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源”近日竣工。“上海光源”又名“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而同步輻射光束線的“心臟”則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
由該所承擔研制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是“上海光源”光束線中的關鍵設備,各實驗站所需單色光波長、能量分辨率、光斑大小都是由單色器來實現或決定,它是整個同步輻射光應用中最重要的裝備之一。該設備的性能好壞直接關系到同步輻射光束線的優劣,因而被稱為同步輻射光束線的“心臟”。
由于單色器結構設計復雜,加工技術難度大,目前世界上只有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研制生產,且市場價格十分昂貴。為了研制我國自己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滿足“上海光源”工程建設的急需,承擔該項研制任務的西安光機所“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項目組全體科研人員在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中科院沈陽科儀中心等單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先后攻克了單色器第一晶體高精度定向、切槽、冷焊以及第二晶體肋拱結構等特殊形狀單晶硅精密加工及壓彎聚焦面形控制技術,四連桿柔性鉸鏈設計及傳遞彎矩實施晶體彎曲聚焦技術,晶體投角、滾角、擺角精密微調及光束固定出口技術及高精度高穩定性懸臂式空心軸系、大口徑磁流體密封及編碼器閉環控制精確定位Bragg轉角等系列技術難題,首次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
2008年5月12日和6月6日,在“上海光源”首批7條光束線站中,安裝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的X射線小角散射光束站和高分辨X射線衍射線站等兩條光束線相繼進行了首輪調光試驗。聯調期間,各運動、調節機構精度高、穩定可靠,兩臺弧矢聚焦單色器成功得到我國第三代同步輻射第一束衍射X光束,聯調試驗獲得圓滿成功。它標志著我國自己研制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完全達到設計和使用要求。
“上海光源”工程委員會在評價意見中指出,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制的弧矢聚焦雙晶單色器是整個同步輻射光硬X射線光束線核心部件;該項目的完成,填補了國內在弧矢聚焦雙晶單色器研制領域中的空白,在其結構設計和關鍵技術應用上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同步輻射硬X射線光晶體單色器的研制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躋身于國際同類水平,使我國成為第二個能生產弧矢聚焦單色器的國家。
《科學時報》 (2009-6-24 A1 要聞)
更多閱讀
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坐落著一座形似“鸚鵡螺”的建筑——上海光源。作為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成果產出最多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已為科學研究“服務”了十多年。2004年12月25日,國家重大科......
近日,上海光源自主研發的我國首臺超導波蕩器樣機完成了儲存環上的大流強帶束測試,這表明我國已掌握超導波蕩器研制的關鍵技術,并取得了重要的實質性進展。超導波蕩器是正在發展的加速器光源關鍵核心技術。相比永磁......
2月3日,《中國科學報》獲悉,為共同抗擊疫情,“上海光源”特別開通“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并于2月2日提前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微觀結構、打開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記者......
何建華在實驗室做實驗。走近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創上海的頭號地標——被形象地比喻為“鸚鵡螺”的上海光源頗為引人注目。今年11月,上海光源二期工程首條光束線站出光,引出更多洞察微觀世界的科學之光......
近期,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與故宮博物院聯合開展的文物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8月13日,《科技日報》頭版報道了故宮科技考古團隊在清乾隆時期紫金釉中發現高純相、大粒徑ε-Fe2O3晶體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
在科創上海,最閃亮的“金字招牌”無疑是正在建設中的張江實驗室。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超強超短激光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以及啟建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
人類來到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光。光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從紅外、可見光、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到伽馬射線……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光打交道。國家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是上海張江......
大科學裝置非常重要,建設與應用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的過程也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它從多方面推動創新,上海光源更好說明這個例子。上海光源1993年立項,三位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建議建立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然后到......
7月13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員齊建勛來到上海光源南門,按照慣例拿到了實驗用的門禁卡。從上海光源出光起,齊建勛就經常往返京滬兩地,已經是上海光源不折不扣的老用戶了。上海光源的所在地,位于張江科技園區......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近日首次公開發布重大科技設施建設成果。來自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上海)的三位負責人介紹了這些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