提高了國內水電設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
2022年12月12日-15日,以“新算力新賦能新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CCFHPCChina2022)在線上成功舉辦。在13日上午主論壇上,《開放架構HPC技術與生態白皮書》......
名稱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統計技術規范排放源統計》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3分類生態環境統計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2文號公告2022年第31......
11月30日,據工信部官網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集群的名單。相關集群2021年主導產業產值達19萬億元,培育22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
神舟十五號飛船發射成功,首次實現空間站6個型號艙段組合體結構和6名航天員在軌駐留的“太空會師”。11月29日,搭載著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入軌約6.5小時后,飛船......
11月28日下午,隨著近20場論壇和主題活動的相繼落幕,2022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等一批重磅成果的發布,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順利在成都落下帷幕。合力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閉幕式......
11月23日上午,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蘇州大學“微納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應用”和“基于數字化三維光刻的微納智能制造與應用”兩......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事中事后監管,做好限制類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結合限制類技術臨床應用......
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吉林單元,一輛魚形車引得不少參觀者俯身細瞧:“中國紅”的車身艷麗流暢,拉花式五角星動感十足,要是在賽場上飛馳,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是首款國產雙人雪車!”解......
隨著中國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在越來越多領域得到應用與發展。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第二屆復合材料技術與裝備國際發展論壇暨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國際會議日前在南京召開,......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基因編輯技術TARDIS,可一舉測試數千種基因突變的影響,將以往需要耗時多年的工作壓縮到幾天內。生物學家可借此在動物身上開展新實驗,比較一種基因的多種突變,找出導致特定特征的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