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視為“垃圾食品”的方便面,營養比包子還要好?國內一所大學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引發消費者爭議。幾位食品安全專家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該報告“偷換概念”,并表示只認準一種方便食品,是無法獲得均衡營養的。
研究報告
方便面不是“垃圾食品”
在近日的第十四屆中國方便面大會上,天津某大學營養專家團隊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方便主食營養比較研究》,對15種即食餐食的營養成分采樣與分析,結果顯示方便面、涼皮、炒河粉等消費者認為較不營養的食物,反而在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的能量均衡度上居于前列。
報告指出,方便面比起部分僅能提供碳水化合物,或是含油量過高的方便主食(如包子)更為均衡。說方便面是“垃圾食品”不但沒有證據支持,反倒是不科學的謠言。從食物的性價比考量,一款優質方便面明顯高于漢堡、速凍水餃等同類快速食品;從食物的營養均衡比考量,方便面也優于饅頭、米飯等傳統主食。
這份報告引起不少網友熱議,并還調侃諸如薯條、泡椒鳳爪同樣有“垃圾食品”之稱的食物,是不是也會被“正名”?
食品專家
方便面無法替代多種食物
“這里面存在的重大問題,主要在于‘偷換概念’”。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專門寫了一篇近6000字的博客,指該研究報道存在多處硬傷,包括將“把人體必需營養素”和“三大營養素”的概念混為一談。
范志紅表示,從來沒有營養學家用“三大營養素供能比平衡”的指標去評價一碗米飯,一塊牛肉,一碗菠菜,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素有40多種,還有上百種的保健成分,油炸方便面里沒有足夠的維生素,無法滿足一餐所需,同時國外已有研究發現,方便面等高鈉食品的消費和女性的高血壓有直接關系;也有發生內臟肥胖和與肥胖相關的代謝異常的危險,三高患者更不能吃方便面。
“方便面就是一種應急食品,絕對替代不了多種食物的營養作用,應該限制食用次數。”范志紅說。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也在網上反駁指出,常吃方便面對于心臟有負面影響的研究是很多的。如果只認準一種方便食品,無法獲得均衡的營養,而判斷是否是“垃圾食品”,不能只考慮以三大營養素來評判。
乍一看,唾液似乎是很無聊的東西,不過是讓入口的食物更加順滑,但現實并不是如此,唾液與進入口腔的所有東西相互作用,即使它99%是水,但它也對我們所品嘗到的味道有影響。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美正生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美正生物帶來了食品快檢試劑和耗材,以及生物相關小型實驗儀器。分析測試百科網邀請到美......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食品工業科技》開始征稿啦!1979年創刊,國家綜合性科技期刊,輕工行業優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北京食品學會“突出貢獻單位”。本次征稿范圍如下圖所示,欄目設置為:未來食品、研究與探討、生物工程、工......
隨著現代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食品化學危害物的定向檢測方法得到快速發展,為食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該類方法都是事先選定目標物,所涵蓋的被測物數量僅僅是食品中潛在化學危害物的“冰山一角”,無法有......
2023年2月,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牽頭申報的《肉與魚制品——揮發性鹽基氮的測定——半微量定氮法》和《肉與肉制品——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檢測——連續流動注射法》兩項食品國際標準制定項目正式獲......
特殊食品包含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其中特醫食品到底“特殊”在哪?離我們普通消費者遠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它。一、什么是特醫食品特醫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
2月15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檢出不合格食品9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5批次食品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