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中科院夏季黨組擴大會議精神,落實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工研院)“十二五”至2020年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啟動“創新2020”,加快研究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寧波材料所(工研院)于8月27日至28日組織召開了2010年度務虛會。所領導崔平、嚴慶、王蔚國、何曉南,先進制造所所長何天白,各事業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正高級人員、“春蕾”行動人員以及關鍵技術人才,黨支部書記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落實規劃、啟動“創新2020”。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領會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和2010年夏季黨組擴大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理解“創新2020”內涵和實施方案;全面正確地認識面臨的形勢與挑戰;深刻認知當代科技創新特點、規律和我國國情,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意識;對照中科院戰略定位和地方對我們的要求,認真分析總結一期經驗與不足;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對今后發展方向、目標、管理模式、體制機制方面展開討論,形成共識,為實施好“創新2020”和規劃,推進工研院健康快速發展做好鋪墊。
會上,所長崔平傳達了院2010年夏季黨組擴大會議精神,從戰略任務、發展目標和主要舉措三個方面全面系統地傳達了中科院“創新2020”的基本內容和實施思路。提出了寧波工研院在中科院“創新2020”啟動階段所要做的工作。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嚴慶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工研院“十二五”至2020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寧波材料所2009年8月份召開務虛會啟動“十二五”至2020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以來,經過一年的深入調研和戰略謀劃,經過多輪的專家咨詢論證,已經完成了文本編制,描繪了未來十年的發展藍田。
會上,特纖事業部介紹了本部門協力攻堅,從零開始建設碳纖維生產線的經驗;先進制造所介紹了培育拓展復合材料新興應用領域的體會;新能源所以鋰離子電池研發為例,講述了自己如何實現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同步發展;高分子事業部介紹了生物基無醛木材膠粘劑產業化進程的推進歷程。同與會代表們共同分享了他們在團隊建設、協力創新、克難攻堅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引起了與會者的高度反響。
與會同志還圍繞四個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這四個主題是:如何進行戰略布局和重大創新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加快工研院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一期建設的經驗與不足;現有科研組織與管理是否符合研究所定位,如何改革更有效;如何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九個轉變”(推進“九個轉變”的關鍵措施);如何處理好事業部與課題組,團隊與PI、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工程化之間的關系,使得大家積極性更高,創新更有效。與會代表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討。
嚴慶在會議結束時講話指出,通過本次規劃過程中的戰略研究,希望事業部,包括兩個新建研究所要培養戰略思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求各事業部的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來,組織大團隊爭取大項目。這絕不是單純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一個打造團隊核心競爭力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戰斗”過程中才能逐漸地培養事業部的團隊意識,把事業部打造成一流的團隊。在談到研究所黨建工作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時,他介紹了所黨委最近確立的基本工作原則,即“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與管理工作同步實施”,要求各黨支部在這一原則指導下,盡快和所在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在了解部門需求的情況下,急部門之所急,解部門之所難,有為才能“有位”。黨支部要把學習型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與為本部門的服務結合起來,互為抓手。他號召全體黨員積極投身到寧波工研院的“創新2020”并在其中體現自身價值。
崔平在總結講話時指出,材料所建成運行已經三年了,取得的成效明顯、發展的勢頭良好,但要保證材料所進一步健康持續協調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建言獻策,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反思、不斷修正、不斷創新,才能探索出一條更加廣闊的創新之路。參加此次務虛會的同志都是材料所、工研院現在和未來的棟梁,大家認真思考、廣開言路、暢所欲言,從材料所、工研院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建議、思路。崔平還對寧波材料所、工研院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幾點要求。
一是要認清形勢,強化緊迫感、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當前,材料所面臨著很多、很好的機遇。一方面,國家和研究所所在的區域非常重視科技事業;另一方面,后金融危機時期國家提出了產業升級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了發展信息產業、智慧城市建設等,為材料領域提供了很多機會。尤其是科學院“創新2020”,這是我們未來十年發展最大的機會,大家必須要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作為科學院的研究所,要把科學院的戰略部署落實到具體的行動方案中。當然,有機遇,也有挑戰。作為新所,沒有積累,在國內認可度還不是很高,大家對國情的了解也不是很透徹,希望大家站在研究所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強化緊迫感和責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研究所的建設。
二是要建立完善符合現代科技特點和研究所未來發展的體制機制。現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交叉融合,同時,現在科技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科技對社會發展的促進越來越大,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些特點,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大團隊意識,必須要有集成創新意識,必須要有和社會資源結合的意識。認識了這一點,才能做到科技管理體制的有效創新、自覺建立并充分發揮團隊作用。要圍繞“出成果、出人才”這一宗旨有效配置人財物等資源,激發和調動全體同志的積極性。
三是要圍繞科學院“創新2020”,認真落實材料所(工研院)十二五至2020年發展規劃。基本建設畫了一張很漂亮的圖,如果建不起來,那就僅僅是一張圖;規劃文本也只有變成現實才是有用的。也只有當這些變成現實時,我們的競爭力才能夠提高,希望大家緊抓“7+2”專項的落實,努力把我們的項目變成科學院和國家未來重視的項目。各事業部要發揮主體作用,承擔起這個責任,事業部負責人要帶領大家把專項變成現實,做好前沿部署。要加強與外界的交流溝通,多聽聽外部專家的意見,少走彎路。在科研工作中要正確認識基礎和應用的關系,處理好寫文章與寫ZL的關系,處理好日常科研工作與其它工作之間的關系。
四是要加強青年員工的培養、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要引導青年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創新創業理念,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在本職工作上干出業績才能發展進步。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為年輕員工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為優秀員工晉升提供平等競爭機會。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一批青年骨干、穩定一批人才。
崔平指出,“實干興邦,空談誤國”。中科院“創新2020”號角已經吹響,寧波材料所(工研院)“十二五”至2020年發展戰略規劃已經繪就,希望全體同志認真領會、切實落實會議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銳意進取作風、真抓實干行動,在“創新2020”科技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國家的科技創新作出更大貢獻。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重要部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12月15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為2024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形勢判斷: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
12月14日獲悉,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撰寫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于日前出版。報告顯示,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2023年,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得分為77.13分,比2......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已有5年。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四個統籌”的重要要求,為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今天起本版推出......
2023年11月30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了《關于2023年第四批上海市科技創新券(儀器類)的公示》。名單中包含119份擬兌付的科技創新券。擬兌現總金額高達960萬。詳細內容如下:依據上海市科技......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牽頭,聯合國內高端裝備領域的17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成立了高端裝備實驗室聯盟。這一舉措旨在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提升我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成立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內科技合作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曹錦軒、陳杭君、陳金林、崔海明、鄧廉夫、丁艷鋒、董明輝、董宇、范紅偉、方海蘭、方升......
進入新時代,新型工業化以科技進步為重要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內在要求,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要趨勢,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和新優勢,推動制造業發生根本性變革,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
朔雁南飛秋滿天,千林紅葉色相鮮。2023年10月21日,第二十一屆現代科學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及展示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由現代科學儀器網主辦、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和太赫茲光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協辦......
湖南最新出臺《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奮力打造青年科技湘軍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與支持,激勵與使用。當前,湖南正全力推進長......