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冬,正逢雜交水稻協作攻關組從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抽調農業科技工作者,他幸運地作為福建省協作組成員被派往海南,開始了育種生涯。
1981年,謝華安培育出雜交水稻“汕優63”。1986年,“汕優63”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播種面積最廣的水稻品種,并在此后16年連續穩居首位,謝華安的貢獻在業內無人不曉,他于去年底成為中科院院士。在以謝華安人生經歷為主線的報告文學《神農》一書中,謝華安被稱為“雜交水稻之母”、“雜交水稻救星”。但是,他的學術能力正遭受質疑,他的論文和專著被指抄襲和侵占他人勞動成果。
2007年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福建農科院研究員、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謝華安榜上有名。同一天,福建農科院兩名退休研究員給著名打假網站新語絲發去郵件,內稱謝華安有論文是抄襲他作而成。中科院院士,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而對謝華安的質疑,恰恰就集中在其學術能力上。
據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長馬揚表示,在院士增選過程中,中科院的確接到過舉報謝華安的材料,他們也派人去調查過。調查結果在院士增選大會上公布過,討論過。最后,謝華安以超過2/3的票數當選院士。至于調查結果的具體內容,這位負責人沒有透露。
福建省農科院宣傳部負責人也表示,中科院既然批準他成為院士,舉報的問題是真是假,答案已經很清楚。他是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工作成果都在農田里。據悉,1995年到2005年,謝華安先后5次向工程院院士沖刺,均告失敗。去年,他向中科院院士沖刺,終獲成功。
對于質疑之聲,謝華安本人更為低調。正在北京開會的他告訴記者,自己被舉報這件事,組織上很重視,對他和舉報者都進行了調查核實,他相信組織。至于其他,不想多說。
論文抄襲鐵證如山? 邱實,向新語絲發舉報材料的兩名研究員之一。 “不只是那篇論文,這本書都有問題,是別人代寫的。”1月6日下午,福州某小區住宅內,邱實拿出一本綠色封面的書給記者看,書名 《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署名謝華安,2005年1月出版。
此前,謝華安五次被提名工程院院士時,邱實曾寫信給相關部門提出質疑:謝華安培育汕優63,育種思路是按袁隆平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配套”理論,育種手段是已有的常規方法,在學術上沒有任何創新,不夠資格當院士。“我承認,謝華安貢獻很大,但不能因此亂戴高帽。”
2007年,又是工程院院士增選年。邱實估計謝華安還會被提名,于是早早開始搜集新證據。很快,他將目光鎖定在謝華安的論文 《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良種―――汕優63Ⅲ.光合特性與光能利用率》 (以下簡稱 “謝文”)和著作 《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上。
“‘謝文’是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朋友說,謝華安沒做過光合研究,怎么會有相關數據?”邱實找來那篇論文看,發現謝文沒有一個引注,只在文后列了16篇參考文獻。他專門跑到福建省農科院圖書館,借來幾篇參考文獻與論文對照:“謝文”中6個表格的數據,與參考文獻中的3篇論文的數據驚人的一致。略有差別的是,或者計量單位不同,或者表現形式不同。
而那6個表格的數據,正是謝文的核心所在。文中汕優63的光補償點、光飽和點、劍葉凈光合率的具體數值,及作為參照系的其他稻種的光補償點、光飽和點、劍葉凈光合率的具體數值,與3篇參考論文的數據完全一致。
那3篇論文為江蘇省農科院的同一個研究團隊所寫,均于1989年發表在 《江蘇農業科學》上。
“如果是引用別人的研究結果,需要一一注明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國祥認為,核心數據不標明出處,會讓人以為是作者親自做實驗得出的。水稻研究領域最具權威的刊物《中國水稻科學》的編輯人員也表示,作為論文的核心數據,如果不一一注明出處,嚴格來講確屬抄襲。“絕對是抄襲。謝華安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邱實后來又打聽到,兩三年前,福建省農科院才買了部可以測量光合數據的儀器。而謝的論文是1997年發表的。
公然侵占他人成果? 周易,福建省農科院研究人員,他認為 《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是謝華安侵占他人勞動成果。
據周易介紹,2004年八九月份,時任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的王烏齊開始找人編寫該書的章節提綱,隨后組織十來名中青年科技人員,讓他們按章節查找文獻,搜集資料,著手編寫。但該書正式出版時,編著者署名只有謝華安,真正的撰稿人在前言中被歸入“幫助完成資料收集、打印和文稿校對工作”人員之列。
“事實上,謝華安沒寫過一個章節,只參加過書稿的討論會。”周易肯定地說,“全書70多萬字,頭年八九月份開始寫,第二年1月份出版,短短幾個月時間,他一個人怎么能完得成。”
“是多個人寫的。”另一名曾經參與編審工作的科研人員藍波也證實,《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并非出自謝華安之手。
記者翻閱了厚厚的 《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主體內容由12個章節組成。每章開頭有一段英文摘要,末尾有一串英文參考文獻。 “謝華安看不懂英文著作,更寫不出英文摘要。”周易稱。
2007年12月27日,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謝華安榜上有名。邱實糊涂了, “鐵證如山,謝華安還是當選了。難道我的舉報材料沒被如實介紹,投票院士們不知情?還是我的舉報不實?或是那些問題微不足道?如果是后兩者,中科院應該公開說明情況,起碼得跟我解釋一下。”
更多閱讀 人民日報:中科院曾派人對謝華安涉抄襲事件進行獨立調查 人民日報:誰在“謝華安事件”中浮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