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糧安全保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物質基礎,是安全中的安全。7月24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共同發布2024年......
2024年5月11日,由尹飛虎院士主持的中國工程院“新疆耕地資源與產能提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驗收會在新疆阿拉爾市召開。驗收專家組由康紹忠、陳學庚、鄧銘江等院士及相關業務和財務專家共9人組成。相關部......
記者2月18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為切實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嚴明紀律,督促各地認真履職盡責,實事求是做好耕地地類變更工作,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可靠,自然資源部決定公開通報近期督察發現的7個弄虛作假典型問題......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國洪在此間透露,近年來,通過采取“穩住總量、優化布局、壓實責任”等一攬子措施,全國耕地持續快速減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據悉,2022年全國耕地面積達19.14億畝,較上年末......
近年來我國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系統性提出“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筆者認為,有底氣實施“硬措施”的關鍵在耕地資源的科學認知清晰化、技術手段多樣化、管理制度精細化。......
奔騰的飲馬河西岸,廣闊的稻田已泛起淡黃色。得益于飲馬河水的灌溉,吉林長春市九臺區紅光村水稻種植遠近聞名,素有“稻村”之譽。過去,這里以種稻聞名,卻沒有實現靠種稻致富。種地效益較低,紅光村曾有近八成村民......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從南到北縱貫7個氣候帶,從東到西橫跨4000米高差,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相應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也不相同。我國耕地便是廣泛分布于如此多樣化的本底條件下,既有雨熱同期、風......
耕地土壤質量是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涉及到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土壤污染對農地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一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1月1日,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
我國大施化肥化藥的現象在過去幾年十分常見,耕地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在土壤過量沉積而引起含量過高,造成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并造成生態質量惡化。我國多個稻米出產地被查出鎘超標,再次敲響了土壤污染的警鐘。耕地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