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在細胞治療、組織工程、藥物篩選、發育研究以及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早在1967年,美國華盛頓大學托馬斯教授就提出將干細胞用于醫療的觀點,但直至2005年,干細胞市場才快速發展起來。近日,美國Advanced Stem cell 公司首席科學家Robert Lanza成功利用胚胎干細胞改善兩種老年衰替性眼病。而就在不到一個月前,日本神戶理化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的眼科專家高橋雅,利用iPS細胞來治療與年齡相關的視網膜退化疾病,干細胞在醫學上的作用日益顯現,然而圍繞著干細胞的研究不斷成為新聞焦點。
由于胚胎干細胞克隆出現諸多的倫理問題,多能干細胞逐漸在再生醫學上行使著重要的作用。盡管科學研究者對這一研究表示歡迎,但是這項研究遭到了生物倫理學會Family Research Council 的反對,他們稱這種行為是可恥的,因為它破壞了一個新生命。另外來自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生物倫理學家Insoo Hyun稱,“人類胚胎干細胞克隆的確為很多病人帶來特殊的治療手段,但是這樣也為帶著其他目的的實驗鋪開了道路。”如下盤點一下各國對干細胞的態度。
各國對干細胞克隆的態度與他們所處的經濟、宗教甚至政治形態有關。胚胎干細胞克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治療性克隆,另一類是生殖性克隆。治療性克隆被大多數國家許可,而生殖性克隆則是研究者的禁區。美國一直處在干細胞研究中心,歷屆總統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干細胞研究的命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是干細胞研究的審慎支持者,1998年,他要求全面評估人類干細胞研究所涉及的問題,而其繼任者,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是干細胞研究的堅定保守主義者,在其任期內,曾兩次否決國會提交的放寬聯邦政府資助胚胎干細胞研究的法案,而且他的第一次總統否決權就用在國會準備通過《干細胞研究增進法案》上。盡管小布什的觀點代表著部分美國對干細胞克隆的態度,但是仍有半數以上的美國人仍舊支持干細胞研究,并且認為這樣有助于人類疾病和生殖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小布什并沒有完全限制干細胞研究,例如,他沒有限制對成人干細胞的研究資助,但他反對從新的胚胎中提取干細胞,因為這樣做無異于“故意摧毀人類胚胎”。2009年3月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一個月后,就宣布解除聯邦政府資金對胚胎干細胞研究的限制,干細胞研究的曙光重新出現。
盡管歐洲一體化在很大程度上源自這片地區文明的相似,但是由于歐洲不同地區的宗教和歷史背景不同,因而造成不同國家對干細胞研究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英國、瑞典、比利時以及西班牙這四個國家都承認治療性干細胞克隆的合法性,英國也一直領跑四國,成為干細胞研究的主要陣地,比利時也是干細胞研究的積極推動者。相反,德國、意大利對干細胞研究比較苛刻。由于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進行了非法的醫學研究,迫使德國政府對干細胞研究非常謹慎,其制定的法律條文也非常苛刻:自1990年以來,任何形式的胚胎干細胞克隆研究在德國都是禁止的,連合作研究也是禁止的,違者將處以三年監禁。這迫使德國的研究者遠離這一領域,以免惹禍上身,但最近,德國政府對干細胞研究政策也逐漸趨于緩和,因為德國政府認為這樣可能有助于干細胞治療的研究。同樣,意大利對干細胞研究也是非常嚴厲的,2004年,意大利政府通過一項法律禁止任何人捐助精子和卵子進行胚胎克隆,但是該國允許有條件的體外受精胚胎工作。
亞洲大多數國家對干細胞研究比較寬松,而且這些國家很少有來自倫理組織和宗教團體方面的壓力,相關的法律也在逐步完善中,包括中國、韓國以及日本等國在內,都允許胚胎干細胞克隆用來研究和治療疾病。盡管2003年,中國就對干細胞方面進行規范,但是目前仍有一些病人在接受非法的干細胞治療。由于非洲整體經濟落后,該領域研究難以形成氣候,但南非2004年成為世界上首個干細胞庫誕生地,該國允許治療性干細胞克隆,反對生殖性干細胞克隆。
編譯|杜珊妮王兆昱在通常情況下,若要繪制包含生物體所有細胞類型的圖譜,需要大規模的跨國合作和龐大的預算經費。然而,事情也有例外。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3名研究人員主導,僅在1年內就以很低的成本,干成......
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研究論文稱,負責任森林管理認證體系覆蓋區域內的哺乳動物比非認證管理森林里的哺乳動物更豐富,被捕獵的威脅更低。這項研究基于對......
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王維斌教授團隊在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中科院一區,IF=12.658)發表綜述,總結了胰腺癌干細胞近期的......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歷史人類擾動及森林演變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4月5日發表在Earth’sFuture上。大規模生態......
肺臟是人類重要的呼吸器官。肺泡上皮是肺臟的重要功能區域。肺泡一旦受損,需要“新生”上皮細胞才能修復。因此,在肺臟疾病中尋找新生肺泡上皮細胞的來源是亟需解決的問題。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吳雙團隊首次解析了番茄通過形成特殊表皮毛,改變花的結構,進而改變授粉方式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未來改造植物授粉方式,增加結實率和提高植物的逆境適應力,以及未來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控制提供了重......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論文認為,罕見的會引起蛋白質改變的遺傳變異和微管蛋白基因,可能與人類俗稱“左撇子”的左利手的形成有關。這項研......
走進豬場和豬近距離接觸、帶著吸奶器取豬奶、從豬奶分離的3000多株微生物中篩出一株良菌、研究豬奶分泌機制……5年前豬場采樣的場景,尹佳仍記憶猶新。這個湖南師范大學的副教授,原本對動物營養研究“一竅不通......
科學家繪制出迄今最詳細人類血液干細胞圖譜。圖片來源: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美國科學家借助博弈論和機器學習技術,繪制出迄今最詳細人類血液干細胞圖譜。借助該圖譜,研究團隊已經鑒定出80多個不同的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